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碧雞漫志》:“《甘州》,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有慢,有令。”按此調前后段八韻,故名“八聲”,乃慢詞也,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樂章集》亦注“仙呂調”。周密詞名《甘州》。張炎詞因柳詞有“對蕭蕭暮雨灑江天”句,更名《蕭蕭雨》。白樸詞名《宴瑤池》。
簡稱《甘州》。唐邊塞曲。據王灼《碧雞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見,今‘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慢,有令,而‘中呂調’有《象八聲甘州》,他宮調不見也。凡大曲就本宮調制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態。若《象八聲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呂調’。”今所傳《八聲甘州》,《樂章集》入“仙呂調”。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首句增一韻者。
簡稱《甘州》。唐邊塞曲。據王灼《碧雞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見,今‘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慢,有令,而‘中呂調’有《象八聲甘州》,他宮調不見也。凡大曲就本宮調制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態。若《象八聲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呂調’。”今所傳《八聲甘州》,《樂章集》入“仙呂調”。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首句增一韻者。
八聲甘州詞牌名古詩詞(157首)
32
《八聲甘州(中秋前數夕,久雨方晴)》 宋·向子諲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追賞且探先,縱玉鉤初上,冰輪未正,無奈嬋娟。
飲客不來自酌,對影亦清妍。
任笑薌林老,雪鬢霜髯。
好在章江西畔,有凌云玉笥,空翠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