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開頭的成語 (805個)
-
421
龐然大物
- 成語拼音:
- páng rán dà wù
- 成語解釋:
- 龐然:高且大的樣子。形容外表強大;事實上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第19卷:“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
422
判若黑白
- 成語拼音:
- pàn ruò hēi bái
- 成語解釋:
- 判:區別。像黑的與白的那樣明顯區分。形容界限分明
- 成語出處:
- 清·方苞《書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
423
判若鴻溝
- 成語拼音:
- pàn ruò hóng gōu
- 成語解釋:
- 判:區別;鴻溝:古代運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漢分界的一條河,比喻事物的界線。形容界限很清楚,區別很明顯。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
424
飄然若仙
- 成語拼音:
- piāo rán ruò xiān
- 成語解釋:
- 飄然:神形瀟灑的樣子。神形瀟灑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動作瀟灑自如輕盈優美
- 成語出處:
-
425
判若水火
- 成語拼音:
- pàn ruò shuǐ huǒ
- 成語解釋:
- 判:區別。比喻兩者顯然相反,互不相容。
- 成語出處:
-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譚詩 總論》:“沈歸愚宗伯與袁簡齋太史論詩,判若水火。”
-
426
判若天淵
- 成語拼音:
- pàn ruò tiān yuān
- 成語解釋:
- 相差懸殊;像天上和深淵那樣不同。
- 成語出處:
- 清 朱庭珍《筱園詩話》:“不過用心于一兩字間,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淵,個中分寸所爭,毫厘千里。”
-
427
怦然心動
- 成語拼音: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成語解釋:
-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種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發生了變化。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九辯》:“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
428
判若云泥
- 成語拼音:
- pàn ruò yún ní
- 成語解釋:
- 高低差別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樣懸殊。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送韋書記赴西安》詩:“夫子歘通貴,云泥相望懸。”
-
429
飄然欲仙
- 成語拼音:
- piāo rán yù xiān
- 成語解釋:
- 飄飄然將要飛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態、動作輕盈飄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輕松爽快、沾沾自喜
- 成語出處:
- 宋·鄧牧《伯牙琴·續補·自陶山游云門》:“奇詭萬狀,使人飄然欲仙,不知在人間世。”
-
430
飄如游云
- 成語拼音:
- piāo rú yóu yún
- 成語解釋:
- 飄:飄逸;游云:流動的云彩。形容書法和人的儀容俊逸瀟灑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云,矯若驚龍。”
-
431
飄然遠翥
- 成語拼音:
- piāo rán yuǎn zhù
- 成語解釋:
- 翥:向高處飛。輕快地向高處飛去。比喻放棄權利之爭,遠離庸俗的官場
- 成語出處:
- 蔡鍔《致唐繼堯皓電》:“儕輩中果有三數人身先引退,飄然遠翥,實足以對于今日號稱偉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針砭,為后來留一榜樣。”
-
432
皮肉之苦
- 成語拼音:
- pí ròu zhī kǔ
- 成語解釋:
- 泛指身體所遭受的痛苦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0章:“河南人除過受了點皮肉之苦,屁也沒損失——他帶著預支的一個月高薪落荒而逃了。”
-
433
脾肉之嘆
- 成語拼音:
- pí ròu zhī tàn
- 成語解釋:
- 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陰虛度,思欲有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于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
434
旁搜博采
- 成語拼音:
- páng sōu bó cǎi
- 成語解釋:
- 廣泛搜集采取。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續焚書·序匯·史閣敘述》:“君知其難,則自能旁搜博采,若我太祖高皇帝然,唯務得人而后已。”
-
435
旁收博采
- 成語拼音:
- páng shōu bó cǎi
- 成語解釋:
- 廣泛收集采納。
- 成語出處: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怗畢》:“裴松之之注《三國》也,劉孝標之注《世說》也,偏記雜談,旁收博采。”
-
436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
-
437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平時:平常;抱佛腳:拜佛。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魯迅《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卻還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
438
拍手稱快
- 成語拼音:
-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 成語解釋:
- 拍著手喊痛快。形容人們因正義得到伸張;公憤得到消除時高興愉快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說起他死得可憐,無不垂涕。又見惡姑奸夫俱死,又無不拍手稱快。”
-
439
撲殺此獠
- 成語拼音:
- pū shā cǐ lǎo
- 成語解釋:
- 撲殺:打死;獠:古時罵人的話。打死這個壞家伙。形容對某人憎恨之極。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褚遂良傳》:“武氏從幄后呼曰:‘何不撲殺此獠?’”
-
440
菩薩低眉
- 成語拼音:
- pú sà dī méi
- 成語解釋:
- 象菩薩那樣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 成語出處:
- 宋 龐元英《談藪》:“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P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