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言論的成語 (129個)

    101

    發瞽振聾

    成語拼音:
    fā gǔ zhèn lóng
    成語解釋:
    發:開啟;瞽:盲人;振:振動;聾:耳聾。使盲人也能看見,使聾人也聽得見。比喻文章使人清醒感奮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當時之是,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佉起蹙,發瞽振聾而觀望之也。”
    102

    發聾振聵

    成語拼音:
    fā lóng zhèn kuì
    成語解釋: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也能聽到。發:開啟;振:振動;聵:耳聾。比喻文章等喚醒麻木糊涂的;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
    成語出處:
    清 蕊珠舊史《京塵雜錄 廠年玉筍志》:“如洛鐘之應銅山,蒲牢夜半鳴,足以~。”
    103

    扶墻摸壁

    成語拼音:
    fú qiáng mō bì
    成語解釋:
    撫摸著墻壁。比喻主張比較軟弱平庸。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回:“這兩個鳥男女,正在缸里扶墻摸壁扎掙。”
    104

    風云人物

    成語拼音:
    fēng yún rén wù
    成語解釋:
    風云:比喻飛快發展變化的形勢、環境。在一定條件下應運而生;或行動在社會生活中有很大影響的人。也指在一定環境中;大家注目的人。
    成語出處:
    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被馬歇爾看中,做了駐華大使,成為馬歇爾系統中的風云人物之一。”
    105

    顧全大局

    成語拼音:
    gù quán dà jú
    成語解釋:
    顧全:顧及;使不受損害;大局:全盤或整體;多指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行動都要從全局出發;不使受到損害。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總求大人格外賞他們個體面,堵堵他們的嘴。這是卑職顧全大局的意思。”
    106

    嘩眾取寵

    成語拼音:
    huá zhòng qǔ chǒng
    成語解釋:
    嘩:虛夸;寵:寵信。指用虛夸的行動迎合群眾;以博得他們的好感和信任。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嘩眾取寵。”
    107

    精悍短小

    成語拼音:
    jīng hàn duǎn xiǎo
    成語解釋: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也形容文章、等簡短有力
    成語出處: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畢再遇》:“淳熙間,以勇名于軍,精悍短小,蓋驍將也。”
    108

    擊節嘆賞

    成語拼音:
    jī jié tàn shǎng
    成語解釋:
    節:節拍;擊節:打拍子;嘆賞:贊嘆賞識。指打著拍子欣賞詩文或藝術作品。形容對人的行為、、詩文、技藝等十分贊賞。
    成語出處:
    宋 王楙《野客叢書 阿房宮賦》:“擊節嘆賞,以謂善形容廣大如此。”
    109

    聚訟紛然

    成語拼音:
    jù sòng fēn rán
    成語解釋:
    聚:集中;訟:爭辯。多而雜亂,看法不一致
    成語出處: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此其義后賢聚訟紛然,謂其徒尚有形之利,而不數無形之利。”
    110

    劍頭一吷

    成語拼音:
    jiàn tóu yī xuè
    成語解釋:
    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無足輕重。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則陽》:“夫吹管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111

    空谷跫音

    成語拼音:
    kōng gǔ qióng yīn
    成語解釋:
    跫:腳踏地的聲音。在寂靜的山谷里聽到腳步聲。比喻極難得到音信、
    成語出處:
    明·宋濂《貞節堂記》:“《柏舟》之詩,不作久矣,余于婦莊,寧不若聞空谷跫音乎!”
    112

    扣人心弦

    成語拼音:
    kòu rén xīn xián
    成語解釋: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七章:“據說這人最不愛講話,但那天的幾句話,卻是那樣扣人心弦,感動得自己當時流下了眼淚。”
    113

    暮鼓晨鐘

    成語拼音:
    mù gǔ chén zhōng
    成語解釋:
    寺廟中早晚報時的鐘鼓之聲。比喻令人警覺醒悟的學說或。形容僧尼那樣寂寞單調的生活。
    成語出處:
    南北朝 庚信《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
    114

    迷惑視聽

    成語拼音:
    mí huò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使人耳目迷亂。比喻以錯誤的欺騙社會,毒害群眾。
    成語出處:
    蕭作霖《復興社述略》:“這是因為當時我們畢竟還不敢公然承認我們主張實行法西斯主義,還是覺得抱著三民主義這塊招牌較能迷惑視聽。”
    115

    謬種流傳

    成語拼音:
    miù zhǒng liú chuán
    成語解釋:
    謬:錯誤、差錯;引申為走了樣的;不正確的;種:種子。比喻荒謬錯誤的東西(、學風流派等)一代代流傳下去。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答門人鄧君遷書》:“第時課穿雜,謬種流傳,縱浚發于慧心,或取驚于拙目。”
    116

    跫響空谷

    成語拼音:
    qióng xiǎng kōng gǔ
    成語解釋:
    空谷中的行人之聲。常比喻難得的音信、等。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117

    切中時病

    成語拼音:
    qiè zhòng shí bìng
    成語解釋:
    切:切合;中:恰好對上;病:害處。指發表的正好擊中當時社會的弊病。
    成語出處:
    宋 龔明之《中吳紀聞 王彥光》:“彥光時主麗水簿,慨然上疏陳十弊,皆切中時病。”
    118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成語拼音:
    shí mù suǒ shì,shí shǒu suǒ zhǐ
    成語解釋:
    指個人的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119

    拾人涕唾

    成語拼音:
    shí rén tì tuò
    成語解釋: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沒有創見,只是抄襲別人的、見解。
    成語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
    120

    生吞活剝

    成語拼音:
    shēng tūn huó bō
    成語解釋:
    比喻機械地套用別人的、經驗、方法;或囫圇吞棗、食而不化。
    成語出處:
    唐 劉肅《大唐新語 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云:‘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 關于言論的成語 形容言論的成語 描述言論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