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捶的成語 (7個)
-
1
跌腳捶胸
- 成語拼音:
-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 成語解釋:
-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氣憤、著急、悲痛等感情。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二折:“我這里牽腸割肚把你個孩兒舍,跌腳捶胸,自嘆嗟。”
-
2
頓腳捶胸
- 成語拼音:
- dùn jiǎo chuī xiōng
- 成語解釋:
- 同“頓足搥胸”。
- 成語出處:
- 《中國民間故事選·打碎的碗》:“可是國王頓腳捶胸地罵道:‘沒用的東西們,如果發現碗上有一道裂紋,就反你們每本個中絞死一個!’”
-
3
搗枕捶床
- 成語拼音: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成語解釋:
- 搗:撞擊;捶:拳擊。形容難以入睡,輾轉反側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睡不著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搗枕捶床。”
-
4
倒枕捶床
- 成語拼音: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成語解釋:
- 倒:翻轉;捶:用拳頭敲打。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短嘆常吁,千聲萬聲,倒枕捶床,到三更四更。”
-
5
頓足捶胸
- 成語拼音:
- dùn zú chuí xiōng
- 成語解釋:
- 用腳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極度悲痛或惱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吳元泰《東游記》第七回:“只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
6
泣血捶膺
- 成語拼音:
- qì xuè chuí y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悲痛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太太畢竟是個女人,沒有氣力,拗他不過,索性躺在樓板上,泣血捶膺的,一直哭到半夜。”
-
7
搔耳捶胸
- 成語拼音:
- sāo ěr chuí xiōng
- 成語解釋:
- 搔:抓撓。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煩惱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湖佳話·三生石跡》:“心下十分悲咽,便搔耳捶胸,焦躁起來。”
* 第三個字是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