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什么不什么的詞語
寸什么不什么的詞語,常見的有:寸草不生、寸步不離、寸步不讓、寸草不留、寸心不昧、寸絲不掛、寸土不讓、寸甲不留。
寸什么不什么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寸草不生 | 寸草不生【解釋】寸草:一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那山陽縣有用毒藥謀死公公犯婦竇娥,他問斬之時,曾發愿道:‘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近義詞】荒無人煙、不毛之地【反義詞】肥田沃土、郁郁蔥蔥【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形容災情慘重 |
寸步不離 | 寸步不離【解釋】寸步:形容距離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離開。現在泛指兩人感情好,總在一起。【出處】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吳黃龍中,吳郡海鹽有陸東,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離,時人號為比肩人。”【示例】他家女孩兒韓愛姐,逐日上去答應老太太,~,要一奉十,揀口兒吃用,換套穿衣。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一回【近義詞】形影不離、依依不舍、如影相隨【反義詞】若即若離、不即不離【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緊密相連 |
寸步不讓 | 寸步不讓【解釋】連寸步也不讓給別人。形容絲毫不肯讓步、妥協。【出處】清·梁啟超《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蓋西國政治之基礎,在于民權,而民權之鞏固由于國民競爭權利寸步不肯稍讓,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
寸草不留 | 寸草不留【解釋】連小草也不留下。比喻搞得精光,一無所剩。【出處】宋·樓鑰《攻媿集·八十一·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示例】若是惱了我,連你西歧~。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九回【近義詞】片甲不留、斬盡殺絕、雞犬不留【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補語;形容斬盡殺絕 |
寸心不昧 | 寸心:區區之心;昧:隱藏。指不昧良心 |
寸絲不掛 | 寸絲不掛【解釋】原為佛家語,比喻心中無所牽掛。后多指赤身裸體。【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八:“師便問:‘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云:‘寸絲不掛。’”【示例】熱甚,~,故不敢出門。 ◎明李贄《焚書·答陸思山》【近義詞】一絲不掛、赤身裸體【反義詞】衣冠楚楚【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赤身裸體 |
寸土不讓 | 寸土不讓【解釋】一寸土地也不讓人。【出處】張震《英明的預見,正確的戰役方針——回憶淮海戰役》:“寸土必守,寸土不讓,堅決守住陣地。” |
寸甲不留 | 辭典解釋寸甲不留 cùn jiǎ bù liú 不留下一兵一卒。 《薛仁貴征遼事略》:「臣當寫其計,要退唐兵,寸甲不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