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Z開頭 (2934個)

    221

    戰栗失箸

    成語拼音:
    zhàn lì shī zhù
    成語解釋:
    戰栗:恐懼的樣子;箸:筷子。害怕得連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嚇得失去了常態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222

    真龍天子

    成語拼音:
    zhēn lóng tiān zǐ
    成語解釋:
    舊時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以為皇帝的代稱。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想,既然人們都說明朝的氣數完了,真龍天子已經出世,說不定這真龍天子就是李闖王。”
    223

    指李推張

    成語拼音:
    zhǐ lǐ tuī zhāng
    成語解釋:
    謂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成語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谷·比較》:“臨期聽比,無指李推張之弊。”
    224

    鐘離委珠

    成語拼音:
    zhōng lí wěi zhū
    成語解釋:
    鐘離:漢鐘離意,曾任尚書之官;委珠:拋棄珍珠。指鐘離意拒絕接受不正當的財物。比喻不受贓,拒收不義之財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鐘離意傳》:“征還伏法,以資物簿入大司農,詔班賜群臣。意得珠磯,悉以委地而不拜賜。帝怪而問其故……”
    225

    執兩用中

    成語拼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成語解釋:
    指做事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宜的辦法。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226

    支離擁腫

    成語拼音:
    zhī lí yōng zhǒng
    成語解釋:
    支離:分散。指分散的東西聚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夏侯玄以才望被戮,無支離擁腫之鑒也。”
    227

    志慮忠純

    成語拼音:
    zhì lǜ zhōng chún
    成語解釋:
    志慮:意志和心思。指忠心耿耿,堅貞不二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28

    裝聾作癡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chī
    成語解釋:
    假裝聾啞癡呆。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成語出處:
    229

    銖兩之奸

    成語拼音:
    zhū liǎng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銖兩:極輕微的分量。比喻極其輕微的事。指輕微的邪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趙廣漢傳》:“廣漢精于吏務,善為購距,銖兩之奸,皆告之。”
    230

    逐利爭名

    成語拼音:
    zhú lì zhēng míng
    成語解釋:
    爭要名譽,侵奪貪求財利
    成語出處:
    金·馬鈺《滿庭芳·嘆世》詞:“行尸走骨,逐利爭名。傷神損氣勞形。”
    231

    祖龍之虐

    成語拼音:
    zǔ lóng zhī nüè
    成語解釋:
    指秦始皇焚書坑儒。祖龍,指秦始皇。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書癡》:“異史氏曰:‘天下之物,積則招妒,好則生魔:女之妖,書之魔也。事近怪誕,治之未為不可;而祖龍之虐,不已慘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報也。’”
    232

    直來直去

    成語拼音:
    zhí lái zhí qù
    成語解釋:
    指來去途中不繞道、不停留,或指說話、做事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曹禺《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我說作品的思想性,不是叫人看了那么直來直去,一覽無余。”
    233

    知冷知熱

    成語拼音:
    zhī lěng zhī rè
    成語解釋:
    關心痛養起居,照顧周到細致
    成語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八章:“生活上,張義民是最知冷知熱懂事兒的孩子。”
    234

    芝蘭之室

    成語拼音:
    zhī lán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比喻良好的環境。
    成語出處:
    漢·戴德《大戴禮》:“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235

    戰略戰術

    成語拼音:
    zhàn lüè zhàn shù
    成語解釋:
    泛指指導或決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戰具體部署和克敵制勝的謀略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紅軍的戰略戰術,是在這種尖銳的對比上發生的。”
    236

    振鷺在庭

    成語拼音:
    zhèn lù zài tíng
    成語解釋:
    振鷺:振動翅膀的白鷺。白鷺群飛,集于庭中。比喻遠方賢士紛紛前來,朝廷人才濟濟
    成語出處:
    《文選·任聳》:“伏惟陛下道隱旒纊,信充符璽,六飛同塵,五讓高世,白駒空谷,振鷺在庭,猶懼隱鱗卜祝,藏器屠保。”
    237

    竹林之游

    成語拼音:
    zhú lín zhī yóu
    成語解釋:
    指晉朝名士嵇康與阮籍、向秀、劉伶、阮咸、山濤、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賞游。比喻所謂無視名利的君子之交
    成語出處:
    《晉書·嵇康傳》:“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238

    裝聾作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239

    裝聾裝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huāng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成語出處:
    茅盾《小巫》:“蔓姐幾次三番乘機會說起娘在上海不知道是怎樣過日子,老爺只是裝聾裝啞。”
    240

    裝聾做啞

    成語拼音:
    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語解釋: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方氏已許出了口,不好悔得,只得裝聾做啞,聽他娶了一個妾。”
    * Z開頭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