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元高拭詞注“商調”。按此詞昉自李白,自唐迄元,體各不一。要其源皆從李詞出也。因詞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更名《秦樓月》。蘇軾詞有“清光偏照雙荷葉”句,名《雙荷葉》。無名氏詞有“水天搖蕩蓬萊閣”句,名《蓬萊閣》。至賀鑄始易仄韻為平韻。張輯詞有“碧云暮合”句,名《碧云深》。宋媛孫道絢詞有“花深深”句,名《花深深》。
又名《秦樓月》。始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題李白作。四十六字,前后片各三仄韻,一疊韻,亦以入聲部為宜。又有改用平韻者,附見于后。
憶秦娥詞牌名古詩詞(147首)
121
《憶秦娥·暮云碧》 宋·無名氏
暮云碧。
佳人不見愁如織。
愁如織。
兩行征雁,數聲羌笛。
錦書難寄西飛翼。
無言只是空相憶。
空相憶。
紗窗人夢,夢雙人只。
122
《憶秦娥·煙漠漠》 宋·無名氏
煙漠漠。
水天搖蕩蓬萊閣。
蓬萊閣,朱甍碧瓦,半浸寥廓。
三山謾有長生藥。
茫茫云海風濤惡。
風濤惡。
仙槎不見,暮沙潮落。
123
《憶秦娥·香馥馥》 宋·無名氏
香馥馥。
樽前有個人如玉。
人如玉。
翠翹金鳳,內家妝束。
嬌羞愛把眉兒蹙。
逢人只唱相思曲。
相思曲。
一聲聲是,怨紅愁綠。
124
《憶秦娥·嬌滴滴》 宋·無名氏
嬌滴滴。
雙眉斂破春山色。
春山色。
為君含笑,為君愁蹙。
多情別後無消息。
此時更有誰知得。
誰知得。
夜深無寐,度江橫笛。
125
《憶秦娥·秋寂寂》 宋·無名氏
秋寂寂。
碧紗窗外人橫笛。
人橫笛。
天津橋上,舊曾聽得。
宮妝玉指無人識。
龍吟水底聲初息。
聲初息。
月明江上,數峰凝碧。
126
《憶秦娥·花蹊側》 宋·無名氏
花蹊側。
秦樓夜訪金釵客。
金釵客。
江梅風韻,野棠顏色。
尊前醉倒君休惜。
不成去後空相憶。
空相憶。
山長水遠,幾時來得。
127
《秦樓月/憶秦娥》 宋·無名氏
□□□。
□□□□□□□。
□□□。
□□□□,□□□□。
白鷗飛下屏山曲。
行人點破秋郊綠。
秋郊綠。
細看重詠,怎生得足。
128
《秦樓月/憶秦娥》 宋·無名氏
秋漠漠。
登臨常羨東飛鶴。
東飛鶴。
一襟鄉淚,為君雙落。
明年不負黃花約。
故人須我歸舟泊。
歸舟泊。
荊溪亭下,晚秋寒薄。
129
《秦樓月/憶秦娥》 宋·無名氏
風淅淅。
天容暗淡梅花白。
梅花白。
點酥凝粉,比君不得。
清歌飛下龍沙雪。
綺疏休印蟾宮月。
蟾宮月。
嬋娟雖好,有時圓缺。
134
《憶秦娥·歌鍾列》 宋·朱敦儒
歌鍾列。
公堂盛會酬佳節。
酬佳節。
皇恩宣布,早梅爭發。
舞場椎鼓催回雪。
金壺鏇酒瓊酥熱。
瓊酥熱。
今朝不飲,幾時歡悅。
135
《憶秦娥·燒燈節》 宋·劉辰翁
燒燈節。
朝京道上風和雪。
風和雪。
江山如舊,朝京人絕。
百年短短興亡別。
與君猶對當時月。
當時月。
照人燭淚,照人梅發。
136
《憶秦娥·收燈節》 宋·劉辰翁
收燈節。
霖鈴又似龜山雪。
龜山雪。
今宵清絕,今宵愁絕。
老人似少終然別。
癡癡更望春三月。
春三月。
花如人面,自羞余發。
137
《憶秦娥·山瓢飲》 元·許有壬
山瓢飲。
太空為幕云為枕。
云為枕。
松聲萬壑,月明風冷。
人生未老宜先省。
塵寰盡有清閑境。
清閑境。
孤云野鶴,杳無蹤影。
138
《憶秦娥·山花舞》 元·許有壬
山花舞。
巖姿能笑禽能語。
禽能語。
百年心事,一犁春雨。
神仙護短多官府。
老夫只解為農圃。
為農圃。
乾坤休問,幾番今古。
139
《憶秦娥·山雞唱》 元·許有壬
山雞唱。
少年中夜心悲壯。
心悲壯。
世間何事,不來眉上。
迷途未遠奚惆悵。
五湖煙水春搖蕩。
春搖蕩。
誰知平地,拍天風浪。
140
《憶秦娥·長安陌》 元·許有壬
長安陌。
東風楊柳花如雪。
花如雪。
青條無數,為君攀折。
少年剛道輕離別。
臨歧未信心如鐵。
心如鐵。
舊懷新恨,滿梁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