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W開頭的成語 (1281個)

    321

    忘恩負義

    成語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成語解釋: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反而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恩:恩惠;負:違背;義:情義。
    成語出處: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他怎生忘恩負義?你雪堆兒里扶起他來那。”
    322

    違恩負義

    成語拼音:
    wéi ēn fù yì
    成語解釋:
    違逆自己的恩人,有負其往日情義,使之受到傷害
    成語出處:
    《南齊書·扶南國傳》:“永不恭從,違恩負義,叛主之愆,天不容載。”
    323

    窩兒里橫

    成語拼音:
    wō ér lǐ hèng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24

    望而卻步

    成語拼音:
    wàng ér què bù
    成語解釋:
    看到困難或危險就往后退縮。形容遇到強敵或困難時就退縮不前。卻步:向后退卻。
    成語出處:
    明 徐光啟《復周無逸學憲》:“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
    325

    忘恩失義

    成語拼音:
    wàng ēn shī yì
    成語解釋:
    猶忘恩負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失義的人,慢慢地報答你兩個。’”
    326

    紋風不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形容一點兒也不動,非常穩固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四回:“瞧了瞧,街門關緊,推了推,紋風不動。”
    327

    萬夫不當之勇

    成語拼音:
    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成語解釋:
    當: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云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328

    威風八面

    成語拼音:
    wēi fē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形容神氣十足,聲勢懾人。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辦理‘七七’周年紀念——有人早就這樣替我宣傳出去了——應該是威風八面的事。”
    329

    望風捕影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以不可靠的傳聞或跡象為依據。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0回:“怎幺能夠身臨其境,將水寨內探訪明白,方好行事;似這等望風捕影,實在難以預料。”
    330

    握風捕影

    成語拼音:
    wò fēng bǔ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捕風捉影。
    成語出處:
    漢·牟融《理惑論》第一卷:“神仙之書,聽之則洋洋盈耳,求其效,猶握風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331

    無佛處稱尊

    成語拼音:
    wú fó chù chēng zūn
    成語解釋:
    在沒有能手的地方逞強。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跋東坡書寒食詩》:“應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
    332

    枉費唇舌

    成語拼音:
    wǎng fèi chún shé
    成語解釋:
    白費言辭,不起作用。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九回:“這官去后,伯伯仍前舊性不改,卻不枉費唇舌?”
    333

    物腐蟲生

    成語拼音:
    wù fǔ ch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334

    望風承旨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望風希指”。
    成語出處:
    《晉書·石崇傳》:“駿戚屬尊重,權勢赫奕。內外有司,望風承旨。”
    335

    聞風而動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dòng
    成語解釋:
    一聽到消息就立即行動起來。風:消息。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風而起。”
    336

    望風而遁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dùn
    成語解釋:
    遠遠望見敵人的蹤影或強大氣勢,即行遁逃。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蠻酋懲交趾之敗,望風而遁。”
    337

    望風而降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jiàng
    成語解釋:
    風:蹤影。降:投降。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軍隊毫無士氣。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過城池望風而降。”
    338

    望風而潰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kuì
    成語解釋:
    潰:散,潰逃。剛看到敵方的影子就潰不成軍。形容軍旅不堪一擊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西川自唐劉辟構逆后,久無干戈,人不習戰。每歲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蠻旗才舉,望風而潰。”
    339

    望風而靡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mí
    成語解釋:
    ①見對方的威勢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懼之狀。②望見對方就為之折服傾倒。形容欽敬之狀。③同“望風披靡”。
    成語出處:
    《漢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唐·陳子昂《堂弟孜墓志銘》:“是以鄉里長幼,望風而靡;邦國賢豪,聞名而悅服。”
    340

    聞風而起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qǐ
    成語解釋:
    聞:聽到;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風而起。”
    * W開頭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