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群的成語 (34個)
-
21
三五成群
- 成語拼音:
- sān wǔ chéng qún
- 成語解釋:
- 三個一伙;五個一群;指幾個人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三五成群,高談嬉笑。”
-
22
成群結隊
- 成語拼音:
- chéng qún jié duì
- 成語解釋:
- 結成一群群;一隊隊。形容很多;自然給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結伙”、“成群結伴”。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魏兵已到。”
-
23
成幫結隊
- 成語拼音:
- chéng bāng jié duì
- 成語解釋:
- 猶成群結隊。
- 成語出處:
- 徐慎《四書記》:“同志,你們成幫結隊,拉這沙子干啥用的?”
-
24
打家劫舍
- 成語拼音:
- dǎ jiā jié shè
- 成語解釋:
- 舍:居住的房子。成群結伙地到別人家里;用暴力搶奪財物。
- 成語出處:
-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見俫子撅天撲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殺人賊。”
-
25
荊棘叢生
- 成語拼音:
- jīng jí c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荊棘:荊條蒺藜;叢:聚集成堆。荊蔓蒺藜成群地生長出來。比喻前進道路阻礙很大,困難極多。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8回:“此時家難未靖,荊棘叢生,一經還鄉,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豈肯自投羅網。”
-
26
趨之如鶩
- 成語拼音:
- qū zhī rú wù
- 成語解釋:
- 趨:快走;鶩:野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競相追逐某一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1卷:“畢尚書宏獎風流,一時學士文人趨之如鶩。”
-
27
車水馬龍
- 成語拼音:
- chē shuǐ mǎ lóng
- 成語解釋:
- 車絡繹不絕;有如流水;馬首尾相接;好像游龍。形容沿途車馬很多;成群結隊;繁華熱鬧的場面。也作“馬龍車水”。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皇后紀上 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
28
扶老攜幼
- 成語拼音:
- fú lǎo xié yòu
- 成語解釋:
- 扶:挽著;攜:帶著。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兒。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結隊歡迎、觀看或逃難。后也用來形容關心照顧老人和孩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
29
蜂屯蟻聚
- 成語拼音:
- fēng tún yǐ jù
- 成語解釋:
-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處。
- 成語出處:
- 《宋書 索虜傳》:“首尾逼畏,蜂屯蟻聚,假息旦夕,豈復能超蹈長河,以當堂堂之陣哉。”
-
30
蜂擁而上
- 成語拼音:
- fēng yōng ér shàng
- 成語解釋:
- 像成群的蜂擁擠著飛過來一樣。形容許多人一起涌上前。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門閂,掃紅、鋤藥手中都是馬鞭子,蜂擁而上。”
-
31
狼奔豕突
- 成語拼音:
- láng bēn shǐ tū
- 成語解釋:
- 豕:豬。像狼那樣奔跑;像豬那樣沖撞。比喻成群的壞人到處亂闖;任意搔擾;或敵人倉皇逃跑。
- 成語出處:
- 清 歸莊《擊筑余音 重調》:“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
32
鳥獸散
- 成語拼音:
- niǎo shòu s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成群的人象鳥獸逃散一樣紛亂地散去(多形容敵人潰逃)。
- 成語出處:
- 《漢書·李陵傳》:“今無兵復戰,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報天子者。”
-
33
趨之若鶩
- 成語拼音:
- qū zhī ruò wù
- 成語解釋:
- 趨:奔赴;舊附快走。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急著趕去。
- 成語出處:
-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
34
豕突狼奔
- 成語拼音:
- shǐ tū láng bēn
- 成語解釋:
- 豕:豬;突:猛沖。象豬那樣沖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 成語出處:
- 明 歸莊《萬古愁》:“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
* 關于成群的成語 形容成群的成語 描述成群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