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宋史·樂志》:“屬大石調”。《樂章集》注“越調”。《碧雞漫志》云:“歐陽炯稱李白有應制《清平樂》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調,又有黃鐘宮、黃鐘商兩音。”《花庵詞選》名《清平樂令》。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名《憶蘿月》。張翥詞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名《醉東風》。
又名《憶蘿月》、《醉東風》。《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并入“越調”。《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恐不可信。茲以李煜詞為準。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三平韻。
清平樂詞牌名古詩詞(565首)
61
《清平樂》 宋·歐陽修
小庭春老。
碧砌紅萱草。
長憶小闌閑共繞。
攜手綠叢含笑。
別來音信全乖。
舊期前事堪猜。
門掩日斜人靜,落花愁點青苔。
62
《清平樂》 宋·晁端禮
清樽泛菊。
共剪西窗燭。
一抹朱弦新按曲。
更遣歌喉細逐。
明朝匹馬西風。
黃云衰草重重。
試問劍歌悲壯,何如玉指輕攏。
63
《清平樂》 宋·陳師道
為改之曰官樣黃,作清平樂詞,且令方內知有此名也。
重重疊疊。
娜裊裙千襵。
時樣官黃香百葉。
64
《清平樂》 宋·謝逸
花邊柳際,已漸知春意。
歸信不知何日是。
舊恨欲拚無計。
故人零落西東,題詩待倩歸鴻。
惟有多情芳草,年年處處相逢。
65
《清平樂》 宋·朱敦儒
當初相見。
君恨相逢晚。
一曲秦箏彈未遍。
無奈昭陽人怨。
便教恩淺情疏。
隔花空望金輿。
春晚不拈紅粉,碧窗自錄仙書。
70
《清平樂》 宋·趙汝茪
錦屏香褪。
寒隱輕衫嫩。
燕子護泥飛不穩。
庭掩百花難認。
雙雙繡帶微風。
海棠此夜簾櫳。
愁損一番寒食,小窗淡月殘紅。
71
《清平樂》 唐·孫光憲
愁腸欲斷,正是青春半。
連理分枝鸞失伴,又是一場離散¤
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
憑仗東風吹夢,
72
《清平樂(越調)》 宋·柳永
繁花錦爛。
已恨歸期晚。
翠減紅稀鶯似懶。
特地柔腸欲斷。
調不堪尊酒頻傾。
惱人轉轉愁生。
□□□□□□,多情爭似無情。
73
《清平樂》 宋·晏幾道
幺弦寫意。
意密弦聲碎。
書得鳳箋無限事。
猶恨春心難寄。
臥聽疏雨梧桐。
雨余淡月朦朧。
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
74
《清平樂》 宋·晏幾道
沈思暗記。
幾許無憑事。
菊靨開殘秋少味。
閑卻畫闌風意。
夢云歸處難尋。
微涼暗入香襟。
猶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淺燈深。
75
《清平樂》 宋·晏幾道
心期休問。
只有尊前分。
勾引行人添別恨。
因是語低香近。
勸人滿酌金鐘。
清歌唱徹還重。
莫道后期無定,夢魂猶有相逢。
76
《清平樂》 宋·晁端禮
嬌羞未慣。
長是低花面。
笑里愛將紅袖掩。
遮卻雙雙笑靨。
早來簾下逢伊。
怪生頻整衫兒。
元是那回歡會,齒痕猶在凝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