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同的成語 (285個)

    121

    自負

    成語拼音:
    zì fù bù fán
    成語解釋:
    自恃高明,尋常。
    成語出處:
    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寧癸丑歲直宿崇文院……夢覺時禁中已鳴鐘,平甫頗自負凡,為詩記之。’”
    122

    卓犖

    成語拼音:
    zhuó luò bù fán
    成語解釋:
    卓犖:特出。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
    成語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15回:“君家兄弟皆卓犖凡,正合用著,尋人實在難。”
    123

    卓犖

    成語拼音:
    zhuó luò bù qún
    成語解釋:
    卓犖:特出;群:跟一般人一樣。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魏先生墓志銘》:“子一風神杰出,少受學于子敬,卓犖群。”
    124

    卓逸

    成語拼音:
    zhuó yì bù qún
    成語解釋:
    群:跟一般人一樣。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
    成語出處:
    漢·蔡邕《薦邊讓書》:“才藝言行,卓逸群。”
    125

    別出心裁

    成語拼音:
    bié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別: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個人內心的設計、構思、籌劃。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的新主意、新辦法。也作“別出新裁”、“自出心裁”。
    成語出處:
    明 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依舊樣,或特標于目外,或疊彩于回中。”
    126

    別出新裁

    成語拼音:
    bié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指獨創一格,與眾
    成語出處:
    清 顧觀光《武陵山人雜著 雜說》:“敖繼公釋《儀禮》,屏棄古注,別出新裁,于經文有難通處,以為衍文,即以為脫簡。”
    127

    別出新意

    成語拼音:
    bié chū xīn yì
    成語解釋:
    獨創一格,與眾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與王介甫書》:“大抵所利能補其所傷,所得能償其所亡,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功名耳。”
    128

    別具肺腸

    成語拼音:
    bié jù fèi chá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動機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的的奇特的主張。
    成語出處:
    張難先《中華民國政府成立》:“維袁氏別具肺腸,易為合理之解決。”
    129

    別具匠心

    成語拼音:
    bié jù jiàng xīn
    成語解釋:
    別:獨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學藝術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創造性的與眾的巧妙構思。也作“獨具匠心”、“匠心獨運”。
    成語出處: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按古,匠心獨妙。”
    130

    別有肺腸

    成語拼音:
    bié yǒu fèi cháng
    成語解釋:
    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的的奇特的主張。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鄭玄箋:“自有肺腸,行其心中之所欲。”
    131

    別置一喙

    成語拼音:
    bié zhì yī huì
    成語解釋: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意見。
    成語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此等書知出于何傖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誑世之聾瞽。人家子弟,輒奉以為圣經賢傳,敢別置一喙,聞人出一議,輒搖手閉目,以為侮圣人之言。”
    132

    楚楚

    成語拼音:
    chǔ chǔ bù fán
    成語解釋:
    形容人才出眾,尋常。
    成語出處:
    清·袁枚《與何獻葵明府書》:“幸為小女擇得一婿,楚楚凡,差強人意。本求西子,翻得東床,想彼蒼亦‘與這齒者去其角’之意也。”
    133

    超塵拔俗

    成語拼音:
    chāo chén bá sú
    成語解釋:
    塵、俗:佛教稱塵世、人間;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凡俗。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蓋登太山而小天下,觀于海者難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遠雖其逮,猶足以超世拔俗矣。”
    134

    參差錯落

    成語拼音:
    cēn cī cuò luò
    成語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一致。錯落:交錯、交織的樣子。各種的事物,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回:“那七個鈴便一齊都響,亦復參差錯落,應機赴節。”
    135

    寸木岑樓

    成語拼音:
    cùn mù cén lóu
    成語解釋:
    一寸長的木材尖頂的高樓比。原意是起點就比出高低,比喻輕重相比必須標準一樣。后也比喻差距極大。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136

    承顏候色

    成語拼音:
    chéng yán hòu sè
    成語解釋:
    看人臉色行事,敢有意見。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寇治傳》:“畏避勢家,承顏候色,能有所執據。”
    137

    此一時,彼一時

    成語拼音: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成語解釋:
    此:這;彼:那。時間,情況有了變化,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138

    獨出心裁

    成語拼音:
    dú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心裁:心中的構思、設計。原指詩文的構思、安排獨特新穎。現在泛指獨自想出與眾的辦法來。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王弼注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出心裁,暢言義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宗之。”
    139

    動如參商

    成語拼音:
    dòng rú cān shāng
    成語解釋:
    參、商:星名。參星出西方,商星出東方,二星此出彼沒,時在天空中出現。比喻長時間的分離難以會面,如參星出西方,商星出東方。
    成語出處:
    唐·杜甫《贈衛八處處士》:“人生相見,動如參與商。”
    140

    豐標

    成語拼音:
    fēng biāo bù fán
    成語解釋:
    風度儀表于一般。形容風度出眾。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有個聞舍人,下在本店,豐標凡,愿執箕帚。”
    * 關于不同的成語 形容不同的成語 描述不同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