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云:“《虞美人》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詞有“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張炎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王行詞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唐教坊曲。《碧雞漫志》卷四:“《脞說》稱起于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當時,非也。”又稱:“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虞美人詞牌名古詩詞(426首)
101
《虞美人(借韻)》 宋·張榘
龍香淺漬羅屏褶。
睡思低眉月。
閑愁閑悶不關心。
心似窗前梅影、一般清。
繡幃交掩流蘇動。
一覺華胥夢。
枕山輕戛寶釵聲。
粉裉香腮零亂、鬢鴉青。
104
《虞美人》 宋·陳允平
夕陽樓上都憑遍。
柳下風吹面。
強搴羅袖倚重門。
懶傍玉臺鸞鏡、暗塵昏。
離情脈脈如飛絮。
此恨憑誰語。
一天明月一并云。
云外月明應照、鳳樓人。
105
《虞美人》 宋·劉辰翁
花心定有何人捻。
暈暈如嬌靨。
一痕明月老春宵。
正似酥胸潮臉、不曾銷。
當年掌上開元寶。
半是楊妃爪。
若教此掏到癡人。
任是高墻無路、蝶翻身。
(一捻紅)
106
《虞美人(大紅桃花)》 宋·劉辰翁
鞓紅干色無光霽。
須是鮮鮮翠。
翛然一點系裙腰。
不著人間金屋、恐難銷。
英英肯似焉支貴。
漫脫紅霞帔。
落時且勿涴塵泥。
留向天臺洞口、泛吾詩。
109
《虞美人(寄情)》 宋·王齊愈
黃金柳嫩搖絲軟。
永日堂堂掩。
卷簾飛燕未歸來。
客去醉眠欹枕、殢殘杯。
眉山淺拂青螺黛。
整整垂雙帶。
水沈香熨窄衫輕。
瑩玉碧溪春溜、眼波橫。
110
《虞美人》 宋·張景修
春風曾見桃花面。
重見勝初見。
兩枝獨占小春開。
應怪劉郎迷路、又重來。
旁人應笑髯公老。
獨愛花枝好。
世間好景不長圓。
莫放笙歌歸院、且尊前。
111
《虞美人》 宋·鄭元秀
蓂飛八葉書云后。
此日孫枝秀。
愛他風味似吾人。
都是筆頭能篆、又能文。
青青兩鬢年方壯。
兒女俱成長。
要添福壽與榮華。
教取一庭蘭玉、共成家。
112
《虞美人(凈慈尼)》 宋·羅志仁
君王曾惜如花面。
往事多恩怨。
霓裳和淚換袈裟。
又送鸞輿北去、聽琵琶。
當年未削青螺髻。
知是歸期未。
天花丈室萬緣空。
結綺臨春何處、淚痕中。
113
《虞美人》 宋·李太古
西風海色秋無際。
雙淚如鉛水。
白羊成隊夢初平。
掛杖敲云、云處曉鴻驚。
小瓊閑抱銀箏笑。
問有芳卿否。
玉書分付莫開封。
明日人間臨水、拾流紅。
115
《虞美人》 唐·毛文錫
鴛鴦對浴銀塘暖,水面蒲梢短。
垂楊低拂麴塵波,蛛絲結網露珠多,滴圓荷¤
遙思桃葉吳江碧,便是天河隔。
116
《虞美人》 唐·鹿虔扆
卷荷香澹浮煙渚,綠嫩擎新雨。
瑣窗疏透曉風清,象床珍簟冷光輕,水文平¤
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斂。
不堪相望病將成,鈿昏檀粉淚縱橫,不勝情。
117
《虞美人》 唐·李珣
金籠鶯報天將曙,驚起分飛處。
夜來潛與玉郎期,多情不覺酒醒遲,失歸期¤
映花避月遙相送,膩髻偏垂鳳。
卻回嬌步入香閨,倚屏無語撚云篦,翠眉低。
118
《虞美人》 唐·馮延巳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
云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鶯舞。
119
《虞美人》 唐·無名氏
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
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
撫騅欲下重相顧,艷態花無主。
手中蓮鍔凜秋霜,九泉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120
《虞美人(中呂調)》 宋·張先
苕花飛盡汀風定。
苕水天搖影。
畫船羅綺滿溪春。
一曲石城清響、入高云。
壺觴昔歲同歌舞。
今日無歡侶。
南園花少故人稀。
月照玉樓依舊、似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