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宋史·樂志》:“屬大石調”。《樂章集》注“越調”。《碧雞漫志》云:“歐陽炯稱李白有應制《清平樂》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調,又有黃鐘宮、黃鐘商兩音。”《花庵詞選》名《清平樂令》。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名《憶蘿月》。張翥詞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名《醉東風》。
又名《憶蘿月》、《醉東風》。《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并入“越調”。《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恐不可信。茲以李煜詞為準。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三平韻。
清平樂詞牌名古詩詞(565首)
181
《清平樂》 宋·王安中
花枝欹晚。
過雨紅珠轉。
欲共東君論繾綣。
繁艷休將風卷。
歸來凝思閑窗。
寒花莫□微觴。
解慢不成幽夢,燕泥驚落雕梁。
183
《清平樂》 宋·葉夢得
水空相映。
淡碧涵千頃。
素練不收寒玉鏡。
□落階無影。
纖纖與捧金杯。
暗香逐舞徘徊。
雪盡玉容開遍,東風不管寒梅。
185
《清平樂(懷人)》 宋·陳克
枕邊清血。
夢好離腸切。
笑倚柳條同挽結。
滿眼河橋煙月。
鶯啼新曉璁瓏。
羅窗寂寞春空。
只許夢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186
《清平樂》 宋·朱敦儒
亂紅深翠。
樓閣春風外。
胡蝶成團飛照水。
睡鴨無人驚起。
身閑更覺身輕。
酒壺歌扇隨行。
芳草綠楊堤畔,一聲初聽啼鶯。
187
《清平樂》 宋·朱敦儒
多寒易雨。
春事都相誤。
愁過黃昏無著處。
寶篆燒殘香縷。
低鬟暗摘明珰。
羅巾挹損殘妝。
檐外幾聲風玉,丁東敲斷人腸。
188
《清平樂》 宋·朱敦儒
春寒雨妥。
花萼紅難破。
繡線金針慵不作。
要見秋千無那。
西鄰姊妹丁寧。
尋芳更約清明。
畫個丙丁帖子,前階后院求晴。
190
《清平樂》 宋·周紫芝
煙鬟斂翠。
柳下門初閉。
門外一川風細細。
沙上暝禽飛起。
今宵水畔樓邊。
風光宛似當年。
月到舊時明處,共誰同倚闌干。
191
《清平樂》 宋·周紫芝
青春欲暮。
柳下將飛絮。
月到階前梅子樹。
啼得杜鵑飛去。
人歸不掩朱門。
一成過了黃昏。
只有瑣窗紅蠟,照人猶自銷魂。
192
《清平樂》 宋·周紫芝
團欒小樹。
天與香無數。
薄艷不禁風日苦。
剩著紅油遮護。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觀先參。
勾引老情偏醉,錦薰籠暖春酣。
193
《清平樂》 宋·周紫芝
淺妝勻靚。
一點閑心性。
臉上羞紅凝不定。
惱亂酒愁花病。
晚來淚揾殘霞。
墜鬟小玉釵斜。
細雨一簾春恨,東風滿地桃花。
194
《清平樂》 宋·周紫芝
東風庭戶。
紅滿桃花樹。
準擬踏青南陌路。
雙鳳繡鞋新做。
秋千月掛黃昏。
畫堂深掩朱門。
立盡花陰歸去,此時別是銷魂。
195
《清平樂(上元)》 宋·張綱
紅蓮照晚。
花底明人眼。
無限游人誰惜倦。
只有衰翁心懶。
笙歌緩引更籌。
更闌客散添愁。
香霧半窗幽夢,煙波千里歸舟。
196
《清平樂》 宋·呂本中
故人何處。
同在江南路。
百種舊愁分不去。
枉被落花留住。
舊愁百種誰知。
除非是見伊時。
最是一春多病,等閑過了酴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