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到的成語 (198個)

    161

    黃鐘毀棄

    成語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
    成語解釋: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重用。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162

    寒底撈月

    成語拼音:
    jǐng dǐ lāo yuè
    成語解釋:
    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目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我若今日見你呵,將你活剁做兩三截,你要活時恰似井底撈明月。”
    163

    鏡里觀花

    成語拼音:
    jìng lǐ guān huā
    成語解釋:
    鏡子里頭看花。指雖看得見,卻得或摸著。
    成語出處:
    元 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我勸諫他似水里納瓜,他看覷咱如鏡里觀花。”
    164

    蠡測管窺

    成語拼音:
    lǐ cè guǎn kuī
    成語解釋:
    蠡:瓢;管:竹管;窺:人小孔縫隙里觀看。用瓢來量大海,從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見識片面狹窄,看事物的整體。
    成語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165

    目斷魂消

    成語拼音:
    mù duàn hún xiāo
    成語解釋:
    因望而內心傷悲。形容離別的悲傷愁苦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精忠記·辭母》:“只今別去,山長水遙,意匆匆遠離膝下,目斷魂消。”
    166

    渺無影蹤

    成語拼音:
    miǎo wú yǐng zōng
    成語解釋:
    一點蹤跡和影子
    成語出處:
    茅盾《腐蝕 十一月十三日》:“努力追憶昨夜的顛倒迷夢,然而——已經渺無影蹤。”
    167

    渺無蹤影

    成語拼音:
    miǎo wú zōng yǐng
    成語解釋:
    一點蹤跡和影子
    成語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 霍筠》:“宜春、蕊兒,渺無蹤影。”
    168

    能士匿謀

    成語拼音:
    néng shì nì móu
    成語解釋:
    匿:藏匿。有才能者得重用就藏匿其計謀
    成語出處:
    《孔叢子·對魏王》:“故賢愚共貫,則能士匿謀。”
    169

    秋風團扇

    成語拼音:
    qiū fēng tuán shàn
    成語解釋:
    秋風起后,扇子就用了。舊時比喻再受男子寵愛的女子。
    成語出處:
    清 洪昇《長生殿 獻發》:“秋風團扇原吾分,多謝連枝特過存。”
    170

    泉石膏肓

    成語拼音:
    quán shí gāo huāng
    成語解釋: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隔膜之間叫“肓”,據說這是藥力達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隱逸傳 田游巖》:“臣泉石膏肓,煙霞錮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遙。”
    171

    悄無人聲

    成語拼音:
    qiǎo wú rén shēng
    成語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人的聲音。指非常寂靜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6回:“寶玉信步走入,只見湘簾垂地,悄無人聲。”
    172

    悄無聲息

    成語拼音:
    qiǎo wú shēng xī
    成語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任何聲音。指非常寂靜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173

    拳中掿沙

    成語拼音:
    quán zhōng nuò shā
    成語解釋:
    用手握沙,捏合一起。比喻團結。
    成語出處:
    元 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便似水底捺瓜,親子父便似拳中掿沙。”
    174

    失道寡助

    成語拼音:
    shī dào guǎ zhù
    成語解釋:
    道:道義;寡:少。做事違反正義的人,一定得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175

    水底撈明月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成語解釋:
    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塞鴻秋·先題》曲:“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撒,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176

    壽陵匍匐

    成語拼音:
    shòu líng pú fú
    成語解釋:
    壽陵:古燕國地名;匍匐:伏地而行。比喻模仿別人家,反而連自己原來所會的東西也忘掉了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可謂壽陵匍匐,非復邯鄲之步。”
    177

    升山采珠

    成語拼音:
    shēng shān cǎi zhū
    成語解釋:
    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事的方向、方法錯誤,一定達目的。
    成語出處:
    《后漢書·劉玄傳》:“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178

    水中撈月

    成語拼音:
    shuǐ zhōng lāo yuè
    成語解釋:
    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成語出處: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179

    螳螂奮臂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fèn bì
    成語解釋: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唐 黃滔《謝試官啟》:“將憐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奮臂無辭殞碎于高車。”
    180

    螳螂拒轍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jù zhé
    成語解釋: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文》:“乃其申誥誓,降移檄,便稱其智昏菽麥,識昧玄黃,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葦,臨戎賈勇猶螳臂之拒轍。此所謂厚顏也。”
    * 關于不到的成語 形容不到的成語 描述不到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