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模模糊糊的成語 (34個)
-
21
芒然自失
- 成語拼音:
- máng rán zì shī
- 成語解釋:
-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說劍》:“此天子之劍也。文王芒然自失。”
-
22
暮色蒼茫
- 成語拼音:
- mù sè cāng máng
- 成語解釋:
- 指時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 成語出處:
- 《茅盾散文 旅蹤屐痕 海參崴印象》:“海參崴在冬季白晝時間極短。上午八時天還未大亮,下午五時,已經暮色蒼茫。”
-
23
目眩心花
- 成語拼音:
- mù xuàn xīn huā
- 成語解釋: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
-
24
名紙生毛
- 成語拼音:
- míng zhǐ shēng máo
- 成語解釋:
- 名片紙磨得生了毛,字跡模糊了。比喻人的聲譽下降,今不如昔
- 成語出處: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劉魯風投謁所知,為典謁所阻,因有詩曰:‘無錢乞與韓知客,名紙生毛不為通。’”
-
25
是非混淆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hùn xiáo
- 成語解釋: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現在整個世界,像墨一般黑暗,皂白不分,是非混淆,最大多數人,過著牛馬一樣的生活。”
-
26
睡意朦朧
- 成語拼音:
- shuì yì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雙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丁玲《1930年春上海》:“間或有一、二家小商店的學徒在睡意朦朧的半張著眼去下那門板。”
-
27
睡眼朦朧
- 成語拼音:
- shuì yǎn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雙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又不是采蓮女撥棹聲,又不是捕魚叟鳴榔動,驚的那夜眠人睡眼朦朧。”
-
28
霧里看花
- 成語拼音:
- wù lǐ kàn huā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
29
五里霧
- 成語拼音:
- wǔ lǐ w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
30
五里霧中
- 成語拼音:
- wǔ lǐ wù zh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
31
依希猶記
- 成語拼音:
- yī xī yóu jì
- 成語解釋:
- 依希:模糊。模模糊糊還記得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題靈峰寺壁》:“前世德云今我是,依希猶記妙高臺。”
-
32
隱隱約約
- 成語拼音:
- yǐn yǐn yuē yuē
- 成語解釋:
- 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只見山坡旁隱隱約約,倒象攛出一箭,直向大蟲面上射去。”
-
33
醉眼朦朧
- 成語拼音: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杜介送魚》:“醉眼朦朧覓歸路,松江煙雨晚疏疏。”
-
34
醉眼蒙朧
- 成語拼音: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只見美娘吃得大醉,侍女扶將進來,到于門首,醉眼蒙朧。”
* 關于模模糊糊的成語 形容模模糊糊的成語 描述模模糊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