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唐教坊曲名。《宋史·樂志》:女弟子舞隊名。《尊前集》注“中呂宮”。《宋史·樂志》亦“中呂宮”。《正音譜》注“正宮”。唐蘇鄂《杜陽雜編》云:“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孫光憲《北夢瑣言》云:“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绹命溫庭筠新撰進之。”《碧雞漫志》云:“今《花間集》溫詞十四首是也。”
按溫詞有“小山重疊金明滅”句,名《重疊金》。南唐李煜詞名《子夜歌》,一名《菩薩鬘》。韓淲詞有“新聲休寫花間意”句,名《花間意》。又有“風前覓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斷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并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唐蘇鶚《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見《詞譜》卷五引)據此,知其調原出外來舞曲,輸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開元時人崔令欽所著《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可能這種舞隊前后不止一次輸入中國。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情調由緊促轉低沉,歷來名作最多。
菩薩蠻詞牌名古詩詞(837首)
221
《菩薩蠻》 宋·晏殊
芳蓮九蕊開新艷。
輕紅淡白勻雙臉。
一朵近華堂。
學人宮樣妝。
看時斟美酒。
共祝千年壽。
銷得曲中夸。
世間無此花。
222
《菩薩蠻》 宋·晏殊
秋花最是黃葵好。
天然嫩態迎秋早。
染得道家衣。
淡妝梳洗時。
曉來清露滴。
一一金杯側。
插向綠云鬢。
便隨王母仙。
223
《菩薩蠻》 宋·杜安世
游絲欲墜還重上。
春殘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爭飛。
青梅細雨枝。
離愁終未解。
忘了依前在。
擬待不尋思。
剛眠夢見伊。
224
《菩薩蠻》 宋·杜安世
錦機織了相思字。
天涯路遠無由寄。
寒雁只銜蘆。
何曾解寄書。
緘封和血淚。
目斷西江水。
擬欲托雙魚。
問君情有無。
226
《菩薩蠻》 宋·晏幾道
來時楊柳東橋路。
曲中暗有相期處。
明月好因緣。
欲圓還未圓。
卻尋芳草去。
畫扇遮微雨。
飛絮莫無情。
閑花應笑人。
227
《菩薩蠻》 宋·晏幾道
個人輕似低飛燕。
春來綺陌時相見。
堪恨兩橫波。
惱人情緒多。
長留青鬢住。
莫放紅顏去。
占取艷陽天。
且教伊少年。
228
《菩薩蠻》 宋·晏幾道
鸞啼似作留春語。
花飛斗學回風舞。
紅日又平西。
畫簾遮燕泥。
煙光還自老。
綠鏡人空好。
香在去年衣。
魚箋音信稀。
229
《菩薩蠻》 宋·晏幾道
春風未放花心吐。
尊前不擬分明語。
酒色上來遲。
綠須紅杏枝。
今朝眉黛淺。
暗恨歸時遠。
前夜月當樓。
相逢南陌頭。
230
《菩薩蠻》 宋·晏幾道
香蓮燭下勻丹雪。
妝成笑弄金階月。
嬌面勝芙蓉。
臉邊天與紅。
玳筵雙揭鼓。
喚上花茵舞。
春淺未禁寒。
暗嫌羅袖寬。
231
《菩薩蠻》 宋·晏幾道
江南未雪梅花白。
憶梅人是江南客。
猶記舊相逢。
淡煙微月中。
玉容長有信。
一笑歸來近。
憶遠上樓時。
晚云和雁低。
232
《菩薩蠻》 宋·蘇軾
天憐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滿。
清景為淹留。
從君都占秋。
身閑惟有酒。
試問清游首。
帝夢已遙思。
匆匆歸去時。
234
《菩薩蠻(有寄)》 宋·蘇軾
城隅靜女何人見。
先生日夜歌彤管。
誰識蔡姬賢。
江南顧彥先。
先生那久困。
湯沐須名郡。
惟有謝夫人。
從來見擬倫。
237
《菩薩蠻(四首)》 宋·蘇軾
娟娟侵鬢妝痕淺。
雙顰相媚彎如翦。
一瞬百般宜。
無論笑與啼。
酒闌思翠被。
特故騰騰地。
生怕促歸輪。
微波先注人。
238
《菩薩蠻(詠足)》 宋·蘇軾
涂香莫惜蓮承步。
長愁羅襪凌波去。
只見舞回風。
都無行處蹤。
偷穿宮樣穩。
并立雙趺困。
纖妙說應難。
須從掌上看。
240
《菩薩蠻》 宋·
舒亶
三年江上風吹淚。
夭桃艷杏無春意。
今日欲開眉。
那堪更別離。
莫折長亭柳。
折盡愁依舊。
只有醉如狂。
人生空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