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問題的成語 (218個)

    201

    言語道斷

    成語拼音:
    yán yǔ dào duàn
    成語解釋:
    原為佛家語,指意義深奧微妙,無法用言辭表達。后指不能通過交談、談判的方法解決
    成語出處:
    《纓珞經》:“言語道斷,心行所滅。”
    202

    一子失著,滿盤皆輸

    成語拼音: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
    成語解釋:
    著:下棋落子。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關鍵性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成語出處:
    李欣《老生常談·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一子失著,滿盤皆輸,這是有的。”
    203

    正本清源

    成語拼音: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成語解釋:
    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起源上整理。指從根本上整頓清理;徹底解決
    成語出處:
    《晉書 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204

    枝節橫生

    成語拼音:
    zhī jié héng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在處理過程中意外地發生岔子。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債公等案,均有領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從前中國各口之枝節橫生,亦實由于此。”
    205

    癥結所在

    成語拼音:
    zhēng jié suǒ zài
    成語解釋:
    癥結:肚子里結塊的病。比喻事情或的關鍵所在
    成語出處: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閻若璩》:“沈潛二十余年,乃盡得其癥結所在。”
    206

    眾盲摸象

    成語拼音:
    zhòng máng mō xiàng
    成語解釋:
    許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說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說象一堵墻,摸到象尾的說象一條蛇,互相爭論不休。比喻看以偏概全。
    成語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207

    鉆牛角尖

    成語拼音:
    zuān niú jiǎo jiān
    成語解釋:
    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也指思想方法狹窄。
    成語出處:
    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別死鉆牛角尖。”
    208

    鉆牛犄角

    成語拼音:
    zuān niú jī jiǎo
    成語解釋:
    指思想方法狹窄。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有人要是非鉆牛犄角死想不可,他一定是傻蛋。”
    209

    眾人摸象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mō x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看總是以偏概全
    成語出處:
    210

    治絲而棼

    成語拼音:
    zhì sī ér fén
    成語解釋:
    謂理絲不找頭緒,就會越理越亂。比喻解決的方法不正確,使更加復雜。語本《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211

    紙上談兵

    成語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語解釋: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的空談。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書生只喜歡紙上談兵,只說而不去實行。”
    212

    紙上譚兵

    成語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語解釋:
    譚:同“談”。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圣武記》第13卷:“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213

    朝思夕計

    成語拼音:
    zhāo sī xī jì
    成語解釋:
    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
    成語出處:
    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仆七十三歲,朝思夕計,并愿與諸賢為真善知識。”
    214

    治絲益棼

    成語拼音:
    zhì sī yì fén
    成語解釋: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結果越整理越亂。比喻解決的方法不對頭;不但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棼:紛亂。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215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成語拼音:
    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
    成語解釋:
    考慮要變通靈活,行為則須端方不茍;膽量要大,心思要縝密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
    216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成語拼音:
    zhì zhě jiàn zhì,rén zhě jiàn rén
    成語解釋:
    指對待同一,其見解因人而異,各有道理。
    成語出處:
    語出《易 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217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成語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成語解釋:
    智者:聰明人;慮:思考,謀劃;失:差錯。指聰明人對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18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成語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成語解釋:
    指聰明人對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宇文融傳》:“臣聞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愚夫千計,亦有一得。”
    * 關于問題的成語 形容問題的成語 描述問題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