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一樣的成語 (166個)

    121

    鯨吞虎噬

    成語拼音:
    jīng tūn hǔ shì
    成語解釋:
    像鯨魚和老虎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財物。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前代亂離,鯨吞虎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為急之務。”明·張景《飛丸記·明廷張膽》:“他謀多中傷,威權明仗,鯨吞虎噬,誰敢攔擋?”清·徐芳《諾皋廣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橋
    成語出處:
    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前代亂離,鯨吞虎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為急之務。”
    122

    諫爭如流

    成語拼音:
    jiàn zhēng rú liú
    成語解釋:
    諫爭:爭同“諍”,直言相勸。勸諫的話如同流水,滔滔絕。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二折:“從父令是何由,從君令是何由,冒斧當戈,諫爭如流。”
    123

    口若懸河

    成語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成語解釋:
    若:像;懸河:瀑布;激流奔瀉。說起話來像河水傾瀉滔滔絕。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辯。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竭。”
    124

    浪跡萍蹤

    成語拼音:
    làng jì píng zōng
    成語解釋:
    形容蹤跡漂泊定,就象流水和浮萍
    成語出處:
    吳梅《風洞山 埋忠》:“我草澤偷生苦淹留,卻教我浪跡萍蹤向何處投。”
    125

    默默

    成語拼音:
    mò mò bù yǔ
    成語解釋:
    默默:說話的子。沉默著句話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0回:“他見郭安默默語,如有所思,便知必有心事。”
    126

    犬牙差互

    成語拼音:
    quǎn yá cī hù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像犬牙參差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小石潭記》:“其岸勢犬牙差互,可知其源。”
    127

    犬牙相接

    成語拼音:
    quǎn yá xiāng jiē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像犬牙參差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喪》:“甘州之諸屯,犬牙相接。”
    128

    犬牙相臨

    成語拼音:
    quǎn yá xiāng lín
    成語解釋:
    形容地勢像犬牙參差齊地相連接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甚厄塞地利。”
    129

    如風過耳

    成語拼音:
    rú fēng guò ěr
    成語解釋:
    象風在耳邊吹過。比喻漠關心,相關涉。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130

    人老珠黃

    成語拼音:
    rén lǎo zhū huáng
    成語解釋:
    舊時比喻女子老了被輕視,就象因年代久遠而失去光澤的珍珠值錢。
    成語出處:
    清 張貴勝《遣愁集》:“人老珠黃,春殘花謝。”
    131

    若烹小鮮

    成語拼音:
    ruò pēng xiǎo xiān
    成語解釋:
    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煮小魚,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后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成語出處: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韓非子 解老》:“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132

    神出鬼沒

    成語拼音:
    shén chū guǐ mò
    成語解釋:
    像鬼神變化無常。比喻用兵神奇迅速;變化莫測。現常比喻行動出沒無常;可捉摸。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133

    神差鬼使

    成語拼音:
    shén chāi guǐ shǐ
    成語解釋: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著自覺地做了原先沒想到要做的事。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8回:“可知老祖宗從小福壽就小,神差鬼使,蹦出那個坑兒來,好盛福壽啊!”
    134

    山盟海誓

    成語拼音:
    shān méng hǎi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盟誓像山、海永世變。多表示對愛情的堅貞。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南鄉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135

    神目如電

    成語拼音:
    shén mù rú diàn
    成語解釋:
    神的眼睛相閃電明亮。指天理昭彰,報應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6卷:“小人沒處申訴,天理昭彰,神目如電。”
    136

    視如草芥

    成語拼音:
    shì rú cǎo jiè
    成語解釋:
    草芥: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輕賤。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137

    殺人如麻

    成語拼音:
    shā rén rú má
    成語解釋:
    殺死的人像亂麻清。形容殺人極多。
    成語出處:
    唐 李白《蜀道難》詩:“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138

    視人猶芥

    成語拼音:
    shì rén yóu jiè
    成語解釋:
    芥:小草。把別人看得像小草足道。形容高傲自大,瞧起別人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刺驕》:“器滿意得,視人猶芥。”
    139

    視死如歸

    成語拼音:
    shì sǐ rú guī
    成語解釋: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怕犧牲生命。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140

    視死若歸

    成語拼音:
    shì sǐ ruò guī
    成語解釋:
    把死看得象回家平常。形容怕犧牲生命。同“視死如歸”。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故戰日有期,視死若歸。”
    * 關于不一樣的成語 形容不一樣的成語 描述不一樣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