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許多的成語 (35個)
-
21
七腳八手
- 成語拼音:
- qī jiǎo bā shǒu
- 成語解釋:
- 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亦作“七足八手”。
- 成語出處:
- 李昌《回憶民先隊》:“我們正七腳八手處理文件,收拾東西,警察已到院內。”
-
22
千人所指
- 成語拼音:
- qiān rén suǒ zhǐ
- 成語解釋:
- 指:指責。許多人在指責。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臣常為之寒心。”
-
23
如出一口
- 成語拼音:
- rú chū yī kǒu
- 成語解釋:
- 象從一張嘴里說出來的。形容許多人說法一樣。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下》:“問左右,左右言無有,如出一口。”
-
24
如水赴壑
- 成語拼音:
- rú shǔ fù hè
- 成語解釋:
- 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樣。形容許多人紛紛奔向同一個目的地。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發財秘訣》第一回:“引得那無知之徒,都如水赴壑的往香港去了。”
-
25
如蟻附膻
- 成語拼音:
- rú yǐ fù shān
- 成語解釋:
- 附:趨附;膻:羊肉的氣味。象螞蟻趨附羊肉一般。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徐無鬼》:“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
26
善門難開
- 成語拼音:
- shàn mén nán kāi
- 成語解釋:
- 善門:為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這太原一府是被災頂重的地方。大善士見機,善門難開。”
-
27
殺一儆百
- 成語拼音:
- shā yī jǐng bǎi
- 成語解釋:
- 儆:警戒。處死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
28
烏合之眾
- 成語拼音:
- wū hé zhī zhòng
- 成語解釋: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成語出處: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29
萬頭攢動
- 成語拼音:
- wàn tóu cuán dò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爭著看。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3回:“時候雖早,那看榜的人,卻也萬頭攢動。”
-
30
一窩蜂
- 成語拼音:
- yī wō fēng
- 成語解釋:
- 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8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窩蜂,齊齊擁上。”
-
31
語笑喧闐
- 成語拼音:
- yǔ xiào xuān ti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許多人擠來擠去地大聲說笑。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3回:“一夜人聲雜沓,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
-
32
眾口交攻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jiāo gōng
- 成語解釋:
- 交:俱,共。許多人一起用話語攻擊
- 成語出處:
- 《明史·王應熊傳》:“言陛下召應熊,必因其秉國之日,眾口交攻,以為孤立無黨,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聯。”
-
33
眾口交薦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jiāo jiàn
- 成語解釋:
- 交:俱,共。許多人一致推薦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玄宗見眾口交薦李白之才,便傳旨贈李白以五品冠帶朝見。”
-
34
眾口如一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rú yī
- 成語解釋:
-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吏部一 都給事升轉》:“而謂科臣但當內擢,其最不肖者間出一二人于外,則眾口如一。”
-
35
眾口一辭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yī cí
- 成語解釋:
-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濮議》卷四:“眾口一辭,紛然不止。”
* 關于許多的成語 形容許多的成語 描述許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