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章的成語 (357個)
-
21
官樣文書
- 成語拼音:
- guān yàng wén shū
- 成語解釋:
- 指堂皇典雅的應試文字。襲用固定格式而內容空虛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59回:“但也只是官樣文書,掩人耳目罷了。”
-
22
稀句繪章
- 成語拼音:
- xī jù huì zhāng
- 成語解釋:
- 繪:雕繪。雕飾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文藝傳·序》:“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余風,稀句繪章,揣合低印,故王、楊為之伯。”
-
23
摘句尋章
- 成語拼音:
- zhāi jù xún zhāng
- 成語解釋:
- 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 成語出處:
- 元·湯式《一枝花·贈人》套曲:“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調絲弄竹。”
-
24
操翰成章
- 成語拼音:
- cāo hàn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操:持,拿;翰:鳥毛,借指毛筆。拿起筆來就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徐幹傳》:“幹為司空軍謀祭酒掾屬,五宮將文學。”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幹清玄體道,六行修備,聰識洽聞,操翰成章。”
-
25
走筆成文
- 成語拼音:
- zǒu bǐ chéng wén
- 成語解釋:
-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登瀛洲》第二折:“都要可便吟詩和韻,題著這新建瀛洲,則要個字意相關,走筆成文。”
-
26
走筆成章
- 成語拼音:
- zǒu bǐ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況此婦人走筆成章,吟詩謂賦。”
-
27
雕章琢句
- 成語拼音:
- diāo zhāng zhuó jù
- 成語解釋:
- 琢:雕刻玉石。像雕刻一樣對文章的字句仔細斟酌修飾。
- 成語出處:
- 宋 俞文豹《吹劍錄》:“此豈舒箋點翰,雕章琢句者所能出此!”
-
28
率爾成章
- 成語拼音:
- lǜ ěr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率爾:不經思索,隨意地。不加思索,下筆成文。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不認真。
- 成語出處:
- 宋·王讜《唐語林·文學》:“詩云:‘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后人多說率爾成章,不知江左嘗有人于紙尾寄洞庭霜三百顆。”
-
29
無頭告示
- 成語拼音:
- wú tóu gào shì
- 成語解釋:
- 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內容的官樣文章。
- 成語出處:
- 劉斯奮《白門柳·雞鳴風雨》第二章:“昨日‘半梁山’在那里貼出好些無頭告示,聲言要同‘賽少林’廝拼。”
-
30
斷章截句
- 成語拼音:
- duàn zhāng jié jù
- 成語解釋: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成語出處:
- 《宋史 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
31
順理成章
- 成語拼音: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章:篇章;理:條理。指寫文章或做事順著條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也。”
-
32
援筆成章
- 成語拼音:
- yuán bǐ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援筆:拿起筆來。拿起筆來就寫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 成語出處:
- 唐 蔣防《霍小玉傳》:“生素多才思,援筆成章。”
-
33
云錦天章
- 成語拼音:
- yún jǐn tiān zhāng
- 成語解釋:
- 云錦:神話傳說中織女用彩云織出的錦緞。天章:彩云組合成的花紋。比喻文章極為高雅、華美。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詩:“手抉云漢分天章,天孫為織云錦裳。”
-
34
文似其人
- 成語拼音:
- wén sì qí rén
- 成語解釋:
- 文章的風格與作者本人相似。
- 成語出處:
- 清·薛福成《庸庵筆記·史料·談相》:“文似其人,數公道德文章之蘊,亦自有充積流露者。”
-
35
行間字里
- 成語拼音:
- xíng jiān zì lǐ
- 成語解釋:
- 謂文章的字句中間。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論文下·文章圈點》:“書有圈點勾勒,始自前明中葉選刻時文陋習。然行間字里,觸眼特為爽豁,故仿而用之。”
-
36
穿文鑿句
- 成語拼音:
- chuān wén záo jù
- 成語解釋:
- 穿:鑿。指推敲文字,雕琢詞句。寫文章牽強附會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君年少,何以輕穿文鑿句,而妄譏誚老子耶?”
-
37
艱深晦澀
- 成語拼音:
- jiān shēn huì sè
- 成語解釋:
- 艱深:文辭深奧難懂;晦澀:意義隱晦,不順口。形容筆調深僻、寓意難以理解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宋 黃伯思《東觀余論 校定楚辭序》:“故分章辦事,以其所對,別附于問,庶幾覽者瑩然,知子厚之文不茍為艱深也。宋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 別集上》:“為文而晦澀若此,其湮弗沒傳也。
-
38
起承轉合
- 成語拼音: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成語解釋:
- 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合:是結束全文。舊時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成語出處:
- 元 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
39
白話八股
- 成語拼音:
- bái huà bā gǔ
- 成語解釋:
- 用白話寫的類似舊時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應命而寫的刻板文章。
- 成語出處:
- 魯迅《南腔北調 “論語一年”》:“ 說是《論語》辦到一年了,語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這實在好像出了‘《學而》一章’的題目,叫我做一篇白話八股一樣。”
-
40
摛藻雕章
- 成語拼音:
- chī zǎo diāo zhāng
- 成語解釋:
- 摛:鋪陳;藻:文采;雕:雕琢。鋪陳辭藻,雕琢文章。形容以華麗的辭藻寫作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王勃集序》:“君以為摛藻雕章,研幾之余事;知來藏往,探賾之所宗。”
* 關于文章的成語 形容文章的成語 描述文章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