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動的讀音 按兵不動的意思
【解釋】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出處】《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動。”《呂氏春秋·恃君覽》:“趙簡子按兵而不動。”【示例】又聽得寨前炮響,史文恭~,只要等他入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八回【近義詞】以逸待勞、裹足不前【反義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多指接到任務后不肯做或暫時不做
- 按
- 兵
- 不
- 動
“按兵不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àn bīng bù dòng]
- 漢字注音:
- ㄢˋ ㄅㄧㄥ ㄅㄨˋ ㄉㄨㄥˋ
- 簡繁字形:
- 按兵不動
- 是否常用:
- 否
“按兵不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按兵不動 ànbīng-bùdòng
(1) [not throw the troops into battle;take no action;be kept imobilized;bide one's time]∶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
(2) [bide one's time]∶比喻接受任務后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
辭典解釋
按兵不動 àn bīng bù dòng ㄢˋ ㄅㄧㄥ ㄅㄨˋ ㄉㄨㄥˋ 暫時停住軍事行動,有觀望形勢的意思。今亦指有任務卻不采取行動。《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于是傳檄三寨,且按兵不動,遣人赍書以達曹操。」《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里面子上雖含糊答應,暗地里卻給他個按兵不動。」也作「按兵不舉」、「案兵不動」。
反義詞
揮軍進擊,傾巢出動,聞風而動英語 to hold back one's troops without moving (idiom)?; to bide one's time
法語 retenir les troupes au lieu de les engager dans l'action, rester dans l'expectative
網絡解釋
【解釋】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出處】《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動。”《呂氏春秋·恃君覽》:“趙簡子按兵而不動。”
【示例】又聽得寨前炮響,史文恭~,只要等他入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八回
【近義詞】以逸待勞、裹足不前
【反義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多指接到任務后不肯做或暫時不做
“按兵不動”的單字解釋
【按】:1.用手或手指頭壓:按脈。按圖釘。2.止住;擱下:按兵不動。按下不提。3.抑制:按捺。按不住滿腔悲憤。4.介詞。依照:按勞分配。5.(編者、作者等)加按語:編者按。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動】:同“動”。
“按兵不動”的相關詞語
* 按兵不動的讀音是:àn bīng bù dòng,按兵不動的意思:【解釋】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出處】《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動。”《呂氏春秋·恃君覽》:“趙簡子按兵而不動。”【示例】又聽得寨前炮響,史文恭~,只要等他入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八回【近義詞】以逸待勞、裹足不前【反義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多指接到任務后不肯做或暫時不做
基本解釋
按兵不動 ànbīng-bùdòng
(1) [not throw the troops into battle;take no action;be kept imobilized;bide one's time]∶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
(2) [bide one's time]∶比喻接受任務后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
辭典解釋
按兵不動 àn bīng bù dòng ㄢˋ ㄅㄧㄥ ㄅㄨˋ ㄉㄨㄥˋ暫時停住軍事行動,有觀望形勢的意思。今亦指有任務卻不采取行動。《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于是傳檄三寨,且按兵不動,遣人赍書以達曹操。」《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里面子上雖含糊答應,暗地里卻給他個按兵不動。」也作「按兵不舉」、「案兵不動」。
反義詞
揮軍進擊,傾巢出動,聞風而動英語 to hold back one's troops without moving (idiom)?; to bide one's time
法語 retenir les troupes au lieu de les engager dans l'action, rester dans l'expectative
【解釋】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出處】《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動。”《呂氏春秋·恃君覽》:“趙簡子按兵而不動。”
【示例】又聽得寨前炮響,史文恭~,只要等他入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八回
【近義詞】以逸待勞、裹足不前
【反義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多指接到任務后不肯做或暫時不做
【按】:1.用手或手指頭壓:按脈。按圖釘。2.止住;擱下:按兵不動。按下不提。3.抑制:按捺。按不住滿腔悲憤。4.介詞。依照:按勞分配。5.(編者、作者等)加按語:編者按。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動】: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