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表示的成語 (437個)

    161

    拂袖而歸

    成語拼音:
    fú xiù ér guī
    成語解釋:
    拂袖:甩袖子,意志已決。指毫無留戀,回到家鄉歸隱。
    成語出處:
    元·周文質《斗鵪鶉·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臥,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歸。”
    162

    拂袖而去

    成語拼音:
    fú xiù ér qù
    成語解釋:
    拂袖:甩袖子;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163

    拂袖而起

    成語拼音:
    fú xiù ér qǐ
    成語解釋:
    拂袖:甩袖子,生氣。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語言沖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后堂。”
    164

    撫心自問

    成語拼音:
    fǔ xīn zì wèn
    成語解釋:
    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自我反省。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這回是“多數”的把戲》:“倘使我看了《閑話》之后,便撫心自問:‘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樣?’”
    165

    匪異人任

    成語拼音:
    fěi yì rén rèn
    成語解釋:
    異人:別人;任:承擔。責任不能推諉,要自己負責
    成語出處: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吾四萬萬同胞乎!諸君固民國之主人也,喚起天下,驅除此丑類者,匪異人任。”
    166

    非異人任

    成語拼音:
    fēi yì rén rèn
    成語解釋:
    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年》:“楚君以鄭故,親集矢于其目,非異人任,寡人也。”
    167

    鳳儀獸舞

    成語拼音:
    fèng yí shòu wǔ
    成語解釋: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后用“鳳儀獸舞”圣賢教化的功效極大,能使神異的鳥獸奮然起舞。
    成語出處: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168

    撫掌擊節

    成語拼音:
    fǔ zhǎng jī jié
    成語解釋:
    撫掌:拍手。擊節:打拍子。①拍手為樂曲打拍子。②拍手非常贊賞。
    成語出處:
    《晉書·謝尚傳》:“便著衣幘而舞。導令坐者撫掌擊節。”
    169

    付之一哂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shěn
    成語解釋:
    哂:微笑。用笑一笑來回答。不值得理會
    成語出處:
    《清史稿·沈文奎傳》:“上無日:‘此難能’,更無日,‘乃公從馬上得之’,烏用此迂儒之常談,而付之一哂也。”
    170

    付之一嘆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tàn
    成語解釋:
    嘆一口氣。多指對不滿意的某件事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計較長短,付之一嘆罷了。”
    171

    付之一笑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xiào
    成語解釋:
    用一笑來回答。不值得理會。
    成語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辨誤三》:“以此知《義海》、《西清》寡陋,而妄為之說,可付之一笑。”
    172

    敢布腹心

    成語拼音:
    gǎn bù fù xīn
    成語解釋:
    敢:指自己很冒昧;布:陳述;腹心:真誠的心意。恭謹地陳述真誠的心意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敢布腹心,君實圖之。”
    173

    掛燈結彩

    成語拼音:
    guà dēng jié cǎi
    成語解釋:
    懸掛紅燈,系結彩綢。喜慶。
    成語出處:
    《蕩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樂喧天,掛燈結彩,說不盡那綿繡榮華,一段富貴。”
    174

    改惡從善

    成語拼音:
    gǎi è cóng shàn
    成語解釋:
    改去壞的、錯誤的;向好的、正確的方向轉化。指不做壞事;重新做人。壞人或罪犯經過教育改造;有了明顯的悔改現。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明則動,動則變。”漢 鄭玄注:“動,動人心也;變,改惡為善也。”
    175

    管見所及

    成語拼音:
    guǎn jiàn suǒ jí
    成語解釋:
    管見:從管子里看東西,指見識淺陋。謙虛的說法,自己見識不廣,意見未必正確。
    成語出處:
    《抱樸子 勤求》:“故世間道士知金丹之事者萬無一者。而管見之屬,謂仙法當具在于紛若之書,及于祭禮拜伏之間而已矣。”
    176

    感舊之哀

    成語拼音:
    gǎn jiù zhī āi
    成語解釋:
    感念舊人舊事的哀嘆。懷舊。
    成語出處:
    《后漢書·荀彧傳》:“今鑾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懷感舊之哀。”
    177

    貴人賤己

    成語拼音:
    guì rén jiàn jǐ
    成語解釋:
    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謙虛。
    成語出處:
    《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
    178

    拱手而降

    成語拼音:
    gǒng shòu ér xiáng
    成語解釋:
    拱手:兩手在胸前合抱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聚獸牌》第一折:“斬漢將湯澆瑞雪,放心殺敵兵拱手而降。”
    179

    格于成例

    成語拼音:
    gé yú chéng lì
    成語解釋:
    為傳統的慣例所限制。不能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內中只有安公子此時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來沒個點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兒了。”
    180

    皈依佛法

    成語拼音:
    guī yī fó fǎ
    成語解釋: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對佛、法、僧三寶歸順依附,亦稱“三皈依”;佛法:佛教教義。指信佛,比喻對人很順從
    成語出處:
    李脃人《暴風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進門,就皈依佛法了。”
    * 關于表示的成語 形容表示的成語 描述表示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