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兵器的成語 (94個)
-
61
揮戈返日
- 成語拼音:
- huī gē fǎn rì
- 成語解釋:
- 揮:又作“?”,舞動。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將戈一揮,可以使西下的太陽回轉過來。①比喻留連光景,希望白天能夠延長。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夠排除困難,扭轉危局的雄才大略。亦作“探戈反日”、“探戈回日”、“揮戈退日”、“魯戈回日”、“魯陽探戈”。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85回:“既同處厝火積薪之會,當勵揮戈返日之忠。”
-
62
揮戈反日
- 成語拼音:
- huī gē fǎn rì
- 成語解釋: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偽(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
63
揮戈回日
- 成語拼音:
- huī gē huí rì
- 成語解釋: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形容力挽危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
64
金革之患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患:災禍。指戰亂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長楊賦》:“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
65
金革之難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nàn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難:災難。指戰亂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宋意傳》:“帝躬服金革之難。”
-
66
金革之世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世:時代。戰亂的年月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庾信《為杞公讓宗師驃騎表》:“當今玉燭調和,既非金革之世。”
-
67
金革之聲
- 成語拼音:
- jīn gé zh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革:兵器和鎧甲。兵器與鎧甲相撞擊的聲音。指戰爭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四方無斗爭金革之聲。”
-
68
臨陣磨刀
- 成語拼音:
- lín zhèn mó dāo
- 成語解釋:
- 臨:到;快要;陣:軍隊作戰時布置的陣勢;這里指上陣打仗。槍:梭鏢一類的兵器。到快要上陣打仗時才磨刀磨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準備。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69
明火執仗
- 成語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成語解釋:
- 明:用為動詞;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
70
破斧缺斨
- 成語拼音:
- pò fǔ quē zhōu
- 成語解釋:
- 《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戰爭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 成語出處:
- 《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
71
被甲枕戈
- 成語拼音:
- pī jiǎ zhěn gē
- 成語解釋:
- 身穿堅甲,頭枕兵器。指處于高度戒備狀態。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 雜傳十二 劉詞》:“詞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臥。”
-
72
輕動干戈
- 成語拼音:
- qīng dòng gān gē
- 成語解釋:
- 輕:輕率;干戈:古代兵器。輕率地動武挑起戰爭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7回:“我徒弟縱有手段,決不能輕動干戈。”
-
73
槍刀劍戟
- 成語拼音:
- qiāng dāo jiàn jǐ
- 成語解釋:
- 戟:古代一種兵器,合戈、矛為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古代四種常用兵器。泛指兵器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回:“關前擺著槍刀劍戟,弓弩戈矛,四邊都是檑木炮石。”
-
74
棄甲倒戈
- 成語拼音:
- qì jiǎ dǎo gē
- 成語解釋:
- 丟棄鎧甲,放下兵器。表示戰敗。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若是這個月破不的,只可依張子布之言,棄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
75
肉搏戰
- 成語拼音:
- ròu bó zhàn
- 成語解釋:
- 交戰雙方徒手或用短兵器格斗。指直接對抗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赤衛隊員們正趕緊跑過去堵塞那個缺口,展開一場激烈的肉搏戰。”
-
76
衽革枕戈
- 成語拼音:
- rèn gé zhěn gē
- 成語解釋:
- 以鎧甲為席,以兵器為枕。形容戰事頻繁,生活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嚴復《原強》:“當是之時,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蓋幾靡有孑遺,秏矣!”
-
77
戎馬倥傯
- 成語拼音:
- róng mǎ kǒng zǒ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軍務繁忙。戎:古代兵器的總稱;戎馬;借指軍事;倥傯;事多;繁忙。
- 成語出處:
-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然至于戎馬倥傯,大勢已烈,只手難撐,不得不以一死報國家。”
-
78
束戈卷甲
- 成語拼音:
- shù gē juàn jiǎ
- 成語解釋:
- 捆起兵器甲胄。謂繳械投降。
- 成語出處:
- 《宋史·韓世忠傳》:“大軍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
-
79
使槍弄棒
- 成語拼音:
- shǐ qiāng nòng bàng
- 成語解釋:
- 指使弄刀槍棍棒等兵器,借指習武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因他會寫諸家字體,人都喚他做圣手書生。又會使槍弄棒,舞劍掄刀。”
-
80
搠槍使棒
- 成語拼音:
- shuò qiāng shǐ bàng
- 成語解釋:
- 搠:戳。搬弄兵器,指動武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8回:“他莊上如常有搠槍使棒的人來,如何知他做這般的事?”
* 關于兵器的成語 形容兵器的成語 描述兵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