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知的成語 (278個)

    161

    亹亹

    成語拼音:
    wěi wěi bù yàn
    成語解釋:
    亹亹:同“娓娓”。連續說話,疲倦。指講話或文章十分精彩感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固傳論》:“若固之序事,激詭,抑撫,贍而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厭。”
    162

    置棋

    成語拼音:
    zhì qí bù dìng
    成語解釋:
    置:放。指下棋時怎樣下子才好。比喻遇事猶疑
    成語出處:
    宋·李綱《議責成》:“譬猶奕者,置棋定,足以勝敵。”
    163

    按圖索驥

    成語拼音:
    àn tú suǒ jì
    成語解釋: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變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可得,亦已明矣。”
    164

    板板六十四

    成語拼音: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成語解釋:
    宋時官鑄銅錢,每板六十四文,得增減。比喻刻板變通。板:即“版”,鑄錢的模子。
    成語出處:
    清 范寅《越諺 數目之諺》:“板板六十四,鑄錢定例也,喻活。”
    165

    達時務

    成語拼音:
    bù dá shí wù
    成語解釋:
    務:事物;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指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4卷:“設或達時務,則報與田牛兒,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難保。”
    166

    以為恥,反以為榮

    成語拼音:
    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成語解釋:
    恥:恥辱;榮:榮耀。認為是可恥,反而認為是榮耀。指羞恥
    成語出處: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懂,或懂得甚少,以為恥,反以為榮。”
    167

    倉皇失措

    成語拼音:
    c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語解釋:
    倉皇:匆忙而又慌張;措:措置;安排。指忙亂驚慌得怎么辦才好。
    成語出處:
    宋 王楙《野客叢書 魏證蒯通》:“以事敗而遽變前說,要胸中有守而然,異乎倉皇失措,遽變前說者也。”
    168

    沉迷

    成語拼音:
    chén mí bù wù
    成語解釋:
    形容覺悟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0回:“他是那樣勸你,你還多方辯飾,沉迷悟。”
    169

    篤學

    成語拼音:
    dǔ xué bù juàn
    成語解釋:
    篤學:專心好學;倦:疲倦。專心好學,疲倦。
    成語出處:
    明·方孝儒《與鄭叔度書》:“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篤學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170

    篤志

    成語拼音:
    dǔ zhì bù juàn
    成語解釋:
    篤志:志向專一;倦:厭倦。指學習志趣專一,疲倦
    成語出處:
    《江表傳》:“蒙始就學,篤志倦。”
    171

    耳濡目擊

    成語拼音:
    ěr rǔ mù jī
    成語解釋:
    濡:沾濕。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覺地受到影響
    成語出處:
    明 李東陽《劉公神道碑銘》:“古者重世臣將家,蓋其韜略技藝,耳濡目擊,有習而能者。”
    172

    耳濡目染

    成語拼音:
    ěr rú mù rǎn
    成語解釋:
    濡:音如;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覺地受到影響。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學以能。”
    173

    耳食之言

    成語拼音:
    ěr shí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耳食:耳朵吃飯。比喻耳雜吃進去的滋味。加分辨的;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六國年表序》:“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174

    狗茍蠅營

    成語拼音:
    gǒu gǒu yíng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了名利擇手段,象蒼蠅一樣飛來飛去,象狗一樣羞恥。
    成語出處:
    宋 文天祥《御試策一道》:“牛維馬縶,狗茍蠅營,患得患失,無所至者,無怪也。”
    175

    昏昏默默

    成語拼音:
    hūn hūn mò mò
    成語解釋:
    ①看見聽到的狀態。謂至道難見莫測。②迷糊,所以。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176

    誨人

    成語拼音:
    huì rén bù juàn
    成語解釋:
    誨:教導;誘導;倦:厭煩。指教導別人而疲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厭,誨人倦,何有于我哉!”
    177

    舉措

    成語拼音:
    jǔ cuò bù dìng
    成語解釋:
    舉措:行動。拿著棋子,該如何下。比喻猶豫
    成語出處:
    178

    刻舟求劍

    成語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語解釋:
    舟:船;求:尋找;尋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比喻辦事方法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成語出處:
    戰國 呂韋《呂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行,求劍若此,亦惑乎?”
    179

    六神

    成語拼音:
    liù shén bǔ ān
    成語解釋:
    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如何才好。
    成語出處: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三十二:“凡人臥,頭邊勿安放火爐,令人六神安。”
    180

    茫然自失

    成語拼音:
    má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若有所失而又所以的樣子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寢,以至骨立。”
    * 關于不知的成語 形容不知的成語 描述不知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