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細微的成語 (68個)

    21

    莫見乎隱,莫顯乎

    成語拼音:
    mò xiàn hū yǐn,mò xiǎn hū wēi
    成語解釋:
    見:通“現”;顯:明顯。看來是隱蔽的、最的,實際上是最明顯、最具體的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故君子慎其獨也。”
    22

    蝸角虛名

    成語拼音:
    wō jiǎo xū míng
    成語解釋:
    蝸角:蝸牛的角,比喻小而沒有作用的名聲。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滿庭芳 或注警悟》詞:“蝸角虛名,蠅頭利,算來著甚干忙。”
    23

    名薄利

    成語拼音:
    wēi míng bó lì
    成語解釋:
    指十分的名與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怎知客人為些名薄利,又無枷鎖拘縛,三伏內,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24

    分毫析厘

    成語拼音:
    fēn háo xī lí
    成語解釋:
    毫、厘:都是小的單位名稱;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世之作者,或好煩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離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25

    絲析發解

    成語拼音:
    sī xī fà jiě
    成語解釋:
    絲、發:指極其;解:分剖。比喻密而有條理地分析剖解
    成語出處:
    明·宋濂《汪先生墓志銘》:“參以伊洛大儒傳注之說,絲析發解,日攻月較,不故求為異,而亦不茍為同。”
    26

    纖悉必具

    成語拼音:
    xiān xī bì jù
    成語解釋:
    纖:小;悉:全部。詳盡均要載明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上宋明府書》:“律于發冢之條,如知情買賣器物磚石、薰貍平園之類,纖悉必具。”
    27

    至纖至悉

    成語拼音:
    zhì xiān zhì xī
    成語解釋:
    纖:;悉:詳盡。形容極其致周密
    成語出處:
    漢·賈誼《論積貯疏》:“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
    28

    褒采一介

    成語拼音:
    bāo cǎi yī jiè
    成語解釋:
    褒:贊揚;采:采用;一介:小。有的長處也可以予以褒獎
    成語出處:
    南朝·齊·謝朓《辭隨王子隆餞》:“褒采一介,抽揚小善。”
    29

    洞幽燭遠

    成語拼音:
    dòng yōu zhú yuǎn
    成語解釋: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之處。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贈郡伯愚邵公報政序》:“有洞幽燭遠之明,有含茹翕張不疾不徐之度。”
    30

    禍生于忽

    成語拼音:
    huò shēng yú hū
    成語解釋:
    忽:古代長度單位,1尺=10寸,1寸=10分,1分=10000忽。指災禍產生于極的因素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福生于,禍生于忽。日夜恐懼,唯恐不卒。”
    31

    極深研幾

    成語拼音:
    jí shēn yán jī
    成語解釋:
    研:研究,審查;幾:。指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之處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32

    積習漸靡

    成語拼音:
    jī xí jiān mí
    成語解釋:
    積習:長期的習慣;靡:通“摩”,接觸。指好的或壞的習慣都是從處開始,逐漸形成的
    成語出處: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積習漸靡,物之者也,其入人不知,習忘乃為常。”
    33

    秋豪之末

    成語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成語解釋:
    比喻極小的東西或極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成語出處:
    《莊子 齊物論》:“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
    34

    小小不言

    成語拼音:
    xiǎo xiǎo bù yán
    成語解釋:
    的,不值得一提的。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4回:“彼此顧交情,留個臉,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35

    一線生機

    成語拼音:
    yī xiàn shēng jī
    成語解釋:
    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一線:極其少;生機:生存的機能;指生存)。
    成語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后來之禍,則失之矣。”
    36

    一葉知秋

    成語拼音:
    yī yè zhī qiū
    成語解釋: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由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37

    背本趨末

    成語拼音:
    bèi běn qū mò
    成語解釋:
    古代常以農業為本,手工、商賈為末。指背離主要部分,追求末節。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時民近戰國,皆背本趨末。”
    38

    不差毫發

    成語拼音:
    bù chā háo fà
    成語解釋:
    毫、發:都是古代的長度名,十毫為發,十發為厘,形容。形容一點兒也不差。
    成語出處:
    唐 張說《進渾儀表》:“令儀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發。”
    39

    點滴歸公

    成語拼音:
    diǎn dī guī gōng
    成語解釋:
    點滴:比喻的東西。指公家的東西都要交給公家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那要算是數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卻是點滴歸公。”
    40

    分厘毫絲

    成語拼音:
    fēn lí háo sī
    成語解釋:
    形容極
    成語出處:
    * 關于細微的成語 形容細微的成語 描述細微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