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為調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青玉案詞牌名古詩詞(188首)
東門楊柳空盈路。
繁得征鞍能駐不。
暗綠枝頭新過雨。
柔絲千尺,乳鶯百囀,似怨行人去。
行人去后知何處。
去向天邊_鹓鷺。
瑤管瓊臺多雅趣。
花磚穩上,玉階闊步,肯念人塵土。
家山此去無多路。
久沒個、音書去。
一別而今佳節度。
黃花開未,白衣到否,籬落荒涼處。
崢嶸歲月還秋暮。
空腹便便無好句。
菊意愆期渾未許。
那堪惹恨,年來此日,長是瀟瀟雨。
寶林巖畔凌云路。
記藉草、尋梅去。
詠綠書紅知幾度。
行云歸后,碧云遮斷,寂寞人何處。
一聲長笛江天暮。
別后誰吟倚樓句。
勻面照溪心已許。
欲憑錦字,寫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蘇公堤上西湖路。
柳外躍、青驄去。
多少韶華驚暗度。
南山游遍,北山歸后,總是題詩處。
如今老矣傷春暮。
澤畔行吟漫尋句。
落拓情懷空自許。
小園芳草,短籬修竹,點點飛花雨。
中年怕踏長亭路。
便自有、離愁苦。
一自送君趨幕府。
惺忪鶯舌,呢喃燕觜,那解春無語。
三年山月移朝暮。
獨倚松風等閑度。
到得除書縈絆住。
卻愁不似,當時皓月,長伴君來去。
中年怕踏長亭路。
便自有、離愁苦。
一自送君趨幕府。
惺忪鶯舌,呢喃燕觜,那解春無語。
三年山月移朝暮。
獨倚松風等閑度。
到得除書縈絆住。
卻愁不似,當時皓月,長伴君來去。
杏花時候匆匆別。
又欲迫、黃花節。
過了三年經八月。
驪駒聲里,青鴻頭畔,幾見刀頭折。
諸生立盡門前雪。
半偈重翻為渠說。
且莫從頭烹瓠葉。
已呼童稚,多藏酒秫,共醉陶彭澤。
玉驄已向關頭路。
待攜取、功名去。
慷慨不歌桃葉渡。
囊書猶在,劍花未落,富有經綸處。
從軍緬想當年賦。
縱局局翻新只如許。
但恐歸來秋色暮。
薰爐茗碗,葵根瓠葉,落莫燈前雨。
水亭橫枕荷花浦。
覺水面、香來去。
亭上佳人云態度。
天然嬌韻,十分撋就,唱盡黃金縷。
耳邊低道清無暑。
我欲卿卿卿且住。
自笑風情衰幾許。
一床明月,五更殘夢,不到陽臺路。
嚴城寂寞山繚繞。
覺寒透、貂裘峭。
云壓江天風破曉。
飛瓊萬頃,看來渾似,澤國蘆花老。
玉山不怕頻頻倒。
要筆陣、縱橫快揮掃。
見說今年梅較早。
笑將名勝,千鐘萬字,誰似邦侯好。
流芳只怕春無幾。
拚夜飲、更才二。
不用追他歡樂事。
綺窗朱戶,燕懼鶯館,多少人憔悴。
踏歌夢想江南市。
管春盡、扁舟放行李。
寒食休傾游子淚。
歸去來兮,不如歸去,鐵定知今是。
去年曾借梅為壽。
轉眼垂孤小春又。
一笑巡檐清影瘦。
雪邊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
新來東閣高吟就。
金鼎家聲自依舊。
喚取玉妃重舉酒。
百花頭上,一枝芳信,終屬東君手。
東風客雁溪邊道。
帶春去、隨春到。
認得踏青香徑小。
傷高懷遠,亂云深處,目斷湖山杳。
梅花似惜行人老。
不忍輕飛送殘照。
一曲秦娥春態少。
幽香誰采,舊寒猶在,歸夢啼鶯曉。
吟情老盡江南句。
幾千萬、垂絲縷。
花冷絮飛寒食路。
漁煙鷗雨,燕昏鶯曉,總入昭華譜。
紅衣妝靚涼生渚。
環碧斜陽舊時樹。
拈葉分題觴詠處。
荀香猶在,庾愁何許,云冷西湖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