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安的成語 (127個)

    61

    被寵若驚

    成語拼音:
    bèi chǒng ruò jīng
    成語解釋: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
    成語出處:
    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參法從,省躬無有,被寵若驚。”
    62

    茶飯無心

    成語拼音:
    chá fàn wú xīn
    成語解釋:
    沒有心思喝茶吃飯。形容心情焦慮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4回:“忙的鳳姐茶飯無心,坐臥寧。”
    63

    掛肚牽心

    成語拼音:
    guà dù qiān xīn
    成語解釋:
    牽:牽掛。形容憂慮的心情。
    成語出處:
    元·王元鼎《雁傳書》套曲:“從今,再去夢里搜尋,再去愁中加病,再去掛肚牽心。”
    64

    皇皇可終日

    成語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語解釋:
    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下去。形容驚恐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們認識了以上這些矛盾,就知道中國是處在怎樣一種皇皇可終日的局面之下。”
    65

    跼高蹐厚

    成語拼音:
    jú gāo jí hòu
    成語解釋:
    本指蜷曲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謹慎,惶懼。同“局高天,蹐厚地”。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錯之禍,或竭心力而遭吳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猶免焉。”
    66

    跼天蹐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跼: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天蓋高,局;謂地蓋厚,蹐。”
    67

    局天蹐地

    成語拼音:
    jú tiān jí dì
    成語解釋:
    局:彎腰;蹐:前腳接后腳地小步走。形容惶恐的樣子,也指窘迫無路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正月》:“謂天蓋高,局;謂地蓋厚,蹐。”
    68

    內疚神明

    成語拼音:
    nèi jiù shén míng
    成語解釋:
    內疚:內心感到慚愧;神明:神祗。指做錯了事,內心感到
    成語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30回:“許衡滅宋,死后猶欲請謚立碑,蓋內疚神明,無慚德。”
    69

    內省

    成語拼音:
    nèi xǐng bù jiù
    成語解釋:
    指自我反省,內心并感到慚愧,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內省疚,夫何憂何懼?”
    70

    心驚肉跳

    成語拼音:
    xīn jīng ròu tiào
    成語解釋:
    擔心災禍臨頭;恐慌。形容心神;極其恐懼。跳:發抖。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爭報恩》:“知怎么,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動了。”
    71

    心緒

    成語拼音:
    xīn xù bù níng
    成語解釋:
    寧:寧,定。焦急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5回:“朕心緒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
    72

    悒悒

    成語拼音:
    yì yì bù huān
    成語解釋:
    悒悒:憂愁的樣子。心里郁悶,感到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生恚怒,悒悒歡。母慮其復病,急為議姻,略為商榷,輒搖首愿。”
    73

    悒悒

    成語拼音:
    yì yì bù lè
    成語解釋:
    悒悒:憂愁的樣子。心里郁悶,感到快。
    成語出處:
    漢 班固《漢武帝內傳》:“庸主對坐,悒悒樂。”
    74

    疑疑惑惑

    成語拼音:
    yí yí huò huò
    成語解釋:
    懷疑別人,疑慮,猶豫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自從昨夜見鬼,心中總是疑疑惑惑的,如今聽了大了這些話,覺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
    75

    搓手頓足

    成語拼音:
    cuō shǒu dùn zú
    成語解釋:
    形容焦急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你要把老爺的大事誤了那可怎么好!’說著急得搓手頓足。”
    76

    翻腸攪肚

    成語拼音:
    fān cháng jiǎo dù
    成語解釋:
    形容內心極度思念或感到非常
    成語出處:
    楊朔《雪花飄飄》:“過也怪,自從部隊逼近下花園,百歲忽然翻腸攪肚的想念起爹爹來了。”
    77

    芒刺在身

    成語拼音:
    máng cì zài shēn
    成語解釋:
    芒刺:谷類殼上的細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形容心中內心惶恐,坐立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13章:“他覺得那個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使他有如芒刺在身,脊梁骨癢癢,可又敢回頭。”
    78

    七上八落

    成語拼音:
    qī shàng bā luò
    成語解釋:
    形容心神定或慌亂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
    79

    寢食俱廢

    成語拼音:
    qǐn shí jù fèi
    成語解釋:
    覺也睡,飯也顧上吃。比喻極其焦慮,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志·沈見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腫痛特甚,寢食俱廢。”
    80

    熱鍋上螻蟻

    成語拼音:
    rè guō shàng lóu yǐ
    成語解釋:
    形容心里煩躁、焦急,坐立的樣子。同“熱鍋上螞蟻”。
    成語出處:
    《隋唐演義》第十九回:“這壁廂太子與楊素,是熱鍋上螻蟻,盼到一個消息。”
    * 關于不安的成語 形容不安的成語 描述不安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