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開頭的成語 (700個)
-
401
如水赴壑
- 成語拼音:
- rú shǔ fù hè
- 成語解釋:
- 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樣。形容許多人紛紛奔向同一個目的地。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發財秘訣》第一回:“引得那無知之徒,都如水赴壑的往香港去了。”
-
402
人生觀
- 成語拼音:
- rén shēng guān
- 成語解釋:
- 對人生價值和意義所持有的觀點
- 成語出處: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他在他們面前裝得很老練很大方,侃侃而談,吹著他那套生意經和人生觀。”
-
403
人神共憤
- 成語拼音:
- rén shén gòng fèn
- 成語解釋:
- 人和神都憤恨。形容民憤極大。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于頔傳》:“頔頃擁節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憤,法令不容。”
-
404
人神共嫉
- 成語拼音:
- rén shén gòng jí
- 成語解釋:
- 人與神都憎恨厭惡。極言民怨之甚。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實由自邀功賞,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
-
405
融釋貫通
- 成語拼音:
- róng shì guàn tōng
- 成語解釋:
- 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 成語出處:
- 清 戴名世《〈讀易質疑〉序》:“世茍有通學古之士,潛心冥會,融釋貫通,其于程朱繼志述事,能補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
-
406
人所共知
- 成語拼音:
- rén suǒ gòng zhī
- 成語解釋:
- 人人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封建》:“百于古今之變,利害之實,人所共知而易見者,亦復乖戾如此。”
-
407
人生何處不相逢
- 成語拼音:
- rén shēng hé chǔ bù xiāng féng
- 成語解釋:
- 〖釋義〗指人與人分手后總是有機會再見面的。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若見雷州寇司戶,人生何處不相逢。”
-
408
若喪考妣
- 成語拼音:
- ruò sàng kǎo bǐ
- 成語解釋:
- 喪:死去;考:父親;妣:母親。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元后誄》:“享國六十,殂落而崩。四海傷懷,擗踴拊心,若喪考妣,遏密八音。”
-
409
染神刻骨
- 成語拼音:
- rǎn shén kè gǔ
- 成語解釋:
- 猶銘心刻骨。謂感受深切。
- 成語出處:
- 清·趙翼《甌北詩話·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蘇黃字跡,亦所矜賞,謂‘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寶,百不為多,一不為少。’是遺山之于蘇黃,可謂染神刻骨矣。”
-
410
戎事倥傯
- 成語拼音:
- róng shì kǒng zǒng
- 成語解釋:
- 軍務緊迫
- 成語出處:
-
411
人生路不熟
- 成語拼音:
- rén shēng lù bù sh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初到一個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4卷:“欺他是個單身窮軍,人生路不熟,料沒有人曉得他來蹤去跡。”
-
412
人死留名
- 成語拼音:
- rén sǐ liú míng
- 成語解釋:
-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績,死后可以傳名于后世。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 王彥章傳》:“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
413
人生面不熟
- 成語拼音:
- rén shēng miàn bù shú
- 成語解釋:
- 人的面貌陌生,素不相識。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孩子見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里雖也歡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妥貼,還想要去。”
-
414
人壽年豐
- 成語拼音:
- rén shòu nián fēng
- 成語解釋:
- 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文選 潘岳》:“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豐。”
-
415
惹事生非
- 成語拼音:
- rě shì shēng fēi
- 成語解釋: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如今再說一個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
416
惹是生非
- 成語拼音:
- rě shì shēng fēi
- 成語解釋: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
417
人涉卬否
- 成語拼音:
- rén shè shān fǒu
- 成語解釋:
- 別人涉水過河,而我獨不渡。《詩·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毛傳:“卬,我也。”鄭玄箋:“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獨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貞女不行,非得禮義昏姻不成。”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張,不隨便附和。
- 成語出處:
- 《詩·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毛傳:“卬,我也。”鄭玄箋:“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獨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貞女不行,非得禮義昏姻不成。”
-
418
入室升堂
- 成語拼音:
- rù shì shēng t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的學識技藝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詣。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弟子行》:“吾聞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詩》《書》,而道之以孝悌,說之以仁義,觀之以禮樂,然后成之以文德。蓋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其孰為賢?”
-
419
饒舌調唇
- 成語拼音:
- ráo shé tiáo chún
- 成語解釋:
- 饒舌,多嘴。調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一折:“我恰待饒舌調唇,怎當他拔樹尋根。”
-
420
人神同嫉
- 成語拼音:
- rén shén tóng jí
- 成語解釋:
- 見“人神共嫉”。
- 成語出處:
- 楊玉如《辛亥革命著記》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網,生民墜于涂炭,人神同嫉,天地不容。”
* R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