K開頭的成語 (590個)
-
321
慨然允諾
- 成語拼音:
- kǎi rán yǔn nuò
- 成語解釋:
-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
-
322
慨然應允
- 成語拼音:
- kǎi rán yīng yǔn
- 成語解釋:
-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
-
323
曠日引月
- 成語拼音:
- kuàng rì yǐn yuè
- 成語解釋:
- 引:遷延。歷時長久。同“曠日引久”。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與黃樞密書》:“曠日引月,不聞進發之期。”
-
324
曠世不羈
- 成語拼音:
- kuàng shì bù jī
- 成語解釋:
- 曠世:曠代,歷時長久;羈:束縛。歷代都不受束縛
- 成語出處:
- 晉·孫楚《為石苞與孫皓書》:“東夷獻其樂器,肅慎獻山楛矢,曠世不羈,應化而至。”
-
325
窺涉百家
- 成語拼音:
- kuī shè bǎi jiā
- 成語解釋:
- 窺涉:關涉,關系;百家:各種學術流派。指廣泛地學習,多方地汲取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薄葬》:“通人知士,雖博覽古今,窺涉百家,條入叩貫,不能宙知。”
-
326
可殺不可辱
- 成語拼音:
- kě shā bù kě rǔ
- 成語解釋:
- 辱:侮辱。可以犧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形容做人的尊嚴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儒行解》:“儒有可親而不可卻,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
-
327
恪守不渝
- 成語拼音:
- kè shǒu bù yú
- 成語解釋:
- 嚴格遵守,決不改變。
- 成語出處:
-
328
曠歲持久
- 成語拼音:
- kuàng suì chí jiǔ
- 成語解釋:
- 曠:荒廢,耽誤;持:持續,拖延。荒廢時間,長期拖延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師徒之眾寡不敵,然尚曠歲持久,師老費財。”
-
329
恪守成式
- 成語拼音:
- kè shǒu chéng shì
- 成語解釋:
- 恪守:謹守。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端慧太子永璉傳》:“朕御極后,恪守成式,親書密旨。”
-
330
恪守成憲
- 成語拼音:
- kè shǒu chéng xiàn
- 成語解釋:
- 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 成語出處:
- 《元史·完澤傳》:“元貞以來,朝廷恪守成憲,詔書屢下,散財發粟,不惜巨萬,以頒賜百姓,當時以賢相稱之。”
-
331
揆時度勢
- 成語拼音:
- kuí shí dù shì
- 成語解釋:
- 審度時勢。
- 成語出處: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陳侍御奏折》:“林則徐不能揆時度勢,妥善辦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
332
枯樹逢春
- 成語拼音:
- kū shù féng chūn
- 成語解釋:
- 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喻絕境逢生。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
333
誑時惑眾
- 成語拼音:
- kuáng shí huò zhòng
- 成語解釋:
- 指欺騙迷惑世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蕃傳》:“況乃寢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時惑眾,誣污鬼神乎?”
-
334
克紹箕裘
- 成語拼音:
- kè shào jī qiú
- 成語解釋:
- 克:能夠;紹:繼承;箕:畚箕;裘:獸皮襖。會學著先輩人綴補獸皮制皮襖;彎著柳條制畚箕。比喻能繼承先輩事業。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
335
匡時濟世
- 成語拼音:
- kuāng shí jì shì
- 成語解釋:
- 匡:糾正。濟:救助。挽救動蕩的局勢。使其轉危為安。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荀淑傳》:“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
-
336
匡時濟俗
- 成語拼音:
- kuāng shí jì sú
- 成語解釋:
- 匡:糾正;濟:救助。拯救社會時局和風氣,使之歸于正道。
- 成語出處:
- 唐 元稹《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漢征極諫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
-
337
匡俗濟時
- 成語拼音:
- kuāng sú jì shí
- 成語解釋:
- 匡:糾正;濟:救助。拯救社會時局和風氣,使之歸于正道。
- 成語出處:
- 《宋書 明帝紀》:“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謀直獻,匡俗濟時,咸切事陳奏,無或依隱。”
-
338
苦身焦思
- 成語拼音:
- kǔ shēn jiāo sī
- 成語解釋:
- 焦:焦急。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
- 成語出處:
-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339
看生見長
- 成語拼音:
- kàn shēng jiàn zhǎng
- 成語解釋:
- 親眼看著某人的出生和長大。形容對某人非常熟悉
- 成語出處:
- 元·王曄《桃花女》楔子:“他在我隔壁住,從小里看生見長的。”
-
340
克嗣良裘
- 成語拼音:
- kè sì liáng qiú
- 成語解釋:
- 同“克紹箕裘”。
- 成語出處:
- 唐·向延之《蘭亭始末記》:“與兄孝賓俱舍家入道,俗號永禪師。禪師克嗣良裘,精勤此業。”
* K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