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進行的成語 (185個)

    121

    勢成騎虎

    成語拼音:
    shì chéng qí hǔ
    成語解釋:
    情勢像騎在老虎背上一樣;很難下來。比喻已在中的事情;迫于情勢;欲罷不能。
    成語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心里其實害怕;無奈勢成騎虎,只得勉強要去廝殺。”
    122

    折沖樽俎

    成語拼音:
    shé chōng zūn zǔ
    成語解釋:
    在杯酒之間取得勝算,現亦指與各國外交談判或以高明的談判手段制勝對方
    成語出處:
    語本《戰國策·齊策五》:“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沖席上者也。”晉·張協《雜詩》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沖樽俎間,制勝在兩楹。”
    123

    食簞漿壺

    成語拼音:
    shí dān jiāng hú
    成語解釋:
    為歡迎所擁護的軍隊,用簞盛飯,用壺盛水,犒勞。語本《孟子 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124

    扇風點火

    成語拼音:
    shàn fēng diǎn huǒ
    成語解釋:
    鼓動或煽動。
    成語出處:
    康濯《東方紅》第13章:“‘不過我覺著你們的積極性還不夠高……氣魄也不夠大!’縣長又半真半假地扇風點火。”
    125

    升高自下

    成語拼音:
    shēng gāo zì xià
    成語解釋:
    升:上升,提高。比喻事情循序由淺入深
    成語出處:
    《尚書·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126

    上樓去梯

    成語拼音:
    shàng lóu qù tī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秘密的謀劃。也比喻誘人上當。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127

    勢力之交

    成語拼音:
    shì lì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勢:權勢;交:交往。為權勢利益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128

    獸窮則嚙

    成語拼音:
    shòu qióng zé niè
    成語解釋:
    謂野獸陷于絕境必然搏噬反撲。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會竭力反擊。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二:“獸窮則嚙,鳥窮則啄,人窮則詐。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129

    天不做美

    成語拼音:
    tiān bù zuò měi
    成語解釋: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
    成語出處: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五回:“誰知天不做美,偏偏到了十月間,變雄為雌,又產下一位公主。”
    130

    天不作美

    成語拼音:
    tiān bù zuò měi
    成語解釋: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23回:“哪知天不作美,到了晚上,彤云密布,降下一天大雪。”
    131

    統籌兼顧

    成語拼音:
    tǒng chóu jiān gù
    成語解釋:
    統籌:通盤籌劃;兼:本義為一手執兩禾,引伸為同時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東西;顧:照顧。統一籌劃,全面照顧。
    成語出處:
    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這樣統籌兼顧,天京一定難保。”
    132

    條分節解

    成語拼音:
    tiáo fēn jié jiě
    成語解釋:
    謂逐條逐節分析。
    成語出處:
    《新唐書·崔義玄傳》:“義玄有章句學,先儒疑繆,或音故不通者,輒采諸家,條分節解,能是正之。”
    133

    天公不做美

    成語拼音:
    tiān gōng bù zuò měi
    成語解釋: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
    成語出處: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13回:“偏偏天公不做美,疾風凄雨,徹夜飄零,把這般普天同慶的大喜事,未免減色三分。”
    134

    討價還價

    成語拼音:
    tǎo jià huán jià
    成語解釋: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三巧問了他討價還價,便道:‘真個虧你些兒。’”
    135

    太上皇

    成語拼音:
    tài shàng huáng
    成語解釋:
    皇帝之父。比喻實際上掌握權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縱別人活動的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突厥傳》:“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
    136

    投石問路

    成語拼音:
    tóu shí wèn lù
    成語解釋: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試探。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137

    鐵腕人物

    成語拼音:
    tiě wàn rén wù
    成語解釋:
    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軍事手段領導或控制的人
    成語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6章:“大都覺得工人們被陸明挑逗起來的不滿情緒隨著鐵腕人物甩出的那個清脆見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煙消云散了。”
    138

    退有后言

    成語拼音:
    tuì yǒu hòu yán
    成語解釋:
    當面順從答應,背后非議。
    成語出處:
    《尚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后言。”
    139

    糖衣炮彈

    成語拼音:
    táng yī pào dàn
    成語解釋:
    用糖衣裹著的炮彈。比喻反動派用腐蝕、拉攏、誘惑等手段向無產階級攻或顛覆活動。
    成語出處: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敵人的糖衣炮彈,被人家拉過去。”
    140

    圍追堵截

    成語拼音:
    wéi zhuī dǔ jié
    成語解釋:
    把軍隊分成幾路同時包圍式的追擊,將敵人堵截成幾塊,加以消滅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
    * 關于進行的成語 形容進行的成語 描述進行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