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可以的成語 (381個)

    201

    覆前戒后

    成語拼音:
    fù qián jiè hòu
    成語解釋:
    覆:傾覆;戒:防備。指前面事情的失敗為后面事情的借鑒
    成語出處:
    《舊唐書·王方慶傳》:“覽古人成敗之所由,鑒既往存亡之異軌,覆前戒后,居安思危。”
    202

    芙蓉并蒂

    成語拼音:
    fú róng bìng dì
    成語解釋:
    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芙蓉:荷花別名。兩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也比喻兩者相媲美。
    成語出處:
    唐·皇甫松《竹枝詞》:“芙蓉并蒂一心連,花侵隔子眼應穿。”
    203

    覆亡無日

    成語拼音:
    fù wáng wú rì
    成語解釋:
    馬上就會滅亡,已經沒有推延的時間了。
    成語出處:
    《清史稿·康有為傳》:“四夷交侵,覆亡無日,非維新變舊,不能自強。”
    204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成語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成語解釋: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很快變成好人。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05

    風云叱咤

    成語拼音:
    fēng yún chì zhà
    成語解釋:
    叱咤:發怒吆喝。一聲呼喊、怒喝,使風云變色。形容聲勢威力極大
    成語出處:
    明·吾丘瑞《運甓記·廣州運甓》:“我軍威宣播,風云叱咤呼。”
    206

    觀過知仁

    成語拼音:
    guān guò zhī rén
    成語解釋:
    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了解他的為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207

    過河卒子

    成語拼音:
    guò hé zú zǐ
    成語解釋:
    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成語出處:
    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時候呀!”
    208

    綱舉目張

    成語拼音:
    gāng jǔ mù zhāng
    成語解釋:
    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條理分明。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漢 鄭玄《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209

    廣廈之蔭

    成語拼音:
    guǎng shà zhī yìn
    成語解釋:
    廈:大房子;蔭:遮蔽。指像大房子遮風蔽日那樣給人們保護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力命》:“進其茙菽有稻糧之味,庇其蓬室若廣廈之蔭。”
    210

    各有千秋

    成語拼音:
    gè yǒu qiān qiū
    成語解釋:
    每個人都有流傳久遠的特長。比喻各有所長;各有優點。千秋:千年;指流傳久遠。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你們祁家弟兄是各有千秋!”
    211

    管中窺豹

    成語拼音:
    guǎn zhōng kuī bào
    成語解釋: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比喻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212

    后不為例

    成語拼音:
    hòu bù wéi lì
    成語解釋:
    例:先例。下次不再這樣做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中宮外家恩澤》:“時署部少宰楊時喬力諫不從,上但云后不為例而已。”
    213

    后車之戒

    成語拼音:
    hòu chē zhī jiè
    成語解釋:
    對后面跟上來的車子的警戒。比喻前的失敗或挫折,作為后做事情的借鑒或教訓。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帝鑒圖說》下篇:“復轍在前,永作后車之戒。”
    214

    呵佛罵祖

    成語拼音:
    hē fó mà zǔ
    成語解釋: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突破前人。后比喻沒有顧慮,敢做敢為。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宣鑒禪師》:“是子將來有把茅蓋頭,呵佛罵祖去在。”
    215

    揮戈返日

    成語拼音:
    huī gē fǎn rì
    成語解釋:
    揮:又作“?”,舞動。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將戈一揮,使西下的太陽回轉過來。①比喻留連光景,希望白天能夠延長。②后常用形容有能夠排除困難,扭轉危局的雄才大略。亦作“探戈反日”、“探戈回日”、“揮戈退日”、“魯戈回日”、“魯陽探戈”。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85回:“既同處厝火積薪之會,當勵揮戈返日之忠。”
    216

    緩急輕重

    成語拼音:
    huǎn jí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慢一點辦的。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日知錄》第七卷:“此又權于緩急輕重之間而為不得已之計也。”
    217

    海枯見底

    成語拼音:
    hǎi kū jiàn dǐ
    成語解釋: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終究看見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比喻人心難測。
    成語出處:
    唐·杜荀鶴《感遇》:“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218

    瑚璉之器

    成語拼音:
    hú liǎn zhī qì
    成語解釋:
    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擔當大任。
    成語出處: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日:‘賜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219

    海納百川

    成語拼音:
    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語解釋:
    納:容納,包容。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
    成語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220

    護身符

    成語拼音:
    hù shēn fú
    成語解釋:
    一種小巧的裝飾品(如珠寶、玉石或紀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號,戴上這個護身寶貝防止災禍(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幫助佩戴者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是咱前者護身符,今日有權術。”
    * 關于可以的成語 形容可以的成語 描述可以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