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開頭的成語 (2624個)
-
261
蛇螫斷腕
- 成語拼音:
- shé shì duàn wàn
- 成語解釋:
- 螫:蜂、蝎等刺人。比喻小害能壞大事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向言下》:“蛇螫斷腕,蛇穴壞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嘆者也。”
-
262
識時達務
- 成語拼音:
- shí shí dá wù
- 成語解釋:
- 認清時勢,通達事務。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9回:“他不多幾年,已巴到極頂的分兒,也只為識時達務,能夠上和下睦罷了。”
-
263
私淑弟子
- 成語拼音:
- sī shū dì zǐ
- 成語解釋:
- 私:私下;淑:善。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下》:“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
264
深山大澤
- 成語拼音:
- shēn shān dà zé
- 成語解釋:
- 澤:湖泊。深邃的山野和廣闊的湖澤。引申為窮鄉僻壤。比喻詩文境界深遠恢弘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23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
-
265
順時而動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í ér dòng
- 成語解釋:
- 順應時勢而行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
-
266
說說而已
- 成語拼音:
- shuō shuō ér yǐ
- 成語解釋:
- 非實質性的事物,空談,閑談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二回:“但是僚友必要恥笑于我,只好說說而已的了。”
-
267
順水放船
- 成語拼音:
- shùn shuǐ fàng ch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順應當時的情勢,采取相應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石霜圓禪師法嗣·大寧道寬禪師》:“萬用自然,不勞心力。到這里喚作順水放船,且道逆風興楫,誰是好手?”
-
268
隨俗浮沉
- 成語拼音:
- suí sú fú chén
- 成語解釋:
- 自己沒有一定的想法,隨著潮流走。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
269
賞善罰惡
- 成語拼音:
- shǎng shàn fá è
- 成語解釋:
- 謂賞賜善人善事,懲罰惡人惡事。
- 成語出處:
- 漢·貢禹《贖罪》:“賞善罰惡,不阿親戚。”
-
270
舒舒服服
- 成語拼音:
- shū shū fú fú
- 成語解釋:
- 身心感到輕松愉快舒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家里唱動戲,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
271
賞善罰否
- 成語拼音:
- shǎng shàn fá fǒu
- 成語解釋:
- 見“賞善罰惡”。
- 成語出處:
- 《隸釋·漢平都相蔣君碑》:“賞善罰否,寬猛協中。”
-
272
碎身粉骨
- 成語拼音:
- suì shēn fěn gǔ
- 成語解釋:
- 身體粉碎。指死亡。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暫愿不為(違)于說者,碎身粉骨效驅馳。”
-
273
束手縛腳
- 成語拼音:
- shù shǒu fù jiǎo
- 成語解釋:
- 見“束手束腳”。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氣,目中無人,到處以強為勝,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縛腳,有力無用處。”
-
274
歲時伏臘
- 成語拼音:
- suì shí fú là
- 成語解釋:
- 歲時:一年四季;伏臘:伏日和臘日。指四季時節更換之時。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張九齡傳》:“又以其弟九章,九皋為嶺南道刺史,令歲時伏臘,皆得寧覲。”
-
275
世事紛擾
- 成語拼音:
- shì shì fēn rǎo
- 成語解釋:
- 紛擾:紛亂。形容社會情況混亂不堪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袁術傳》:“今世事紛擾,復有瓦解之勢矣。”
-
276
收視返聽
- 成語拼音:
- shōu shì fǎn tīng
- 成語解釋:
- 收:停止;返:還。不視不聽。指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為外物所驚擾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其祈焉則必收視返聽,清其心以對越于神明。”
-
277
隨聲吠影
- 成語拼音:
- suí shēng fèi y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經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對人大加攻擊。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
278
詩書發冢
- 成語拼音:
- shī shū fà zhǒ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
279
神使鬼差
- 成語拼音:
- shén shǐ guǐ chà
- 成語解釋:
- 見“神差鬼使”。
- 成語出處:
- 艾煊《大江風雷》第四部:“‘真是神使鬼差。’他輕聲咕噥了一句。”
-
280
聲色狗馬
- 成語拼音:
- shēng sè gǒu mǎ
- 成語解釋:
- 聲色:歌舞和女色;狗馬:養狗和騎馬。后來二語連用;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聲色狗馬外,其余一無知。”
* S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