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行動的成語 (149個)
-
81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wú bèi
- 成語解釋: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成語出處:
- 語出《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82
打打鬧鬧
- 成語拼音:
- dǎ dǎ nào nào
- 成語解釋:
- 指喧嚷地爭吵和打架或用語言和行動來開玩笑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另外人家的婦女就不受這種約束了,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跟趕集上會一般。”
-
83
待機再舉
- 成語拼音:
- dài jī zài jǔ
- 成語解釋:
- 舉:行動。等待時機然后再行動
- 成語出處:
- 穆欣《南線巡回·粵桂大圍殲戰》:“他曾妄想……保住殘部待機再舉。”
-
84
單槍獨馬
- 成語拼音:
- dān qiāng dú mǎ
- 成語解釋:
- 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 成語出處:
- 清 蘧園《負曝閑談》第二回:“他橫豎是單槍獨馬,一無牽掛,當下由杭赴蘇,尋找了那位幫帶。”
-
85
單槍匹馬
- 成語拼音:
- dān qiāng pǐ mǎ
- 成語解釋:
- ①作戰時單身上陣;冒險直進。②比喻做事單獨行動;沒有人幫助。也作“匹馬單槍”、“單兵獨馬”、“單人匹馬”。
- 成語出處:
- 唐 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
86
單人獨馬
- 成語拼音:
- dān rén dú mǎ
- 成語解釋:
- 單槍匹馬,單獨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4回:“你這等單人獨馬,又無個伴侶,又無個徒弟,你如何去得!”
-
87
大人虎變
- 成語拼音:
- dà rén hǔ biàn
- 成語解釋:
- 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
- 成語出處:
- 《周易·革》:“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
88
單人匹馬
- 成語拼音:
- dān rén pǐ mǎ
- 成語解釋:
- 單槍匹馬,單獨行動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我初次單人匹馬的出門,就遇了這等事,以后見了萍水相逢的人,倒要留心呢。”
-
89
大手大腳
- 成語拼音:
- dà shǒu dà jiǎo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對財物毫不吝惜;沒有節制地隨便花費。②指行動魯莽。③指身體強壯。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腳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賠墊了多少東西。”
-
90
大賢虎變
- 成語拼音:
- dà xián hǔ biàn
- 成語解釋:
- 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
- 成語出處:
- 《周易·革》:“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
91
東一下西一下
- 成語拼音:
-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
- 成語解釋:
- 指做事無計劃。比喻行動漂忽無定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使木板子東一下,西一下,攛這一二百下子。”
-
92
二話不說
- 成語拼音:
- èr huà bù shuō
- 成語解釋:
- 不說任何別的話。指立即行動。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聲回答。丁約翰象在教堂里說‘阿門’那樣,把眼睛閉了一閉。二話不說,回頭就跑。”
-
93
二話沒說
- 成語拼音:
- èr huà méi shuō
- 成語解釋: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
- 成語出處:
-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
94
瘋瘋癲癲
- 成語拼音:
- fēng fēng diān diān
- 成語解釋:
- 精神失常的樣子。形容人言語行動輕狂或超出常態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成天家瘋瘋癲癲的,說的話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
95
鬼使神差
- 成語拼音:
- guǐ shǐ shén chāi
- 成語解釋:
- 鬼神暗中支配著。比喻行動不由自主;事出意外。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也不是提魚穿柳歡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
-
96
孤舟獨槳
- 成語拼音:
- gū zhōu dú jiǎng
- 成語解釋:
- 喻單獨行動,沒人幫助。
- 成語出處:
-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四場:“怎能夠光憑這一家仇恨,個人勇敢、孤舟獨槳、匹馬單槍?”
-
97
緩不濟急
- 成語拼音:
- huǎn bù jì jí
- 成語解釋:
- 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來一萬銀子。”
-
98
畫地而趨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ér qū
- 成語解釋:
- 趨:疾走。只在規定的范圍內行動。比喻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人世間》:“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
99
胡孫入袋
- 成語拼音:
- hú sūn rù dài
- 成語解釋:
- 胡孫:同“猢猻”,猴子。猴子進了口袋。比喻中計而行動失去自由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歸田錄》:“梅圣俞詩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初受敕修《唐書》,語妻曰:‘吾之修書,可謂胡孫入布袋矣!’妻曰:‘君之仕宦,何異鲇魚上竹竿耶。’”
-
100
胡作非為
- 成語拼音:
- hú zuò fēi wéi
- 成語解釋:
-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后果地肆意行動。非為;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 關于行動的成語 形容行動的成語 描述行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