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L開頭的成語 (1486個)

    181

    籠山絡野

    成語拼音:
    lóng shān luò yě
    成語解釋:
    籠:籠罩;絡:籠罩。指籠罩高山平原
    成語出處:
    漢·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纮,籠山絡野。”
    182

    綠蓑青笠

    成語拼音:
    lǜ suō qīng lì
    成語解釋:
    綠草編的蓑衣,青竹編的斗笠。形容漁翁的打扮。
    成語出處:
    唐·張志和《漁父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83

    犁庭掃閭

    成語拼音:
    lí tíng sǎo lǚ
    成語解釋:
    犁平他的庭院,掃蕩他的村莊。比喻徹底摧毀敵方。庭:庭院。掃:掃蕩。閭:里巷的門。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184

    樂往哀來

    成語拼音:
    lè wǎng āi lái
    成語解釋:
    歡樂逝去,悲哀到來。
    成語出處:
    漢·張衡《思玄賦》:“惟盤逸之無瞋兮,懼樂往而哀來。”
    185

    臨危不亂

    成語拼音:
    lín wēi bù luàn
    成語解釋:
    臨:面臨;危:危險;亂:慌亂,紊亂。指面臨危險心情不慌亂
    成語出處:
    梁實秋《槐園夢憶》:“此次事件端賴季淑臨危不亂,鎮定應付,使我得以幸免于禍災。”
    186

    臨危履冰

    成語拼音:
    lín wēi lǚ bīng
    成語解釋:
    臨:面臨;履:踩,踏。面臨危境,走在冰上。比喻處境艱危,應時時戒懼謹慎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0卷:“故圣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貧。”
    187

    廉頑立懦

    成語拼音:
    lián wán lì nuò
    成語解釋:
    謂高尚的節操可以激勵人振奮向上。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188

    憐我憐卿

    成語拼音:
    lián wǒ lián qīng
    成語解釋:
    謂彼此相愛憐。多指情人或夫妻之間。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九回:“有美一人,獨抱孤憤,憐我憐卿,飄飄意遠。”
    189

    露往霜來

    成語拼音:
    lù wǎng shuāng lái
    成語解釋:
    喻歲月遷移,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晉·左思《吳都賦》:“露往霜來,日月其除。”
    190

    離心離德

    成語拼音:
    lí xīn lí dé
    成語解釋: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成語出處: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191

    量小力微

    成語拼音:
    liàng xiǎo lì wēi
    成語解釋:
    數量很少,力量微薄。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通訊》:“現在的各種小周刊,雖然量小力微,卻是小集團或單身的短兵戰,在黑暗中,時見匕首的閃光。”
    192

    龍驤麟振

    成語拼音:
    lóng xiāng lín zhèn
    成語解釋:
    龍驤,昂舉騰躍貌。麟振,語出《詩·周南·麟之趾》:“鱗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龍驤麟振”喻將軍恩威兼備。
    成語出處:
    麟振,語出《詩·周南·麟之趾》:“鱗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
    193

    流血漂櫓

    成語拼音:
    liú xuè piāo lǔ
    成語解釋:
    櫓: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194

    流血漂鹵

    成語拼音:
    liú xuè piāo lǔ
    成語解釋:
    鹵:通“櫓”,大盾牌。血流得能將櫓浮起來。形容死傷極多。亦作“流血漂忤”。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中山策》:“此戰之于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
    195

    流血千里

    成語拼音:
    liú xuè qiān lǐ
    成語解釋:
    形容死傷非常多。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196

    令行如流

    成語拼音:
    lìng xíng rú liú
    成語解釋:
    謂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樣迅速順利。
    成語出處:
    《孫臏兵法·奇正》:“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則令行如流。”
    197

    禮樂崩壞

    成語拼音:
    lǐ yuè bēng huài
    成語解釋: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宋·陸游《書郭崇韜傳后》:“莊宗雖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亂,禮樂崩壞之際,然顧典禮人情,亦難其事。”
    198

    聆音察理

    成語拼音:
    líng yīn chá lǐ
    成語解釋:
    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4回:“我老孫,頗有降龍伏虎的手段,翻江攪海的神通;見貌辨色,聆音察理。”
    199

    綠衣黃里

    成語拼音:
    lǜ yī huáng lǐ
    成語解釋:
    綠、黃:古時以黃色為正色,綠為閑色。以綠色為衣,用黃色為里。舊喻尊卑反置,貴賤顛倒。
    成語出處:
    《詩·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200

    禮義廉恥

    成語拼音:
    lǐ yì lián chǐ
    成語解釋:
    有禮節;講道義;尚廉潔;知羞恥。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規范。
    成語出處:
    管仲《管子 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 L開頭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