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動作的詞語
形容動作的詞語:1. 跑;2. 跳;3. 拍打;4. 揮舞;5. 搖晃;6. 掙扎;7. 摔倒;8. 爬行;9. 扭曲;10. 轉動;11. 擺動;12. 翻滾;13. 拉伸;14. 拉扯;15. 站立;16. 蹦跳;17. 滑行;18. 滑動;19. 走路;20. 跳躍
形容動作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動作 | 動作 (詞語解釋)具有一定動機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客體的運動系統。簡單的解釋是:動作是角色五官位置的變化(即表情變化)、角色肢體位置的變化(即動作變化)和角色與所處環境相對位置的變化(即運動距離的變化)的過程。人的動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包括在人的整體活動之中。是活動的組成部分,它是以自覺的目的為特征,并且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因而具有社會的性質。 |
小動作 | 小動作 小動作:詞語 小動作:李鑫玲演唱歌曲 小動作 (詞語)小動作,拼音是xiǎo dòng zuò,解釋為暗地里做的干擾集體的動作;也指某些不正當的活動,如弄虛作假,行賄等。 |
慢動作 | 慢動作 慢動作:表演學術語 慢動作:鐘潔演唱歌曲 慢動作:潘瑋柏、關曉彤演唱歌曲 |
大動作 | 大動作 大動作:中文詞語 大動作:丁當演唱歌曲 大動作 (中文詞語)大動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à dònɡ zuò,比喻重大措施。 |
示范動作 | 示范動作 可供學習人員仿效的的動作 shìfàn dòngzuò [demonstration] 可供學習人員仿效的熟練而又合乎要領的動作 我看通訊員站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好像在看連長做示范動作似的。――《百合花》 |
做小動作 | 做小動作 一般指在集體性強的活動中偷偷地做出不協調的動作。引申指為了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在背地里搞不正當活動,如播弄是非﹑弄虛作假等。 |
程式動作 | 程式動作 程式動作是戲劇術語。指經過藝術夸張、提煉加工而定型的規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動作。如中國傳統戲曲中人物出場時整冠理髯,哀痛時揚袖,以及大將出征前“起霸”,策馬奔馳時“趟馬”等。 |
程序動作 | 程序動作【解釋】戲劇術語。指經過藝術夸張、提煉加工而定型的規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動作。如 中國 傳統戲曲中人物出場時整冠理髯,哀痛時揚袖,以及大將出征前“起霸”,策馬奔馳時“趟馬”等。《人民日報》1981.4.25:“優秀的演員……用特有的程式動作來表現人物復雜的思想感情。” |
高難動作 | 高難動作 高難動作是一個漢語詞匯,gāo nán dòng zuò,出自于《北京日報》。 |
動詞 | 動詞 動詞(Verb)一般就是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態的詞匯。在英語中,動詞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謂語動詞,另一類是非謂語動詞。 <比如> 突躍,突擊,突襲等描述動作過程均屬動詞。 中文語法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或一種動態變化。一般出現在名詞主語或主句后面。 |
跳水 | 跳水 (水上運動)跳水(Diving)是一項優美的水上運動,它是從高處用各種姿勢躍入水中或是從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動作姿勢,并以特定動作入水的運動。 跳水運動包括實用跳水、表演跳水和競技跳水。跳水運動在跳水池中進行。跳水運動員從1米跳板,3米跳板,或從3米,5米,7.5米和10米跳臺跳水。跳水運動要求擁有空中的感覺,協調,柔韌性,優美,平衡感和時間感等素質。 競技跳水是一項由個人參加的競賽項目。跳水運動員本人由跳臺或跳板騰空,運動員可以直接入水或在空中做各種難度的體操花樣動作,以干凈利索而優美的姿勢入水。我國出色的跳水運動員有田亮,郭晶晶,吳敏霞等。 跳水是指運動者在一定高度的器械上起跳,完成空中動作后,以入水為結束的一項水上技巧運動。跳水運動一般可分為競賽性跳水和非競賽性跳水兩大類。 |
及物動詞 | 及物動詞 在英語中按動詞后可否直接跟賓語,可以把動詞分成兩種: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字典里詞后標有vt. 的就是及物動詞,字典里詞后標有vi. 的就是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可直接跟賓語。不及物動詞后不能直接跟有動作的對象(即賓語),若要跟賓語,必須先在其后添加上某個介詞,如to,of ,at,如此方可跟上賓語。 所謂“及物”,“及”有“從后頭跟上、達到、關聯”等意,“及物”說明需要帶“物”來完成一個動作,這個動作是有對象的,這個對象就是它后面要加的賓語。一般后面可直接加賓語的及物動詞,有被動形式;而不及物動詞不可直接加賓語,是沒有被動式的,它的動作沒有對象,只是表示某種狀態。實際上很多動詞既是及物動詞,又是不及物動詞。 及物動詞可以接名詞、代詞、動名詞做動詞的賓語。 |
及物動詞 | 及物動詞 在英語中按動詞后可否直接跟賓語,可以把動詞分成兩種: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字典里詞后標有vt. 的就是及物動詞,字典里詞后標有vi. 的就是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可直接跟賓語。不及物動詞后不能直接跟有動作的對象(即賓語),若要跟賓語,必須先在其后添加上某個介詞,如to,of ,at,如此方可跟上賓語。 所謂“及物”,“及”有“從后頭跟上、達到、關聯”等意,“及物”說明需要帶“物”來完成一個動作,這個動作是有對象的,這個對象就是它后面要加的賓語。一般后面可直接加賓語的及物動詞,有被動形式;而不及物動詞不可直接加賓語,是沒有被動式的,它的動作沒有對象,只是表示某種狀態。實際上很多動詞既是及物動詞,又是不及物動詞。 及物動詞可以接名詞、代詞、動名詞做動詞的賓語。 |
小動作 | 小動作 小動作:詞語 小動作:李鑫玲演唱歌曲 小動作 (詞語)小動作,拼音是xiǎo dòng zuò,解釋為暗地里做的干擾集體的動作;也指某些不正當的活動,如弄虛作假,行賄等。 |
動作 | 動作 (詞語解釋)具有一定動機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客體的運動系統。簡單的解釋是:動作是角色五官位置的變化(即表情變化)、角色肢體位置的變化(即動作變化)和角色與所處環境相對位置的變化(即運動距離的變化)的過程。人的動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包括在人的整體活動之中。是活動的組成部分,它是以自覺的目的為特征,并且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因而具有社會的性質。 |
動詞 | 動詞 動詞(Verb)一般就是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態的詞匯。在英語中,動詞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謂語動詞,另一類是非謂語動詞。 <比如> 突躍,突擊,突襲等描述動作過程均屬動詞。 中文語法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或一種動態變化。一般出現在名詞主語或主句后面。 |
氣動 | 氣動 氣動是利用撞擊作用或轉動作用產生的空氣壓力使其運動或作功,氣動就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帶動機械完成伸縮或旋轉動作。因為是利用空氣具有壓縮性的特點,吸入空氣壓縮儲存,空氣便像彈簧一樣具有了彈力,然后用控制元件控制其方向,帶動執行元件的旋轉與伸縮。從大氣中吸入多少空氣就會排出多少到大氣中,不會產生任何化學反應,也不會消耗污染空氣的任何成分,另外氣體的粘性較液體要小,所以說流動速度快,也很環保。 |
運動技能 | 運動技能 運動技能是指通過學習而形成的臺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調節、控制著操作動作的執行,是一種動作經驗而非認知經驗,同時又有別于心智技能,具有物質性、外顯性與展開性。可分為初級操作技能和高級操作技能兩類。初級操作技能指通過一定練習或模仿形成的仍帶有明顯意識控制特點的技能,高級操作技能則指經過反復練習使其基本成分達到自動化水平的技能。操作技能的掌握要通過對操作活動方式的認識與練習。 |
語態 | 語態 語態是動詞的一種形式,用以說明主語與謂語動詞之間的關系。常見語態有主動語態、被動語態和中間語態。 英語的語態共有兩種: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主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被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被動語態是動詞的一種特殊形式,一般說來,只有需要動作對象的及物動詞才有被動語態。 漢語往往用"被"、"受"、"給"等被動詞來表示被動意義。被動語態由“助動詞be+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被動語態的時態變化只改變be的形式,過去分詞部分不變。疑問式和否定式的變化也如此。所以,語態的改變意味著句子的改變。 |
海豚泳 | 海豚泳 在競技游泳中海豚泳是最遲產生的一種姿式。海豚泳是從蝶泳演變過來的,游起來象水中的海豚一樣,作上下波浪形的打動動作。海豚泳的速度僅次于自由泳,蛙泳、仰泳、側泳快,但無多大的實用價植。基本技術:身體位置;腿部動作;手臂動作;手腿配合動作;呼吸動作。練習方法:腿部動作練習;臂部動作練習;臂腿配合動作。 |
語態 | 語態 語態是動詞的一種形式,用以說明主語與謂語動詞之間的關系。常見語態有主動語態、被動語態和中間語態。 英語的語態共有兩種: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主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被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被動語態是動詞的一種特殊形式,一般說來,只有需要動作對象的及物動詞才有被動語態。 漢語往往用"被"、"受"、"給"等被動詞來表示被動意義。被動語態由“助動詞be+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被動語態的時態變化只改變be的形式,過去分詞部分不變。疑問式和否定式的變化也如此。所以,語態的改變意味著句子的改變。 |
動止 | 動止 動止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dòng zhǐ 釋義:1、動作與靜止。2、指行為,舉止。3、指起居作息。謂日常生活。多用作書信中的問候語。4、特指古代監獄的別名。5、猶動靜。 出自《莊子·天地》。 |
內動字 | 內動字 nèi dòng zì ㄣㄟˋ ㄉㄨㄙˋ ㄗㄧˋ 內動字(內動字) 即不及物動詞。也稱自動詞或內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不以動作者以外的事物為對象。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正名》:“凡動字之行仍存乎發者之內者,曰內動字,省曰內動。”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實字》:“凡行之留於施者之內者,曰內動字。內動者之行不及乎外,故無止詞以受其所施 |
跳馬 | 跳馬 (體操項目)跳馬是競技體操項目。跳馬運動是由用木馬訓練騎術演變而來。1896年男子跳馬列入國際比賽項目。現代跳馬器械長160厘米,男子為縱馬,比賽時要做用手臂支撐一下的跳躍動作。技術發展過程20世紀50年代為后擺水平騰越;60年代為手翻騰越和山下跳;70年代“原跳”問世后,跳馬技術進入了手翻接空翻時期。以后又出現了復合多軸空翻。到80年代又向多周轉體發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手翻接空翻2周的動作增多,同時又出現了踺子上板后手翻接空翻動作。 |
賓語 | 賓語 賓語,又稱受詞,是指一個動作(動詞)的接受者。賓語分為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兩大類,其中直接賓語指動作的直接對象,間接賓語說明動作的非直接,但受動作影響的對象。一般而言,及物動詞后面最少要有一個賓語,而該賓語通常為直接賓語,有些及物動詞要求兩個賓語,則這兩個賓語通常一個為直接賓語,另一個為間接賓語。 |
擊發 | 擊發 擊發,指射擊時的動作,用手指扣動槍的扳機,以使子彈射擊。 擊發是射擊中最后的一個步驟,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據槍姿勢很好,槍也很穩定,瞄得也很準,但最后在擊發動作上犯了毛病,將會影響前面的一系列動作。所以在射擊中,是否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除了據槍、瞄準的動作好以外,還得決定于最后一關,即擊發動作正確與否。 |
翻筋斗 | 翻筋斗 翻筋斗 【fān jīn dòu】 又作翻跟斗、翻跟頭,指徒手在地上做各種滾、翻、轉體、臥、跳等動作的運動。比賽有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兩套,根據難度、編排和完成動作質量評分。 有側手翻,前手翻,后手翻,前空翻,后空翻。 |
自由體操 | 自由體操 自由體操是競技體操項目之一。在規定的場地和時間內完成成套動作。 1911年男子自由體操被列為國際比賽項目。50年代男子自由體操以單純的手翻和空翻類動作為主。60年代出現兩周空翻和多周轉體。70年代出現復合軸的旋空翻。80年代后期出現空翻3周和直體旋。女子自由體操在1950年第十二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被列為比賽項目。20世紀50年代初女子自由體操以舞蹈動作為主。60年代出現空翻轉體類型動作,并選用現代舞蹈和現代音樂。80年代初出現空翻兩周加轉體類型動作。 |
慢動作 | 慢動作 慢動作:表演學術語 慢動作:鐘潔演唱歌曲 慢動作:潘瑋柏、關曉彤演唱歌曲 |
自由體操 | 自由體操 自由體操是競技體操項目之一。在規定的場地和時間內完成成套動作。 1911年男子自由體操被列為國際比賽項目。50年代男子自由體操以單純的手翻和空翻類動作為主。60年代出現兩周空翻和多周轉體。70年代出現復合軸的旋空翻。80年代后期出現空翻3周和直體旋。女子自由體操在1950年第十二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被列為比賽項目。20世紀50年代初女子自由體操以舞蹈動作為主。60年代出現空翻轉體類型動作,并選用現代舞蹈和現代音樂。80年代初出現空翻兩周加轉體類型動作。 |
內動字 | 內動字 nèi dòng zì ㄣㄟˋ ㄉㄨㄙˋ ㄗㄧˋ 內動字(內動字) 即不及物動詞。也稱自動詞或內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不以動作者以外的事物為對象。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正名》:“凡動字之行仍存乎發者之內者,曰內動字,省曰內動。”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實字》:“凡行之留于施者之內者,曰內動字。內動者之行不及乎外,故無止詞以受其所施 |
跳馬 | 跳馬 (體操項目)跳馬是競技體操項目。跳馬運動是由用木馬訓練騎術演變而來。1896年男子跳馬列入國際比賽項目。現代跳馬器械長160厘米,男子為縱馬,比賽時要做用手臂支撐一下的跳躍動作。技術發展過程20世紀50年代為后擺水平騰越;60年代為手翻騰越和山下跳;70年代“原跳”問世后,跳馬技術進入了手翻接空翻時期。以后又出現了復合多軸空翻。到80年代又向多周轉體發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手翻接空翻2周的動作增多,同時又出現了踺子上板后手翻接空翻動作。 |
擊發 | 擊發 擊發,指射擊時的動作,用手指扣動槍的扳機,以使子彈射擊。 擊發是射擊中最后的一個步驟,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據槍姿勢很好,槍也很穩定,瞄得也很準,但最后在擊發動作上犯了毛病,將會影響前面的一系列動作。所以在射擊中,是否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除了據槍、瞄準的動作好以外,還得決定于最后一關,即擊發動作正確與否。 |
賓語 | 賓語 賓語,又稱受詞,是指一個動作(動詞)的接受者。賓語分為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兩大類,其中直接賓語指動作的直接對象,間接賓語說明動作的非直接,但受動作影響的對象。一般而言,及物動詞后面最少要有一個賓語,而該賓語通常為直接賓語,有些及物動詞要求兩個賓語,則這兩個賓語通常一個為直接賓語,另一個為間接賓語。 |
助跑 | 助跑 助跑(zhùpǎo,[run-up)田賽項目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跳躍和投擲動作前的輔助動作,如跳高、跳遠、投擲標槍等,在跳、投等開始前先跑一段,這種動作叫助跑。 助跑在球類運動中也常常采用,如排球運動中的發球;足球運動中的罰點球、任意球、發界外球等,通過跑動使身體達到最佳狀態 發揮出最佳競技狀態。 |
外動字 | 外動字 即及物動詞。也叫他動詞或外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常以動作者以外的事物為對象。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正名》:“凡動字之行發而止乎外者,曰外動字,省曰外動。”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實字》:“外動字之行,有施有受。” |
臥魚 | 臥魚 臥魚:京劇演員的基本功之一。梅蘭芳《貴妃醉酒》 又名臥云。臥魚戲曲表演程式動作。有正反臥魚兩種。正臥魚的動作為:踏右步、雙抖袖、雙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繞、撇在左腿后、立穩、緩緩下蹲往右臥、背著地、壓在右腳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臥魚動作與正臥魚動作相反。 |
行動 | 行動 行動:漢語詞組 行動:生物學術語 行動:心理學用詞 行動:百合屬栽培品種 行動:汪海所著書籍 行動 (漢語詞組)行動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活動;亦指活動,行動是動詞,附屬含義為行者動著做,能有行走動作的意思。 |
雙杠 | 雙杠 雙杠(parallel bars)是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之一。金屬的架子支撐兩條平行的木頭、塑膠或合成金屬制成的杠。一套典型的雙杠動作包括在支撐位置、倒立位置和掛臂位置的轉換。 運動員要在這些位置做擺動,擺越、屈伸、弧形擺動、回環、空翻和靜止等動作。最后,整套動作的下法要求必須站在杠的一側。雙杠于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
行動 | 行動 行動:漢語詞組 行動:生物學術語 行動:心理學用詞 行動:百合屬栽培品種 行動:汪海所著書籍 行動 (漢語詞組)行動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活動;亦指活動,行動是動詞,附屬含義為行者動著做,能有行走動作的意思。 |
推球 | 推球 推球是快速、簡練、平穩而又準確的傳球動作,有利于同伴之間的協作配合。推球有大力推球和輕推球之分,除了用力大力不同意以外,其他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因為推球沒有預備動作,也不需要事先揮擺球棍,多以推球技術不僅僅速度快,而且具有突然、隱蔽以及方向多變的特點。無論是跑動中還是處于靜止狀態,都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運用推球動作。那些具有欺騙性的傳球和射門動作,也是靠推球來完成的。因此,推球在曲棍球技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大動作 | 大動作 大動作:中文詞語 大動作:丁當演唱歌曲 大動作 (中文詞語)大動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à dònɡ zuò,比喻重大措施。 |
雙杠 | 雙杠 雙杠(parallel bars)是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之一。金屬的架子支撐兩條平行的木頭、塑膠或合成金屬制成的杠。一套典型的雙杠動作包括在支撐位置、倒立位置和掛臂位置的轉換。 運動員要在這些位置做擺動,擺越、屈伸、弧形擺動、回環、空翻和靜止等動作。最后,整套動作的下法要求必須站在杠的一側。雙杠于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
街舞 | 街舞 街舞(Street Dance)是起源于美國,基于不同的街頭文化或音樂風格而產生的多個不同種類的舞蹈的統稱,最早的街舞舞種為Locking,起源于20世紀六十年代。 動作是由各種走、跑、跳組合而成,并通過頭、頸、肩、上肢、軀干等關節的屈伸、轉動、繞環、擺振、波浪形扭動等連貫組合而成的,各個動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與下肢、腹部與背部、頭部與軀干動作的協調,又注意了組成各環節各部分獨立運動。80年代傳入中國,并逐漸作為健身活動傳播開來。 |
動止 | 動止 動止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dòng zhǐ 釋義:1、動作與靜止。2、指行為,舉止。3、指起居作息。謂日常生活。多用作書信中的問候語。4、特指古代監獄的別名。5、猶動靜。 出自《莊子·天地》。 |
外動字 | 外動字 即及物動詞。也叫他動詞或外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常以動作者以外的事物為對象。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正名》:“凡動字之行發而止乎外者,曰外動字,省曰外動。”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實字》:“外動字之行,有施有受。” |
雙槓 | 雙杠 雙杠(parallel bars)是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之一。金屬的架子支撐兩條平行的木頭、塑膠或合成金屬制成的杠。一套典型的雙杠動作包括在支撐位置、倒立位置和掛臂位置的轉換。 運動員要在這些位置做擺動,擺越、屈伸、弧形擺動、回環、空翻和靜止等動作。最后,整套動作的下法要求必須站在杠的一側。雙杠于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
臥魚 | 臥魚 臥魚:京劇演員的基本功之一。梅蘭芳《貴妃醉酒》 又名臥云。臥魚戲曲表演程式動作。有正反臥魚兩種。正臥魚的動作為:踏右步、雙抖袖、雙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繞、撇在左腿后、立穩、緩緩下蹲往右臥、背著地、壓在右腳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臥魚動作與正臥魚動作相反。 |
猴拳 | 猴拳 猴拳是拳術中象形拳的一種。因模仿猴子的各種動作而得名。據記載,中國早在西漢時就有了猴舞和猴拳。猴拳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技術風格,但基本要領卻是共同的,近代猴拳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現,其動作內容既要模仿猴子機靈、敏捷的形象,又要符合武術的技擊特點,具有形、法統一的猴拳動作。有的套路還編進一些跌、撲、滾、翻動作,做到神似,表現猴子的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猴拳在動作質量、套路編排、表演效果等方面都有提高。1953年以后歷屆全國性武術表演比賽都有猴拳項目。 |
象形拳 | 象形拳 象形拳是一種模擬各種動物的特長和形態,以及表現人物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術。結合武術動作模仿動物或人的某種動作特征為主。 |
鴛鴦拐 | 鴛鴦拐 鴛鴦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指古代踢球動作名。先后用左右外腳踝連續踢球的花樣動作。 一說鴛鴦拐與現代足球競技運動中的蝎子擺尾這一動作相近。 |
操作 | 操作 (漢語詞語)操作是指人用手活動的一種行為,也是一種技能,含義很廣泛。一般是指勞動;勞作; 或者按照一定的規范和要領操縱動作。 |
吊環 | 吊環 吊環(hand ring)是男子體操項目之一。近代的吊環運動起源于法國,這是受雜技演員懸空繩索表演的啟發而創造的,稍后才傳入德國和意大利。1842年德國人施皮斯制作了第一副吊環。早期的吊環動作只有一些擺動動作和簡單的懸垂,作為體操訓練的輔助手段。19世紀吊環成為獨立的男子體操項目,1896年被列為第1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
戲劇 | 戲劇 (舞臺表演藝術)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的一種綜合藝術。 戲劇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種假說。比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術儀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對一種乞求戰斗勝利的巫術活動的合稱,即戲劇的原始形態。另一為勞動或慶祝豐收時的即興歌舞表演,這種說法主要依據是古希臘戲劇,它被認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 戲劇是由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臺(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于扮演了,通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戲劇 (漢語詞匯)戲劇,漢語詞匯。 拼音: xì jù 釋義:1、透過演員將某種故事或某種情節,以動作、歌唱或對白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2、兒戲、玩笑。 |
作動 | 作動 作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uò dòng,是指舉止動作。 |
吊環 | 吊環 吊環(hand ring)是男子體操項目之一。近代的吊環運動起源于法國,這是受雜技演員懸空繩索表演的啟發而創造的,稍后才傳入德國和意大利。1842年德國人施皮斯制作了第一副吊環。早期的吊環動作只有一些擺動動作和簡單的懸垂,作為體操訓練的輔助手段。19世紀吊環成為獨立的男子體操項目,1896年被列為第1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
鴛鴦拐 | 鴛鴦拐 鴛鴦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指古代踢球動作名。先后用左右外腳踝連續踢球的花樣動作。 一說鴛鴦拐與現代足球競技運動中的蝎子擺尾這一動作相近。 |
機械手 | 機械手 機械手是一種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特點是可以通過編程來完成各種預期的作業,構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機械手機器各自的優點。 機械手是最早出現的工業機器人,也是最早出現的現代機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勞動以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能在有害環境下操作以保護人身安全,因而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冶金、電子、輕工和原子能等部門。 |
弔環 | 吊環 吊環(hand ring)是男子體操項目之一。近代的吊環運動起源于法國,這是受雜技演員懸空繩索表演的啟發而創造的,稍后才傳入德國和意大利。1842年德國人施皮斯制作了第一副吊環。早期的吊環動作只有一些擺動動作和簡單的懸垂,作為體操訓練的輔助手段。19世紀吊環成為獨立的男子體操項目,1896年被列為第1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
做小動作 | 做小動作 一般指在集體性強的活動中偷偷地做出不協調的動作。引申指為了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在背地里搞不正當活動,如播弄是非﹑弄虛作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