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W開頭的成語 (1281個)

    441

    外感內滯

    成語拼音:
    wài gǎn nèi zhì
    成語解釋:
    滯:滯留。中醫術語,因風寒暑熱而得病叫外感,濕熱內伏稱內滯。比喻內外交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小姐的病是外感內滯。”
    442

    亡國破家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pò jiā
    成語解釋:
    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相刺》:“屈原行吟澤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賢以自輔,任能以治國,然牽于流說,惑于道諛,是以賢圣蔽掩,而讒佞用事,以此亡國破家,而賢士饑于巖穴也。”
    443

    萬剮千刀

    成語拼音:
    wàn guǎ qiān dāo
    成語解釋:
    剮:割肉離骨。古代的凌遲的酷刑。形容人的罪惡重大
    成語出處: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將那廝萬剮千刀,切莫輕輕地素放了。”
    444

    悮國欺君

    成語拼音:
    wù guó qī jūn
    成語解釋:
    悮:耽誤;欺:欺騙。欺騙君王,禍害國家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八卷:“假如有一等做官的,悮國欺君,侵剝百姓,雖然官高祿厚,難道不是大盜?”
    445

    文過其實

    成語拼音:
    wé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文辭浮夸,不切實際。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馮衍傳下》:“顯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過其實,遂廢于家。”
    446

    文過遂非

    成語拼音:
    wén guò suí fēi
    成語解釋:
    掩飾過失,順隨錯誤。
    成語出處:
    宋·蘇軾《論時政狀》:“而近日之事,乃有文過遂非之風,此臣之所以憤懣太息而不能已也。”
    447

    無功受祿

    成語拼音:
    wú gōng shòu lù
    成語解釋:
    祿:俸祿;古代官吏的薪俸。沒有功勞或不做事情卻享受俸祿。現多指沒有什么才卻白受報酬或獎勵。
    成語出處:
    《詩經 魏風 伐檀序》:“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
    448

    握鉤伸鐵

    成語拼音:
    wò gōu shēn tiě
    成語解釋:
    伸:伸直。把鉤伸直,絞鐵成索。形容力大
    成語出處:
    唐·皮日休《鹿門隱書六十篇并序》:“夫桀、紂之君,握鉤伸鐵,撫梁易柱,手格熊羆,走及虎兕,力甚也。”
    449

    無故呻吟

    成語拼音:
    wú gù shēn yín
    成語解釋:
    猶言無病呻吟。比喻無真情實感而故弄文墨。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感懷觸緒,聊賦四章,匪曰無故呻吟,亦長歌當哭之意耳。”
    450

    文貴天成

    成語拼音:
    wén guì tiān chéng
    成語解釋:
    貴:以……為貴。指有靈感時自然而然寫成的文章最好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李元賓言文貴天成,強不高也。”
    451

    握綱提領

    成語拼音:
    wò gāng tí lǐng
    成語解釋:
    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領或簡明扼要地把內容提示出來。
    成語出處:
    晉·潘尼《答傅咸》詩:“忽荷略紐,握綱提領;矯矯貞臣,惟國之屏。”
    452

    誤國殄民

    成語拼音:
    wù guó tiǎn mín
    成語解釋:
    殄:滅絕。讓國家受害,人民遭殃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貪繆之柏,誤國殄民,逐之已晚。”
    453

    無關痛癢

    成語拼音:
    wú guān tòng yǎng
    成語解釋:
    痛癢: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指與自身利害沒有關系。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任憑這些民賊把他的祖傳世產怎樣割、怎樣賣、怎樣送,都當作無關痛癢的么?”
    454

    玩故習常

    成語拼音:
    wán gù xí cháng
    成語解釋:
    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成語出處:
    宋·陳亮《論勵臣之道》:“豈群臣樂于負陛下哉!特玩故習常,勢流于此而不自知也。”
    455

    微過細故

    成語拼音:
    wēi guò xì gù
    成語解釋:
    微小的過失和事故。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中山恭王傳》:“其微過細故,當掩覆之。”
    456

    微故細過

    成語拼音:
    wēi gù xì guò
    成語解釋:
    細過:小的過失。指微小的過失和事故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此亦大罪惡耳,其微故細過,當掩覆之。”
    457

    霧閣云窗

    成語拼音:
    wù gé yún chuāng
    成語解釋:
    云霧籠罩的樓閣門窗。指高樓。
    成語出處:
    宋·向子湮《七娘子》詞:“霧閣云窗,風亭月戶,分明攜手同行處。”
    458

    誤國殃民

    成語拼音:
    wù guó yāng mín
    成語解釋:
    給國家人民帶來禍害。
    成語出處:
    明·楊繼盛《請誅賊臣疏》:“臣觀大學士嚴嵩,盜權竊柄,誤國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賊乎。”
    459

    臥鼓偃旗

    成語拼音:
    wò gǔ yǎn qí
    成語解釋:
    臥鼓:停止敲鼓;偃旗:放倒旗子。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
    成語出處:
    《周書·王思政傳》:“東魏太尉高岳、行臺慕容紹宗、同劉豐生等,率步騎十萬來攻潁川,城內臥鼓偃旗,若無人者。”
    460

    物歸原主

    成語拼音:
    wù guī yuán zhǔ
    成語解釋:
    把東西歸還原來的主人。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兒女,就過繼著你家兒子,承領了這家私,物歸舊主,豈非天意。”
    * W開頭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