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德行的成語 (64個)
-
41
賢良方正
- 成語拼音: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42
有忝祖德
- 成語拼音:
- yǒu tiǎn zǔ dé
- 成語解釋:
- 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沒了祖宗的聲譽
- 成語出處:
-
43
誤殺好人
- 成語拼音:
- wù shā hǎo rén
- 成語解釋:
- 好人:品德好、行為端的人。過失地殺掉品行好的人
- 成語出處:
-
44
孝子賢孫
- 成語拼音:
- xiào zǐ xián sūn
- 成語解釋: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成語出處:
- 元 劉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
45
裒如充耳
- 成語拼音:
- yòu rú chōng ěr
- 成語解釋:
- 衣著華麗,塞耳不聞。指服飾與德行不相稱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向者累請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為于國亡勢去之余,亦已知其難矣。”
-
46
正其誼不謀其利
- 成語拼音:
- zhèng qí yì bù móu qí lì
- 成語解釋:
- 正:合于法則的;誼:通“義”,合宜的道德、行為;謀:圖謀。言行合乎正義,不謀個人私利
- 成語出處:
- 《漢書·董仲舒傳》:“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羞稱五霸,為其先詐力,而后仁義也。”
-
47
比戶可封
- 成語拼音:
- bǐ hù kě fēng
- 成語解釋:
- 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風俗淳美。
- 成語出處:
- 見“比屋可封”。
-
48
比屋而封
- 成語拼音:
- bǐ wū ér fēng
- 成語解釋:
-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稱風俗淳美。
- 成語出處:
- 《尚書大傳》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漢 陸賈《新語 無為》:“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者,教化使然也。”
-
49
毫無顧忌
- 成語拼音:
- háo wú gù jì
- 成語解釋:
- 對違反道德的行為絲毫沒有反感或猶豫,或不考慮對人對事情的利害關系,沒有顧慮
- 成語出處:
- 明·醒世居士《八段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無顧忌,致我割破恩愛,妻子逃亡。”
-
50
積善余慶
- 成語拼音:
- jī shàn yú qìng
- 成語解釋:
- 積:積累;善:善事;余慶: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于子孫。
- 成語出處:
- 《周易 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51
君子固窮
- 成語拼音:
- jūn zǐ gù qióng
- 成語解釋:
- 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 成語出處:
-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52
禮廢樂崩
- 成語拼音:
- lǐ fèi yuè bēng
- 成語解釋: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混亂,動蕩不寧
- 成語出處:
- 漢·公孫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
53
禮壞樂崩
- 成語拼音:
- lǐ huài yuè bēng
- 成語解釋:
- 古代制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把制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范。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 成語出處:
- 《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
54
禮壞樂缺
- 成語拼音:
- lǐ huài yuè quē
- 成語解釋: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成語出處:
- 《梁書·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準。”
-
55
禮樂崩壞
- 成語拼音:
- lǐ yuè bēng huài
- 成語解釋: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書郭崇韜傳后》:“莊宗雖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亂,禮樂崩壞之際,然顧典禮人情,亦難其事。”
-
56
秋實春華
- 成語拼音:
- qiū shí chūn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德行和才華。
- 成語出處:
- 清 林則徐《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凡爾諸生,各宜踴躍,此日馳驅文囿,競吐珠零錦粲之詞;他年黼黻皇猷,佇收秋實春華之用。”參見“春華秋實”。
-
57
仁人義士
- 成語拼音:
- rén rén yì shì
- 成語解釋:
- 有德行并信守節義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云敝贊》:“古之仁人義士,視刀鋸如飲食。”
-
58
任賢使能
- 成語拼音:
- rèn xián shǐ néng
- 成語解釋:
-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漢·王充《論衡·自然》:“舜、禹承安繼治,任賢使能,恭己無為而天下治。”
-
59
鑠懿淵積
- 成語拼音:
- shuò yì yuān jī
- 成語解釋:
- 謂德行美好,學問淵博精深。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銘》:“然其鑠懿淵積,庇于后來者遠矣。”
-
60
嫌貧愛富
- 成語拼音:
- xián pín ài fù
- 成語解釋:
- 嫌:厭惡。嫌棄貧窮的;喜愛富有的。指對人的好惡不以德行;而以貧富為標準。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斐度還帶》:“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 關于德行的成語 形容德行的成語 描述德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