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目標的成語 (48個)
-
21
改轍易途
- 成語拼音:
- gǎi zhé yì tú
- 成語解釋:
- 改變行車軌道,另走一條路。比喻改變方向、目標或做法。
- 成語出處:
- 宋 楊夔《復宮闕后上執政書》:“前車已覆,后車豈可躡而行之,固當改轍易途,以取其不傾不蹶。”
-
22
好高騖遠
- 成語拼音:
- hào gāo wù yuǎn
- 成語解釋:
- 好:喜歡;騖:從事;追求。喜歡高的;追求遠的。指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 成語出處:
- 《宋史 道學傳一 程灝》:“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
23
亂碰亂撞
- 成語拼音:
- luàn pèng luàn zhuàng
- 成語解釋:
- 指到處碰壁,沒有目標
- 成語出處:
-
24
仆旗息鼓
- 成語拼音:
- pū qí xī gǔ
- 成語解釋:
- 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比喻無聲無息地停止運動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南蠻傳》:“會蠻踵來,還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
25
全獅搏兔
- 成語拼音:
- quán shī bó tù
- 成語解釋:
- 搏:搏斗。形容發揮巨大威力攻擊弱小的目標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4回:“他既要來螳臂當車,我何妨去全獅搏兔,給他一個下馬威。”
-
26
齊心一致
- 成語拼音:
- qí xīn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眾人心齊,一致向一個目標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持久戰》:“此時我們的任務,在于動員全國民眾,齊心一致,絕不動搖地堅持戰爭,把統一戰線擴大和鞏固起來。”
-
27
傾注全力
- 成語拼音:
- qīng zhù quán lì
- 成語解釋:
- 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個目標。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個目標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以便等到時機一到,就傾注全力,大舉反攻,收復失地。”
-
28
樹大招風
- 成語拼音:
- shù dà zhāo fēng
- 成語解釋:
- 樹大了容易招風打擊。比喻目標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
29
食宿相兼
- 成語拼音:
- shí sù xiāng j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幻想同時實現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 兩袒》:“齊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西家宿。’”
-
30
同德協力
- 成語拼音:
- tóng dé xié lì
- 成語解釋:
- 為同一目標而共同盡力。
- 成語出處:
- 鐵郎《論各省宜速響應湘贛革命軍》:“使其萬眾一心,同德協力,共逐白山之獸,追還我黃帝之魂。”
-
31
同德一心
- 成語拼音:
- tóng dé yī xīn
- 成語解釋:
- 指全心全意為共同目標努力。
- 成語出處:
- 獨立蒼茫子《東京學界告鄉人書》:“為此說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緒,則亦已矣。”
-
32
同患難共生死
- 成語拼音:
- tóng huàn nàn gòng shēng sǐ
- 成語解釋:
-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生入死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八節:“羅馬雖屬落城,大事今且未了,余不能舍吾同患難共生死之部下,吾且將有所為。”
-
33
同生死共患難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sǐ gòng huàn nàn
- 成語解釋:
-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生入死
- 成語出處:
- 方志敏《獄中紀實》:“將獄中情形描寫出來,使全國紅軍和革命的工農群眾,知道他們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們,正在國民黨監獄內,挨日子。”
-
34
望風撲影
- 成語拼音:
- wàng fēng pū y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么?’”
-
35
臥鼓偃旗
- 成語拼音:
- wò gǔ yǎn qí
- 成語解釋:
- 臥鼓:停止敲鼓;偃旗:放倒旗子。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
- 成語出處:
- 《周書·王思政傳》:“東魏太尉高岳、行臺慕容紹宗、同劉豐生等,率步騎十萬來攻潁川,城內臥鼓偃旗,若無人者。”
-
36
臥旗息鼓
- 成語拼音:
- wò qí xī gǔ
- 成語解釋:
- 息鼓:停止敲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郭沖三事曰:“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酒。”
-
37
銜石填海
- 成語拼音:
- xián shí tián hǎi
- 成語解釋:
-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后因以“銜石填海”比喻為實現既定目標,堅韌不拔地奮斗到底。
- 成語出處:
-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
38
有的放矢
- 成語拼音:
- yǒu dì fàng shǐ
- 成語解釋:
- 的:靶子;矢:箭。對準靶子射箭。比喻言論、行動有針對性;目標明確。
- 成語出處:
- 宋 葉適《水心別集》:“論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從之。”
-
39
一德一心
- 成語拼音:
- yī dé yī xīn
- 成語解釋:
- 德:心意。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 成語出處:
- 《尚書 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40
夜蛾赴火
- 成語拼音:
- yè é fù huǒ
- 成語解釋: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赴:投入。像蛾子撲火一樣。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標
- 成語出處:
- 《魏書·崔浩傳》:“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
* 關于目標的成語 形容目標的成語 描述目標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