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門門的成語 (348個)
-
101
分別門戶
- 成語拼音:
- fēn bié mén hù
- 成語解釋:
- 見“分門別戶”。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自序》:“其于古人之詩,多能議論長短,分別門戶。”
-
102
法出多門
- 成語拼音:
- fǎ chū duō mén
- 成語解釋:
- 指各部門都自立禁令,法制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從。
- 成語出處:
-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劉賁傳》:“或正刑于外則破律于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
-
103
法出一門
- 成語拼音:
- fǎ chū yī mén
- 成語解釋:
- 謂法律統一,前后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 成語出處:
- 《藝文類聚》卷五四引晉杜預《奏事》:“法出一門,然后人知恒禁,吏無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
104
分門別戶
- 成語拼音:
- fēn mén bié hù
- 成語解釋:
- 分、別:分辨、區別;門:一般事物的分類;戶:門戶。指在學術上根據各自的格調或見解劃清派別,各立門戶。
- 成語出處:
-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勸世》:“不認忘名默悟,只解分門別戶一朝合眼見前程,悔恨不圓成。”
-
105
各門各戶
- 成語拼音:
- gè mén gè hù
- 成語解釋:
- 各:各自。各自立有自己的門戶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各門各戶的,你有本事排揎你們那邊的人去!”
-
106
高門巨族
- 成語拼音:
- gāo mén jù zú
- 成語解釋:
- 高門:顯貴的家族。高貴的、地位顯要的家庭或有特權的家族
- 成語出處:
- 魯迅《小說二集序》:“所描寫的絕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態的一角,高門巨族的精魂。”
-
107
各門另戶
- 成語拼音:
- gè mén lìng hù
- 成語解釋:
- 各:各自;另:別的,另外。各自立有自己的門戶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各門另戶,誰管誰的事?”
-
108
禍福無門
- 成語拼音:
- huò fú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無門:沒有定數;不是天意。災禍與好運的來臨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們自己招引來的。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三年》:“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
109
豪門貴宅
- 成語拼音:
- háo mén guì zhái
- 成語解釋:
- 豪門:巨富權貴之家。指有權勢的富貴人家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先生揀豪門貴宅之女,別為之求。”
-
110
豪門巨室
- 成語拼音:
- háo mén jù shì
- 成語解釋:
- 豪門:權貴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貴之家。
- 成語出處:
- 《晉書·閻纘傳》:“其侍臣以下文武將吏,且勿復取戚豪門子弟。”《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
-
111
闔門卻掃
- 成語拼音:
- hé mén què sǎo
- 成語解釋:
- 闔:關閉;卻:拒絕,停止;卻掃:謝客。關上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 成語出處:
- 漢·王粲《寡婦賦》:“闔門兮卻掃,幽處兮高堂。”
-
112
剪發杜門
- 成語拼音:
- jiǎn fà dù mén
- 成語解釋:
- 剪發:剪掉頭發,指削發為僧。杜門:閉門。剪發為僧,閉門不出。
- 成語出處:
-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由是以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
113
將門虎子
- 成語拼音:
- jiàng mén hǔ zǐ
- 成語解釋:
-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
- 成語出處:
- 三月夫《吳三貴·異象少年》:“將門虎子!這孩子面相極佳,將來說不定會是國之棟梁啊!”
-
114
假門假氏
- 成語拼音:
- jiǎ mén jiǎ shì
- 成語解釋:
- 見“假門假事”。
- 成語出處:
- 《括蒼山恩仇記》第七回:“林柄下了轎子,假門假氏地要讓老師先走。”
-
115
抉目吳門
- 成語拼音:
- jué mù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讒誅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
-
116
門不夜扃
- 成語拼音:
- mén bù yè jiōng
- 成語解釋:
- 見“門不夜關”。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東夷傳論》:“及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遂乃邑無淫盜,門不夜扃。”
-
117
滅門之禍
- 成語拼音:
- miè mén zhī huò
- 成語解釋:
- 滅:消滅;門:家,家族。滿門老少皆被誅滅的災禍
- 成語出處:
- 《周書·王軌傳》:“皇太子,國之儲副,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
-
118
門無雜客
- 成語拼音:
- mén wú zá kè
- 成語解釋:
- 見“門無雜賓”。
- 成語出處:
- 《宋書·袁粲傳》:“居負南郭,時杖策獨游,素寡往來,門無雜客。”
-
119
弄斧班門
- 成語拼音:
- nòng fǔ bān mén
- 成語解釋:
-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
120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成語解釋: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成語出處:
- 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怎能給恐嚇呢?”
* 關于門門的成語 形容門門的成語 描述門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