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Z開頭 (2934個)

    161

    捉襟見肘

    成語拼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語解釋: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襤褸;也比喻顧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162

    重金兼紫

    成語拼音:
    zhòng jīn jiān zǐ
    成語解釋:
    謂一門中有數人佩金印紫綬,極言榮顯。秦漢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綬。
    成語出處:
    《后漢書·宦者傳·呂強》:“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及侍中許相,并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李賢注:“金印紫綬。重、兼,言累積也。”
    163

    胝肩繭足

    成語拼音:
    zhī jiān jiǎn zú
    成語解釋:
    指艱辛勞作。
    成語出處:
    明宋濂《瞿員外墓志銘》:“凡負販者必多給其直,家人怪問其故,府君曰:‘彼人胝肩繭足以求升合利,吾忍與之較耶?”
    164

    捉襟露肘

    成語拼音:
    zhuō jīn lù zhǒu
    成語解釋:
    同“捉衿見肘”。
    成語出處:
    清·薛雪《一瓢詩話》:“分題拈韻,詩家之厄也……一遭牽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實得百十兩銀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165

    捉衿露肘

    成語拼音:
    zhuō jīn lù zhǒu
    成語解釋:
    同“捉衿見肘”。
    成語出處:
    明·焦竑《焦氏筆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誰憐子夏之貧。”
    166

    證據確鑿

    成語拼音:
    zhèng jù què záo
    成語解釋:
    確鑿:確實。證據確實可靠,無法否認。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尸場檢驗,證據確鑿。且并未用刑,爾兄自認斗殺,招供在案。今爾遠來,并非目睹,何得捏詞妄控。理應治罪,姑念為兄情切,且恕。不準。”
    167

    癥結所在

    成語拼音:
    zhēng jié suǒ zài
    成語解釋:
    癥結:肚子里結塊的病。比喻事情或問題的關鍵所在
    成語出處: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閻若璩》:“沈潛二十余年,乃盡得其癥結所在。”
    168

    足繭手胝

    成語拼音:
    zú jiǎn shǒu zhī
    成語解釋:
    謂由于辛勞而使手和腳上生了老繭。
    成語出處:
    明·王志堅《表異錄·言動》:“行役之勞曰足繭手胝。”
    169

    整襟危坐

    成語拼音:
    zhěng jīn wēi zuò
    成語解釋:
    整衣端坐。形容嚴肅拘謹。
    成語出處:
    元·脫脫 《宋史·儒林傳六·李道傳》:“道傳少莊重,稍長讀河南程氏書,玩索義理,至忘寢食,雖處暗室,整襟危坐,肅如也。”
    170

    載酒問字

    成語拼音:
    zài jiǔ wèn zì
    成語解釋:
    指人有學問,常有人登門求教。也比喻勤學好問。
    成語出處:
    《漢書·揚雄傳下》:“家素貧,嗜酒,人希至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又,“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
    171

    摘句尋章

    成語拼音:
    zhāi jù xún zhāng
    成語解釋:
    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成語出處:
    元·湯式《一枝花·贈人》套曲:“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調絲弄竹。”
    172

    捉奸要雙,抓賊要贓

    成語拼音:
    zhuō jiān yào shuāng,zhuā zéi yào zāng
    成語解釋:
    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
    成語出處:
    劉流《烈火金鋼》第26回:“你別著急啊,捉奸要雙,抓賊要贓,慢慢地來,等抓住他的證據再說。”
    173

    執箕帚

    成語拼音:
    zhí jī zhǒu
    成語解釋:
    執:拿,持;箕帚:簸箕和掃帚。指充當臣仆或妻子。借稱妻子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吳語》:“一介嫡女,執箕帚以咳姓于王宮。”
    174

    知己知彼

    成語拼音:
    zhī jǐ zhī bǐ
    成語解釋: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對方(彼:他人;對方)。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
    175

    作繭自纏

    成語拼音:
    zuò jiǎn zì chán
    成語解釋: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事自陷困境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此鬼沾沾于遺蛻,殊未免作繭自纏。”
    176

    作繭自縛

    成語拼音:
    zuò jiǎn zì fù
    成語解釋:
    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177

    造繭自縛

    成語拼音:
    zào jiǎn zì fù
    成語解釋:
    作繭自縛。喻做了某事,結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成語出處:
    陶行知《中國大眾教育問題》六:“他們幫助敵人造成聯合戰線攻打他們自己,他們像蠶一樣,造繭自縛。”
    178

    自驚自怪

    成語拼音:
    zì jīng zì guài
    成語解釋:
    自己覺得又害怕又驚異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這小蹄子已經自驚自怪的了。’”
    179

    罪己責躬

    成語拼音:
    zuì jǐ zé gōng
    成語解釋:
    罪己:歸罪于己;躬:自己。責備并歸罪于自己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9卷:“罪己責躬不可無,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為悔。”
    180

    針芥之合

    成語拼音:
    zhēn jiè zhī hé
    成語解釋:
    同“針芥相投”。
    成語出處:
    清·方文《贈孟六玕明序》詩:“近前一語忽大笑,針芥之合良非輕。”
    * Z開頭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