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什么月什么的詞語
花什么月什么的詞語,常見的有:花前月下、花容月貌、花好月圓、花朝月夕、花閉月羞、花晨月夕、花朝月夜、花辰月夕、花殘月缺、花顏月貌。
花什么月什么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花前月下 | 花前月下【解釋】本指游樂休息的環境。后多指談情說愛的處所。【出處】唐·白居易《老病》詩:“盡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示例】~,幾度銷魂,未識多情面,空遺淚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紅葉記·紅葉重逢》【近義詞】耳鬢廝磨【反義詞】行同陌路【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指談情說愛的處所 |
花容月貌 | 花容月貌【解釋】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示例】那娟娟小姐,~,自不必說;刺繡描花,也是等閑之事。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五【近義詞】國色天香、羞花閉月、傾城傾國【反義詞】面目可憎、其貌不揚【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形容女子貌美 |
花好月圓 | 花好月圓【解釋】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出處】宋·張先《木蘭花》詞:“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云空,往事過如幽夢斷。”【近義詞】鵲笑鳩舞【反義詞】花殘月缺【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美好生活 |
花朝月夕 | 花朝月夕【解釋】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出處】《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示例】到了~,依舊相約玩耍。(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近義詞】良辰美景、花朝月夜、花晨月夕【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
花閉月羞 | 閉:躲避;羞:害臊。閉月形容貂禪,羞花形容楊玉環。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
花晨月夕 | 花晨月夕【解釋】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出處】清·汪汝謙《畫舫約》:“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
花朝月夜 | 花朝月夜【解釋】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出處】南朝·梁元帝《春別應令詩》:“動春心花朝月夜,誰忍相思今不見。”【示例】~,置酒題篇。 ◎唐·陳子良《隋新城郡東曹掾蕭平仲誄》 |
花辰月夕 | 花辰月夕【解釋】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出處】清·王韜《淞濱瑣話·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 |
花殘月缺 | 花殘月缺【解釋】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出處】唐·溫庭筠《和王秀才傷歌妓》詩:“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須圓。”【示例】咱兩個恩斷義絕,~,再誰戀錦帳羅幃。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反義詞】花好月圓【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補語;比喻夫妻感情破裂 |
花顏月貌 | 花顏月貌【解釋】形容女子的美麗。【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示例】劉姥姥見平兒遍身凌羅,插金戴銀,~,便當是鳳姐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近義詞】花容月貌【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補語;形容女子的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