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可的成語 (385個)

    201

    正色立朝

    成語拼音:
    zhèng sè lì cháo
    成語解釋:
    正色:態度嚴肅而侵犯;朝:朝廷。比喻諂媚阿諛和畏強暴的人
    成語出處:
    《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其君者,孔父謂義形于色矣”
    202

    曖昧之情

    成語拼音:
    ài mèi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行為光明,內有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能的私事。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3卷:“做知縣時,便能剖人間曖昧之情,斷天下狐疑之獄。”
    203

    苞藏禍心

    成語拼音:
    bāo cáng huò xīn
    成語解釋:
    苞:通“包”,包藏;禍心:害人之心。心里暗藏著告人的壞主意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陰懷妒害,苞藏禍心,弗以承天命。”
    204

    必爭之地

    成語拼音:
    bì zhēng zhī dì
    成語解釋:
    敵對雙方非爭奪的戰略要地。
    成語出處:
    《周書 王悅傳》:“白馬要沖,是必爭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圖也。”
    205

    長江天險

    成語拼音:
    cháng jiāng tiān xiǎn
    成語解釋:
    長江為天然的壕溝。形容長江地勢險要,逾越
    成語出處: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南陽密邇中原,易以號召四方;又有長江天險,以固守。”
    206

    蹇人上天

    成語拼音:
    jiǎn rén shà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成語出處:
    典出《后漢書 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謠曰:‘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上,地上安得民!’時隗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廣,欲為天子,遂破滅。器少病蹇。”
    207

    螻蟻貪生

    成語拼音:
    lóu yǐ tān shēng
    成語解釋:
    螻蟻:螻蛄和螞蟻。螻蛄和螞蟻那樣的小蟲也貪戀生命。舊指乞求活命的話,有時也用以勸人輕生自殺。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六回:“萬望大圣慈悲,憐螻蟻貪生之意,饒了我命,愿送你師父過山。”
    208

    窮寇莫追

    成語拼音:
    qióng kòu mò zhuī
    成語解釋:
    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追無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比喻逼人太甚。
    成語出處:
    《孫子 軍爭》:“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209

    窮寇勿追

    成語拼音:
    qióng kòu wù zhuī
    成語解釋:
    追無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比喻逼人太甚。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210

    去泰去甚

    成語拼音:
    qù tài qù shèn
    成語解釋:
    泰、甚:過分。適而止,過分。
    成語出處:
    《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韓非子·揚權》:“故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211

    桑落瓦解

    成語拼音:
    sāng luò wǎ jiě
    成語解釋:
    象桑葉枯落,屋瓦解體。形容事勢敗壞到收拾的地步。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勢見。”
    212

    湯池鐵城

    成語拼音:
    tāng shi tiě chéng
    成語解釋:
    形容城池牢破。亦比喻言談無懈擊。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雖思慮通長,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湯池鐵城,無攻之勢。”
    213

    無德而稱

    成語拼音:
    wú dé ér chēng
    成語解釋:
    ①無何恩德以稱道。②謂德高言狀。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214

    無適無莫

    成語拼音:
    wú shì wú mò
    成語解釋:
    指無
    成語出處:
    《論語·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于此。”
    215

    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成語拼音:
    xìn yǐ chuán xìn,yí yǐ chuán yí
    成語解釋:
    信:確實;疑:難于確定。確實信的就按信的傳下去,信的就按信的傳下去。指客觀公正地對待歷史問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代世表》:“一言有父,一言無父,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故兩言之。”
    216

    以膠投漆

    成語拼音:
    yǐ jiāo tóu qī
    成語解釋:
    比喻相合而密分。
    成語出處:
    唐·孔穎達《〈春秋正義〉序》:“晉世杜元凱又為《左氏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所謂子應乎母,以膠投漆,雖欲勿合,其離乎!”
    217

    言是人非

    成語拼音:
    yán shì rén fēi
    成語解釋:
    謂言論無非議,但為人取。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宋紀·太祖》:“徐鉉、張洎言是人非。”
    218

    傲然挺立

    成語拼音:
    ào rán tǐng lì
    成語解釋:
    傲然:堅強屈的樣子。挺立:像山峰一樣高高地聳立。形容堅強而動搖。
    成語出處:
    茅盾《白楊禮贊》:“難道你竟一點也聯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屈,就象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
    219

    毀之制

    成語拼音:
    bù huǐ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毀:毀壞;制:制度。破壞的制度。指經久變的制度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紀》:“而未著毀之制,懼論報德之義,萬世或闕焉。”
    220

    解之緣

    成語拼音:
    bù jiě zhī yuán
    成語解釋:
    解:解散。分開的緣分。比喻能解脫的聯系或關系。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解。”
    * 關于不可的成語 形容不可的成語 描述不可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