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多余的成語 (33個)
-
21
畫蛇著足
- 成語拼音:
- huà shé zhuó z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同“畫蛇添足”。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感春》詩之四:“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
-
22
互通有無
- 成語拼音:
- hù tōng yǒu wú
- 成語解釋: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
23
絕長補短
- 成語拼音:
- jué cháng bǔ duǎn
- 成語解釋:
- 絕:切斷。把長的部分切下來;補充短的。指用多余的來彌補不足。比喻事物長短相濟。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24
眉下添眉
- 成語拼音:
- méi xià tiān méi
- 成語解釋:
- 在眉毛下面再畫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復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四書評·大學》:“則第一章釋‘明明德’,第二章釋‘新民’,是本來已釋過了,何必又釋‘本末’?無乃眉下添眉耶?”
-
25
駢拇枝指
- 成語拼音:
- pián mǔ zhī zhǐ
- 成語解釋:
- 駢母:腳上的拇指與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無用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
26
冗詞贅句
- 成語拼音:
- rǒng cí zhuì jù
- 成語解釋:
- 冗:繁雜;贅:多余無用的。指詩文中多余無用的話。
- 成語出處:
-
27
人浮于食
- 成語拼音:
- rén fú yú shí
- 成語解釋:
- 浮:超過,多余。食:指俸祿。原指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后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
28
頭上著頭
- 成語拼音:
- tóu shàng zhuó tóu
- 成語解釋:
- 猶言頭上安頭。比喻多余和重復。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云門山文偃禪師》:“諸和尚子,饒你道有什么事,猶是頭上著頭。”
-
29
一個蘿卜一個坑
- 成語拼音:
- 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個人有一個位置,沒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實。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他是愿意一個蘿卜一個坑的人。”
-
30
預搔待癢
- 成語拼音:
- yù sāo dài yǎng
- 成語解釋:
- 癢還未發作便預先搔抓。比喻事先作多余的準備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洪忍禪師》:“師曰:‘不可預搔而待癢。’”
-
31
一無長物
- 成語拼音:
- yī wú cháng wù
- 成語解釋:
- 一無:全無;長物:多余的東西。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恭傳》:“吾平生無長物。”
-
32
移有足無
- 成語拼音:
- yí yǒu zú wú
- 成語解釋:
- 指用多余的部分彌補不足的部分。
- 成語出處:
- 宋 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 諮目三》:“運動四國,權衡萬貨,平準其價,移有足無,然后天下之務舉矣。”
-
33
酌盈劑虛
- 成語拼音:
- zhuó yíng jì xū
- 成語解釋:
- 拿多余的彌補不足的或虧損的。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請裁定宗藩事例疏》:“上不虧展親睦族之仁,下不失酌盈劑虛之術。”
* 關于多余的成語 形容多余的成語 描述多余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