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相傳的成語 (62個)
-
21
鼎鼐調和
- 成語拼音:
- dǐng nai diào hé
- 成語解釋:
-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后因以“鼎鼐調和”比喻處理國政。
- 成語出處:
-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
-
22
計斗負才
- 成語拼音:
- jì dòu fù cái
- 成語解釋:
- 喻才高。相傳南朝宋謝靈運曾稱:“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見宋無名氏《釋常談·八斗之才》。
- 成語出處:
- 相傳南朝宋謝靈運曾稱:“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見宋·無名氏《釋常談·八斗之才》。
-
23
書通二酉
- 成語拼音:
- shū tōng èr y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
- 成語出處:
-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
-
24
雍門刎首
- 成語拼音:
- yōng mén wěn shǒu
- 成語解釋:
- 相傳越軍至齊境,烈士雍門子狄聞之,刎頸而死。越軍知之,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軍而退。齊王葬雍門以上卿之禮。見漢劉向《說苑·立節》。后用為忠君的典實。
- 成語出處:
- 相傳越軍至齊境,烈士雍門子狄聞之,刎頸而死。越軍知之,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軍而退。齊王葬雍門以上卿之禮。見漢劉向《說苑·立節》。
-
25
輾轉相傳
- 成語拼音:
- zhǎn zhuǎn xiāng chuán
- 成語解釋:
- 輾轉:多次轉移。指多次轉移傳送
- 成語出處:
- 巴金《懷念·憶施居甫》:“影響不論大小,輾轉相傳,永遠有人受益,而且生命永在,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
-
26
火盡薪傳
- 成語拼音:
- huǒ jìn xīn chuán
- 成語解釋:
- 火雖燒完,柴卻留傳下來。比喻思想、學術、技藝等世代相傳。
- 成語出處:
- 明·寓山居士《魚兒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斬斷牽纏,若不是粉碎虛空,終似那癡拳太軟,總火盡薪傳也。”
-
27
尾生抱柱
- 成語拼音:
- wěi shēng bào zhù
- 成語解釋:
- 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典出《莊子·盜跖》。后用以比喻堅守信約。
- 成語出處:
- 《莊子 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28
家學淵源
- 成語拼音:
- jiā xué yuān yuán
- 成語解釋:
- 家學:家傳的學問;淵源:水源;這里指根源。家世相傳的學問有根源。形容出身于書香門弟;學問扎實;學有根底。
- 成語出處: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 送林寬夫父子》:“家學有淵源,傳之于艾軒。”
-
29
三墳五典
- 成語拼音:
- sān fén wǔ diǎn
- 成語解釋:
- 相傳為我國最早的古籍。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30
詩禮傳家
- 成語拼音:
- shī lǐ chuán jiā
- 成語解釋:
- 謂以儒家經典及其道德規范世代相傳。
- 成語出處:
- 元·柯丹丘《荊釵記·會講》:“詩禮傳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傾逝。”
-
31
十世單傳
- 成語拼音:
- shí shì dān chuán
- 成語解釋:
- 連續十代獨子相傳。形容極其寶貴。
- 成語出處:
- 魯迅《吶喊·藥》:“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
32
不食馬肝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mǎ gān
- 成語解釋:
- 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轅固傳》:“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
33
禪世雕龍
- 成語拼音:
- chán shì diāo lóng
- 成語解釋:
- 指文章世代相傳。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崔骃傳贊》:“崔為文宗,世禪雕龍。”
-
34
女媧補天
- 成語拼音:
- nǚ wā bǔ tiān
- 成語解釋:
- 女媧:傳說中上古女帝名。有說是伏羲的妹妹;有說是伏羲的妻子。相傳共工氏祝融敗;斗觸不周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
35
七步八叉
- 成語拼音:
- qī bù bā chā
- 成語解釋:
- 相傳曹植七步成詩,溫庭筠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
-
36
望帝啼鵑
- 成語拼音:
- wàng dì tí juān
- 成語解釋:
- 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后禪位臣子,退隱西山,死后化為杜鵑鳥,啼聲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竇娥冤》:“若沒些兒靈圣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
37
病民蠱國
- 成語拼音:
- bìng mín gǔ guó
- 成語解釋:
- 病:損壞,禍害;蠱:相傳為人工培養的毒蟲,引伸為毒害。害人民、害國家。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昔劉晏桑弘羊,利盡緇銖,而未嘗病國病民,后世猶說其聚斂。”
-
38
八仙過海
- 成語拼音:
- bā xiān guò hǎi
- 成語解釋:
-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圣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
39
慈烏反哺
- 成語拼音:
- cí wū fǎn bǔ
- 成語解釋:
- 慈:奉養;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能反哺其母;反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
40
鈿合金釵
- 成語拼音:
- diàn hé jīn chāi
- 成語解釋: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 關于相傳的成語 形容相傳的成語 描述相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