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法的成語 (66個)
-
41
嚴家餓隸
- 成語拼音:
- yán jiā è l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拘謹的書法風格。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 成語出處:
- 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
42
游云驚龍
- 成語拼音:
- yóu yún jī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書法精妙。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羲之傳》:“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游云,矯若驚龍。”
-
43
字若涂鴉
- 成語拼音:
- zì ruò tú yā
- 成語解釋:
- 涂鴉: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比喻書法拙劣、幼稚
- 成語出處:
- 唐·盧全《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
-
44
筆底龍蛇
- 成語拼音:
- bǐ dǐ lóng shé
- 成語解釋:
- 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一回:“聞公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
-
45
藏頭護尾
- 成語拼音:
- cáng tóu hù wěi
- 成語解釋:
- 原指書法的用筆筆力強勁。現指說話、做事躲躲閃閃,怕把真相全暴露出來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九勢》:“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
-
46
蠶頭燕尾
- 成語拼音:
- cán tóu yàn wěi
- 成語解釋:
-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 成語出處:
- 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學,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
-
47
沉著痛快
- 成語拼音:
- chén zhuó tòng kuài
- 成語解釋:
- 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 成語出處: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游不迫,曰沉著痛快。”
-
48
跌宕遒麗
- 成語拼音:
- diē dàng qiú lì
- 成語解釋:
- 跌宕:放縱不拘;遒麗:強勁逸麗。形容文辭、書法放縱不拘,剛勁逸麗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梅植之傳》:“謂其跌宕遒麗,鍛煉舊榻,血脈精氣,奔之腕下,熙載未之敢先。”
-
49
鳳泊鸞漂
- 成語拼音: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成語解釋:
- 飄、泊:隨流飄蕩。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
50
鳳翥鸞回
- 成語拼音:
- fèng zhù luán huí
- 成語解釋:
- 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浮云賦》:“鸞翔鳳翥,鴻驚鶴飛,鯨鯢溯波,鮫鱷沖道。”
-
51
光昌流麗
- 成語拼音:
- guāng chāng liú lì
- 成語解釋:
- 光昌:光明昌大。流麗:流暢而華麗,常用以形容詩文和書法。“光昌流麗”成語的含義有二個:①形容工作順利發展,事業昌盛,形勢大好。②形容文筆流暢華美。
- 成語出處:
-
52
橫掃千軍
- 成語拼音: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成語解釋:
- 橫掃:掃蕩、掃除。形容一舉消滅了大量敵人;也形容詩文、書法等氣勢宏偉、氣魄很大。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漁家傲 反第二次大“圍剿”》詞:“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如卷席。”
-
53
鶴膝蜂腰
- 成語拼音:
- hè xī fēng yāo
- 成語解釋:
- ①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病·詩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四曰鶴膝,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這是指詩歌聲律八病的兩種。后來用“鶴膝蜂腰”泛指詩歌聲律上所犯的毛病。②書法中的兩種病筆。
- 成語出處:
-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病·詩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四曰鶴膝,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
-
54
畫蚓涂鴉
- 成語拼音:
- huà yǐn tú yā
- 成語解釋:
- 形容書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謙詞。
- 成語出處:
- 明 宋濂《贈會稽韓伯時序》:“顧余不敏,操無用之學,徒以空文出應時須,畫蚓涂鴉,日不暇給。”
-
55
矯若游龍
- 成語拼音:
- jiǎo ruò yóu lóng
- 成語解釋:
- 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同“矯若驚龍”。
- 成語出處:
- 明 梅鼎祚《玉合記 義姤》:“看他矯若游龍,超逾集烏。……夜月紅樓,樹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
-
56
鸞回鳳舞
- 成語拼音:
- luán huí fèng wǔ
- 成語解釋:
- 鸞:傳說中像鳳凰的鳥;回:旋轉。比喻書法筆勢優美飛動
- 成語出處:
- 明·于慎行《轂山筆塵·紀述》:“字畫遒勁,鸞回鳳舞,濡毫揮灑,頃刻而成。”
-
57
鸞飄鳳泊
- 成語拼音:
- luán piāo fèng bó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拿虎螭。”
-
58
龍蛇飛動
- 成語拼音:
- lóng shé fēi dòng
- 成語解釋:
- 仿佛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西江月 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
59
鸞翔鳳翥
- 成語拼音:
- luán xiáng fèng zhù
- 成語解釋:
- 翔:盤旋而飛;翥:高飛。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石鼓歌》:“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校。”
-
60
飄如游云
- 成語拼音:
- piāo rú yóu yún
- 成語解釋:
- 飄:飄逸;游云:流動的云彩。形容書法和人的儀容俊逸瀟灑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云,矯若驚龍。”
* 關于書法的成語 形容書法的成語 描述書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