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毫無的成語 (189個)

    141

    屁話連篇

    成語拼音:
    pì huà lián piān
    成語解釋:
    指滿篇都是價值、令人厭惡的話
    成語出處:
    142

    劈空扳害

    成語拼音:
    pī kōng pān hài
    成語解釋:
    劈空:什么都沒有;扳:通“攀”,牽扯。根據地栽贓陷害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與眾人不曾識面,不知何人仇恨,指使劈空扳害。”
    143

    憑空臆造

    成語拼音:
    píng kōng yì zào
    成語解釋:
    臆:主觀。根據地編造、虛構
    成語出處:
    清·江藩《經解入門》:“憑空臆造,蔑古又熟甚哉!”
    144

    破竹之勢

    成語拼音:
    pò zhú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比喻節節勝利,阻礙。
    成語出處:
    《北史 周紀下 武帝》:“嚴軍以待,擊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勢,鼓行而東,足以窮其窟穴。”
    145

    求道于盲

    成語拼音:
    qiú dào yú máng
    成語解釋:
    盲:盲人。向盲人問路。比喻向所知的人請教。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于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于聾,求道于盲。”
    146

    千篇一律

    成語拼音:
    qiān piān yī lǜ
    成語解釋:
    比喻文章、題材、寫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種形式;變化。
    成語出處:
    明 王世貞《藝苑卮言》:“千篇一律,詩道未成,慎勿輕看,最能易人心手。”
    147

    輕如鴻毛

    成語拼音:
    qīng rú hóng máo
    成語解釋:
    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要輕。比喻非常輕微或價值。
    成語出處: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148

    身非木石

    成語拼音:
    shēn fēi mù shí
    成語解釋:
    謂自身并不是感情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
    149

    死輕鴻毛

    成語拼音:
    sǐ qīng hóng máo
    成語解釋:
    鴻毛:大雁的毛。比喻死得微不足道,意義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150

    勢如破竹

    成語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成語解釋:
    勢:氣勢;威力;破竹:劈開竹子。氣勢就像劈竹子一樣;劈開了頭幾節;下面各節就順著刀勢分開了。比喻打仗或工作阻擋;節節勝利。
    成語出處:
    《晉書 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
    151

    隨聲是非

    成語拼音:
    suí shēng shì fēi
    成語解釋:
    別人說是,自己也說是;別人說不是,自己也說不是。謂主見,一味盲從。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豈不哀哉。”
    152

    肆言詈辱

    成語拼音:
    sì yán lì rǔ
    成語解釋:
    肆:任意妄為,放肆。詈:罵。辱:侮辱。畏懼地侮辱謾罵。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謝不滿意,輒肆言詈辱。”
    153

    肆意妄行

    成語拼音:
    sì yì wàng xíng
    成語解釋:
    肆意:任意。顧忌地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五代史演義·自序》:“其狡且羯者,挾詐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則肆意妄行。”
    154

    頭昏腦脹

    成語拼音:
    tóu hūn nǎo zhàng
    成語解釋:
    頭腦發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頭緒;使人厭煩。
    成語出處:
    葉圣陶《友誼》:“'她又不是發燒發得頭昏腦脹的'。一個說,'只是那條腿不能走'。”
    155

    投杼市虎

    成語拼音:
    tóu zhù shì hǔ
    成語解釋:
    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比喻根據的謠言,說的人多了,讓人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南朝·宋·臧質《舉兵上表》:“蔽于流議,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156

    望風而降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ér jiàng
    成語解釋:
    風:蹤影。降:投降。看見敵人的影子便繳械投降。形容軍隊士氣。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過城池望風而降。”
    157

    望風披靡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pī mǐ
    成語解釋:
    草木隨風倒伏。比喻軍隊斗志;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沒交鋒就潰散了。披靡:草木隨風倒伏。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158

    望風撲影

    成語拼音:
    wàng fēng pū yǐng
    成語解釋: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根據地盲目尋求。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么?’”
    159

    烏合之眾

    成語拼音:
    wū hé zhī zhòng
    成語解釋: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成語出處: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160

    烏合之卒

    成語拼音:
    wū hé zhī zú
    成語解釋:
    烏合:像烏鴉一樣倉猝聚集一處。比喻倉猝聚集的、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成語出處:
    《梁書·羊侃傳》:“今驅烏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虜馬飲淮,矢集帝室,豈有人臣而至于此?”
    * 關于毫無的成語 形容毫無的成語 描述毫無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