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得不得的成語 (385個)

    121

    羝羊絓棘

    成語拼音:
    dī yáng guà jí
    成語解釋:
    羝羊:公羊;絓:絆住。公羊的角被荊棘絆住,進退。比喻進退兩難
    成語出處:
    章炳麟《哀陸軍學生》:“進退道窮,羝羊絓棘。”
    122

    意忘形

    成語拼音:
    dé yì wàng xíng
    成語解釋: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興控制住自己;失去常態。形容淺薄的人稍稍志就忘記了應持的態度。
    成語出處:
    《晉書 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意,忽忘形骸。”
    123

    意忘言

    成語拼音:
    dé yì wàng yán
    成語解釋:
    (語言是表達意思的)意思到了;就必記住言辭了。現多指彼此默契;心照宣。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意而忘言。”
    124

    鳳泊鸞飄

    成語拼音:
    fèng bó luán piāo
    成語解釋:
    比喻有才之人志,飄泊無定
    成語出處:
    清 全祖望《序》:“然而鳳泊鸞飄,漫漶懷中之刺。”
    125

    負屈含冤

    成語拼音:
    fù qū hán yuān
    成語解釋:
    負:背著;屈:委屈;含:放在嘴里;比喻忍受;冤:冤枉。蒙受委屈;忍受冤枉;到昭雪。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我見父親負曲含冤,都因我的婚姻而起,我從那日便打了個終身守志永遠出閨門的主意。”
    126

    廢寢忘餐

    成語拼音:
    fèi qǐn wàng cān
    成語解釋:
    忘記了睡覺,顧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成語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27

    負屈銜冤

    成語拼音:
    fù qū xián yuān
    成語解釋:
    銜:用嘴含,這里指心里懷著。身上背著委屈,心里懷著冤枉。指蒙受冤屈,到昭雪。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個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兇賊,還了報了這負屈銜冤兩怨鬼。”
    128

    廢食忘寢

    成語拼音:
    fèi shí wàng qǐn
    成語解釋:
    廢:停止;寢:睡覺。顧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
    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廢食忘寢,渙然有所成望然。”
    129

    成,低

    成語拼音:
    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成語解釋:
    高而合意的,做到或到;做了、能到的,又認為低而肯做或肯要(多指選擇工作或配偶)。
    成語出處:
    宋·陳師道《宿柴城》詩:“起倒供聊應俗,高低莫可只隨緣。”
    130

    高低

    成語拼音:
    gāo dī bù jiù
    成語解釋:
    就:成。高者無力到,低者又屑遷就。形容求職或婚姻上的兩難處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因此高低就,把女兒直挨到一十八歲,尚未許人。”
    131

    孤立無助

    成語拼音:
    gū lì wú zhù
    成語解釋:
    只有一個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到外力援助。
    成語出處:
    《后漢書 班超傳》:“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
    132

    沽名邀譽

    成語拼音:
    gū míng yāo yù
    成語解釋:
    沽:通“酤”,買;邀:求。以正當的手法博取名譽
    成語出處:
    《清史稿·邁柱傳》:“若此稅當收,潢當請豁免,何以公指代完,沽名邀譽?”
    133

    顧盼自

    成語拼音:
    gù pàn zì dé
    成語解釋:
    顧盼:左顧右盼;自:自己很意。環顧四周,覺自己很了起。形容意忘形
    成語出處:
    王朔《無人喝彩》:“猶如腳底抹油,猶如乘風滑翔,錢康神采奕奕,顧盼自,仿佛他是天下自我感覺最好的人。”
    134

    高深莫測

    成語拼音:
    gāo shēn mò cè
    成語解釋:
    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無法推測。形容摸準;度量。莫:。測:估測。
    成語出處:
    宋 高似孫《緯略 沃焦山》引《物類相感志》:“沃焦山,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
    135

    過屠門而大嚼

    成語拼音:
    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成語解釋:
    屠門: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到手,只好用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成語出處:
    漢 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則對屠門而大嚼。”
    136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成語拼音: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成語解釋:
    指修德屬個人,兼代。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燒香可是神佛兒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兒洗面兒各人兒光’,你要,可行。”
    137

    呵壁問天

    成語拼音:
    hē bì wèn tiān
    成語解釋:
    呵:大聲呵斥;問天:向天發問。形容文人志而發牢騷。
    成語出處:
    漢 王逸《天問序》:“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渫憤懣,舒瀉愁思。”
    138

    好漢吃眼前虧

    成語拼音: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成語解釋:
    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利的處境,免吃虧受辱。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好漢吃眼前虧,且讓他一步,再作道理。”
    139

    惶恐

    成語拼音:
    huáng kǒng bù ān
    成語解釋:
    惶恐:驚慌、害怕。驚慌、害怕安寧。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人民正營。”唐 顏師古注:“正營,惶恐安之意也。”
    140

    寒酸落魄

    成語拼音:
    hán suān luò pò
    成語解釋:
    落魄:沮喪失意。形容志時窮困、狼狽頹喪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換去鮮服,妝作寒酸落魄之狀,潛出府門,來到驛館,徐步而行,謁見須賈。”
    * 關于得不得的成語 形容得不得的成語 描述得不得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