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形容女子的詞語

    形容女子的詞語:1. 嬌媚;2. 溫柔;3. 妖嬈;4. 美麗;5. 嫵媚;6. 柔美;7. 嬌艷;8. 風情萬種;9. 俏麗;10. 甜美;11. 纖細;12. 女神;13. 妍華;14. 優雅;15. 婉約;16. 女王;17. 綽約;18. 嬌俏;19. 靈動;20. 輕盈

    形容女子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女子 女子 (漢語詞語)女子,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nǚ zǐ,指的是女性,如,《后漢書·五行志·五》:“武陵充縣女子李娥,年六十馀,物故。”也可以指的是處女;女兒。如:《禮記·雜記上》:“男子附于王父則配;女子附于王母則不配。”鄭玄注:“女子,謂未嫁者也。”
    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woman education,education of girls),廣義指對女子實施的各種形式和性質的教育;狹義指對女子實施的學校教育。女子學校教育伴隨著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在原始社會,低級簡單的教育是男女共享的。進入奴隸社會,學校誕生后,以奴隸主子弟為教育對象。從那時開始到整個封建杜會,女子一直被排斥在學校門外。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在婦女解放運動的沖擊下,女子學校誕生。
    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出自明·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明末·陳繼儒之語說:“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丑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小女子 小女子 小女子:小姑娘,小女孩子,舊時對自己較為謙卑的稱呼,形容在自己丈夫的庇護下,相夫教子,對自己丈夫言聽計從,不敢有半分怨言(意外表柔弱的女子)。現代指嬌小的女人,多為可人,嬌氣,傲氣,驕氣,稚氣等女子的愛稱或尊稱。
    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出自明·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明末·陳繼儒之語說:“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丑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碧衣女子 碧衣女子 【詞語】:碧衣女子 【注音】:bì yī nǚ zǐ 【釋義】:1.唐劉燾《樹萱錄》:"張確嘗游霅上,于白蘋溪見二碧衣女子,攜手吟詠……確逐之,化為翡翠飛去。"后因以為水鳥翡翠的別名。見清厲荃《事物異名錄.禽鳥.翡翠》。
    良家女子 良家女子 《良家女子》是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1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
    婦女 婦女 (成年女子的統稱)婦女,在官方辭典中,其定義是成年女子的通稱。不單純指已婚婦女,在司法解釋中定義14歲以上的女性稱為婦女,未滿14歲的男女稱為兒童。《說文》記載“處子曰女,適人曰婦。”女者,指未婚女子。婦者,指已婚女子,故婦女泛指女性。 《禮記·曲禮下》:“居喪不言樂,祭事不言兇,公庭不言婦女。”《史記·項羽本紀》:“﹝沛公﹞今入關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唐杜甫《三絕句》之三:“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明王鐸《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狀》:“夫人命婦女為炊,以飽城守者。睢之不墮,亦夫人力也。”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六月六日》:“婦女多於是日沐發,謂沐之不膩不垢。”孫犁《風云初記》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樹下面,有兩個年輕的婦女,對著懷紡線。”
    子女 子女 子女:指的是父母的兒子和女兒,還有別的說法是年輕的少男少女。古代有用“子女”指男女奴隸。
    婦女 婦女 (成年女子的統稱)婦女,在官方辭典中,其定義是成年女子的通稱。不單純指已婚婦女,在司法解釋中定義14歲以上的女性稱為婦女,未滿14歲的男女稱為兒童。《說文》記載“處子曰女,適人曰婦。”女者,指未婚女子。婦者,指已婚女子,故婦女泛指女性。 《禮記·曲禮下》:“居喪不言樂,祭事不言兇,公庭不言婦女。”《史記·項羽本紀》:“﹝沛公﹞今入關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唐杜甫《三絕句》之三:“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明王鐸《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狀》:“夫人命婦女為炊,以飽城守者。睢之不墮,亦夫人力也。”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六月六日》:“婦女多于是日沐發,謂沐之不膩不垢。”孫犁《風云初記》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樹下面,有兩個年輕的婦女,對著懷紡線。”
    鵝籠書生 鵝籠書生 (梁·吳均《續齊諧記》中的短文)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陽羨許彥負鵝籠而行,遇一書生以腳痛求寄籠中。至一樹下書生出從口中吐出器具肴饌,與彥共飲,并吐一女子共坐。書生醉臥,女子吐一男子。女子醉臥,男子復吐一女子共酌。書生欲覺女子又吐錦帳遮掩書生即入內共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戲。后次第各吞所吐,書生以銅盤一贈彥而去。情節乃據《舊雜譬喻經》改頭換面而成。
    高低杠 高低杠 高低杠是女子體操特有的一個項目,它由一高一低兩付杠組成,杠間距離可以調整。低杠高130-160厘米,高杠高190-240厘米。橫杠是橢圓形的,長徑5厘米、短徑4厘米,是由玻璃鋼加木質杠面制成的,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堅固性。規則中對成套動作的不同難度的組合要求。19世紀末葉,女子體操在歐洲盛行,當時女子和男子一樣,練的是平行雙杠。以后為了適應女運動員的特點,把雙杠的一側升高,成為高低杠。高低杠是在1952年的奧運會上才出現的。在此之前,女子運動員用的是和男子一樣的雙杠。由于雙杠對肩臂力量要求很高,女子運動員的雙杠表演不盡人意,因而才出現了為女子運動員設計的高低杠。高低杠運動可以更多地利用擺動和慣性,而不是純粹的肩臂力量,更適合女子運動員。
    高低槓 高低杠 高低杠是女子體操特有的一個項目,它由一高一低兩付杠組成,杠間距離可以調整。低杠高130-160厘米,高杠高190-240厘米。橫杠是橢圓形的,長徑5厘米、短徑4厘米,是由玻璃鋼加木質杠面制成的,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堅固性。規則中對成套動作的不同難度的組合要求。19世紀末葉,女子體操在歐洲盛行,當時女子和男子一樣,練的是平行雙杠。以后為了適應女運動員的特點,把雙杠的一側升高,成為高低杠。高低杠是在1952年的奧運會上才出現的。在此之前,女子運動員用的是和男子一樣的雙杠。由于雙杠對肩臂力量要求很高,女子運動員的雙杠表演不盡人意,因而才出現了為女子運動員設計的高低杠。高低杠運動可以更多地利用擺動和慣性,而不是純粹的肩臂力量,更適合女子運動員。
    鵝籠書生 鵝籠書生 (梁·吳均《續齊諧記》中的短文)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陽羨許彥負鵝籠而行,遇一書生以腳痛求寄籠中。至一樹下書生出從口中吐出器具肴饌,與彥共飲,并吐一女子共坐。書生醉臥,女子吐一男子。女子醉臥,男子復吐一女子共酌。書生欲覺女子又吐錦帳遮掩書生即入內共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戲。后次第各吞所吐,書生以銅盤一贈彥而去。情節乃據《舊雜譬喻經》改頭換面而成。
    女性 女性 (漢語詞語)人類兩種性別之一,與男性相對,泛指性別為女者,如女性胎兒,女性生理特點。可以與女人、婦女通用。 女性這個名詞通常是用來表示生物學上的性別劃分。 女性 (詞語點綴)女性 (1) [the female sex]∶人類兩種性別之一,以骨骼纖小、音調尖細、皮下脂肪豐富和具陰道、子宮及能產生卵子的卵巢為特征 (2) [woman]∶女子 現代女性
    適人 適人 謂女子出嫁。《儀禮·喪服》:“﹝小功﹞大夫之妾為庶子適人者。” 鄭玄 注:“君之庶子,女子子也。庶女子子在室大功,其嫁于大夫亦大功。” 李如圭 集釋:“上文云適士,則此亦適士也。適士者小功,則嫁于大夫者大功。大功章:‘大夫之妾與女子之嫁者。’傳謂嫁于大夫,是也。 鄭氏 曰:‘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庶人曰適人。’蓋據此也。”《文選·潘岳<寡婦賦>》:“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 李善 注:“《家語》曰:‘女年十五,有適人之道。’適,謂往嫁也。” 明 何景明 《長歌行贈旺兄》:“女長適人止近里,男大為農不出鄉。”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家姐還不曾適人。”
    仙女 仙女 (詞語釋義)仙女(英語:Fairy,世界語:Feo),源于中國神話,形容品德高尚,智慧非凡,纖塵不染,高雅脫俗,且具有非凡能力、長生不死的女子和較高地位的神。如西王母,姑射仙子,嫦娥仙子,冰仙女,等等。在語境中多用來形容容顏嬌好,端莊秀麗,清新脫俗的女子。漢傳佛教在翻譯佛經和教義解說的過程中,將“仙”文化進行了捆綁和單方面的闡述,然而不同體系不可以混淆對比。 西方的仙女是童話或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女性靈物或精靈,經常被描述為一種超自然或不可思議的靈物。仙女通常被描述為具有人類外表身具神奇力量,其起源出自無法考證的民間傳說。雖然在現代文化中,盡管她們常常被描繪為年輕、有時具翅、身材矮小的類人生物,但它們與最初人類所表述的完全不同。英文字的“Fairy”有時也能作為對精靈、矮人、地精和哥布林等各種外形接近人或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物總稱。在這樣的情況下,“Fairy”就會被翻譯成精靈。
    秀女 秀女 (清制八旗女子)秀女,清制,于旗屬女子年十四而合條件者,由八旗都統造冊,送戶部奏請引閱,以備妃嬪之選,或指配近支宗室,謂之“秀女”。 清朝選秀女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從八旗女子中挑選出中意的少女作為內廷的后妃,順治皇帝的這一作法從此代代相傳,成為清宮的一個制度。 秀女選拔分為八旗秀女和包衣三旗秀女,前者每三年挑選一次,后者每年挑選一次,分別由戶部和內務府主持。
    適人 適人 謂女子出嫁。《儀禮·喪服》:“﹝小功﹞大夫之妾為庶子適人者。” 鄭玄 注:“君之庶子,女子子也。庶女子子在室大功,其嫁于大夫亦大功。” 李如圭 集釋:“上文云適士,則此亦適士也。適士者小功,則嫁于大夫者大功。大功章:‘大夫之妾與女子之嫁者。’傳謂嫁于大夫,是也。 鄭氏 曰:‘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庶人曰適人。’蓋據此也。”《文選·潘岳<寡婦賦>》:“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 李善 注:“《家語》曰:‘女年十五,有適人之道。’適,謂往嫁也。” 明 何景明 《長歌行贈旺兄》:“女長適人止近里,男大為農不出鄉。”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家姐還不曾適人。”
    裹腳 裹腳 (舊時陋習)裹腳也稱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起始時間,卻始終是一個謎。 考古中發現至今年代最早的,纏足鞋文物為南宋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的六雙女鞋,長13.3-14厘米,寬4.5-5厘米。 裹腳 (漢語詞匯)在女子年齡尚小時,將其前腳掌翻過來,用布纏裹住,直至女子裹腳成型。
    緑葉成陰 緑葉成陰【解釋】1.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杜牧》:“ 牧 佐 宣城 幕,遊 湖州 ,刺史 崔君 張水戲,使州人畢觀,令 牧 閒行,閲奇麗,得垂髫者十餘歲。後十四年, 牧 刺 湖州 ,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而爲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緑葉成陰子滿枝。’”后以“緑葉成陰”比喻女子青春已逝,以“子滿枝”比喻兒女成行。2.謂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宋 蘇軾 《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詩:“紅英掃地風驚曉,緑葉成陰雨洗春。” 宋 劉克莊 《摸魚兒·海棠》詞:“年光去迅。漫緑葉成陰,青苔滿地,做得異時恨。”
    女紅 女紅 (詞語)女紅,也稱為女事,舊時指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女紅”最初寫作“女工”,后來隨時代發展,人們更習慣用“女紅”一詞指代從事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義反而被置于從屬地位,為避免混淆,人們用“紅”為“工”的異體,“女工”的本義被轉移到“女紅”一詞上,而它本身則轉型成功,借另一意義獲得了重生。 《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 《辭海》的解釋要全面的多:女工,(1)亦作“女功”,“女紅”。舊指婦女所作的紡織,刺繡,縫紉等事。(2)舊指做女紅的婦女。今泛指女工人。女功,同“女工(1)”。
    女功 女功 “女功”,同“女工”“女紅”。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德、言、工、容”是古時女子的“四德”,“女功”最初寫作“女工”,后來隨時代發展,人們更習慣用“女工”一詞指代從事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義反而被置于從屬地位,為避免混淆,人們用“功”為“工”的異體,“女工”的本義被轉移到“女功”一詞上,而它本身則轉型成功,借另一意義獲得重生。 女功技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 害女紅之物,皆止。――《漢書·哀帝紀》
    女師 女師 女師,釋意:(1).古代掌管教養貴族女子的女教師。(2).女子的楷模。(3).尼姑。出處《文選·宋玉<神女賦>》。
    淑女 淑女 (漢語詞語)守閨的女子在儀容配搭、言行談吐、行為習慣、家庭教養以及文化領悟能力等方面表現出一種符合中華倫理的女性魅力,著意突出女人純真與善良的修為。 淑女情操指既有美德的傳統價值,又不失現代社會價值的女子,賢淑的涵養氣質能使女人更具有魅力和交際品位,更好的體現她們的社會地位。
    童女 童女 (未成年的女孩)童女,處女,與童男相對,沒有與男子性交過的女子;未成年的女孩;十四周歲以下,同時沒有性生活經歷的女孩子。
    怨女 怨女 (張愛玲創作中篇小說)《怨女》是當代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發表于1966年。 該小說敘述了女主人公柴銀娣坎坷的一生,從而呼喚了社會對女性的關注。在小說中,作者刻意省略了許多敘述場景,比如對情節結構的省略、人物心理變化的省略、審美層次上的省略等,從而使小說更加接近平凡化的敘述。 怨女 (漢語詞語)怨女是指結婚年齡到了而未有婚配的女子 ,是對女子未婚群體的一種稱呼。
    丈夫子 丈夫子 詞語:丈夫子 [拼音]:zhàng fū zǐ [釋義]:1.兒子;男孩。古代子女通稱子,男稱丈夫子,女稱女子子。
    丈夫女 丈夫女 指具有英雄氣概的女子。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子胥 行,反顧,女子已自投於 瀨水 矣。於乎!貞明執操,其丈夫女哉!”
    郎才女貌 郎才女貌【解釋】郎:舊指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男的有才氣,女的有美貌。形容男女雙方很相配。【出處】元·關漢卿《望鄉亭》第一折:“您兩口子正是郎才女貌,天然配合。”【示例】夫人太過慮,小生空妄想,~合相仿。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近義詞】才子佳人【反義詞】無德無才【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褒義
    小妮子 小妮子 (作家)小妮子,中國言情小說作家。2004年,小妮子處女作出版,《惡魔之吻》第一部以黑馬之勢席卷全國,奇跡般地創下百萬冊的銷售神話,掀起一股鋪天蓋地的“小妮子熱潮”,奠定了小妮子在青春文壇的地位。代表作有《惡魔之吻》、《龍日一,你死定了》《仲夏夜之戀》、《親親親吻魚》等。 小妮子 (詞語)(1).舊時稱年輕婢女。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有箇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兒的,喚做 紅娘 。” 元 白樸 《東墻記》第一折:“更有箇小妮子,是小姐使喚的 梅香 。” 清 翟灝 《通俗編·婦女》:“今 山 左呼婢曰小妮子。”(2).年輕女子。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一折:“美婦人我見過萬千向外,不似這小妮子生得十分憊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你這小妮子,船上沒有人,你也不怕么?” 李準 《馬小翠的故事》:“ 大焦山鄉 的干部凈胡鬧,派個小妮子來應差事!”
    裹腳 裹腳 (舊時陋習)裹腳也稱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起始時間,卻始終是一個謎。 考古中發現至今年代最早的,纏足鞋文物為南宋福建福州南宋墓,出土的六雙女鞋,長13.3-14厘米,寬4.5-5厘米。 裹腳 (漢語詞匯)在女子年齡尚小時,將其前腳掌翻過來,用布纏裹住,直至女子裹腳成型。
    巾幗須眉 巾幗須眉【解釋】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出處】清·沈起鳳《諧鰥·巾幗暮賓》:“如僕者,亦豈須眉而巾幗者哉?”【近義詞】巾幗英雄【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含褒義
    尾生 尾生 尾生,說的是春秋時期有一位叫尾生的男子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后用尾生抱柱一詞比喻堅守信約。出處《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巾幗鬚眉 【解釋】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出處】清·沈起鳳《諧鰥·巾幗暮賓》:“如仆者,亦豈須眉而巾幗者哉?”【近義詞】巾幗英雄【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含褒義
    綠窗 綠窗 綠窗:古代漢語名詞 綠窗: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綠窗 (古代漢語名詞)詞目:綠窗 詞性:名詞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①綠窗:綠色紗窗。指女子居室。 唐李紳《鶯鶯歌》:“綠窗嬌女字鶯鶯,金雀婭鬟年十七。” 前蜀韋莊《菩薩蠻》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宋張先《賀圣朝》詞:“愛來書幌綠窗前,半和嬌笑。”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摺:“繡簾風細,綠窗人靜。” 清納蘭性德《南歌子》詞:“百花迢遞玉釵聲,索向綠窗尋夢、寄余生。” ②綠窗:指貧女的居室。與紅樓相對,紅樓為富家女子居室。 唐白居易《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余。”
    綠窗 綠窗 綠窗:古代漢語名詞 綠窗: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綠窗 (古代漢語名詞)詞目:綠窗 詞性:名詞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①綠窗:綠色紗窗。指女子居室。 唐李紳《鶯鶯歌》:“綠窗嬌女字鶯鶯,金雀婭鬟年十七。” 前蜀韋莊《菩薩蠻》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宋張先《賀圣朝》詞:“愛來書幌綠窗前,半和嬌笑。”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繡簾風細,綠窗人靜。” 清納蘭性德《南歌子》詞:“百花迢遞玉釵聲,索向綠窗尋夢、寄余生。” ②綠窗:指貧女的居室。與紅樓相對,紅樓為富家女子居室。 唐白居易《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余。”
    女師 女師 女師,釋意:(1).古代掌管教養貴族女子的女教師。(2).女子的楷模。(3).尼姑。出處《文選·宋玉<神女賦>》。
    緑葉成陰 【解釋】1.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杜牧》:“ 牧 佐 宣城 幕,游 湖州 ,刺史 崔君 張水戲,使州人畢觀,令 牧 閑行,閱奇麗,得垂髫者十余歲。后十四年, 牧 刺 湖州 ,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而為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后以“綠葉成陰”比喻女子青春已逝,以“子滿枝”比喻兒女成行。2.謂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宋 蘇軾 《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詩:“紅英掃地風驚曉,綠葉成陰雨洗春。” 宋 劉克莊 《摸魚兒·海棠》詞:“年光去迅。漫綠葉成陰,青苔滿地,做得異時恨。”
    女紅 女紅 (詞語)女紅,也稱為女事,舊時指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女紅”最初寫作“女工”,后來隨時代發展,人們更習慣用“女紅”一詞指代從事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義反而被置于從屬地位,為避免混淆,人們用“紅”為“工”的異體,“女工”的本義被轉移到“女紅”一詞上,而它本身則轉型成功,借另一意義獲得了重生。 《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 《辭海》的解釋要全面的多:女工,(1)亦作“女功”,“女紅”。舊指婦女所作的紡織,刺繡,縫紉等事。(2)舊指做女紅的婦女。今泛指女工人。女功,同“女工(1)”。
    綠葉成陰 【解釋】1.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杜牧》:“ 牧 佐 宣城 幕,游 湖州 ,刺史 崔君 張水戲,使州人畢觀,令 牧 閑行,閱奇麗,得垂髫者十余歲。后十四年, 牧 刺 湖州 ,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而為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后以“綠葉成陰”比喻女子青春已逝,以“子滿枝”比喻兒女成行。2.謂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宋 蘇軾 《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詩:“紅英掃地風驚曉,綠葉成陰雨洗春。” 宋 劉克莊 《摸魚兒·海棠》詞:“年光去迅。漫綠葉成陰,青苔滿地,做得異時恨。”
    待字閨中 待字閨中【解釋】字:許配;閨:女子臥室。留在閨房之中,等待許嫁。舊指女子成年待聘。【出處】《禮記·曲禮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示例】養成一個如珠似玉的女兒,不特好才貌,還纏得一雙小足兒,現年十七歲,待字深閨。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鄧亞萍 鄧亞萍 鄧亞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省鄭州市,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現為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 5歲時,鄧亞萍開始打乒乓球,1988年,正式進入國家隊。1989年,年僅16歲的鄧亞萍首次參加世乒賽就奪得女雙冠軍。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作為中國隊的絕對主力,奪得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鄧亞萍復制了四年前的奇跡,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1998年9月,鄧亞萍正式宣布退役。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她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2010年9月,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即刻搜索總經理。 2016年6月9日,鄧亞萍宣布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她將和俞敏洪聯手共同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 2016年,鄧亞萍轉戰商界擔當《創客英雄會》創投評委。 2016年10月29日,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在河南省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由著名運動員命名的體育產業基金。
    丁女 丁女 釋義已到服力役年齡的成年,能有勞動力的成年女子,《墨子》中講有“丁女二十人”
    工女 工女 gōng nǚ ㄍㄨㄙ ㄋㄩˇ 工女 古代指從事蠶桑、紡織、縫紉等工作的女子。《谷梁傳·桓公十四年》:“天子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國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以己所自親者也。”《淮南子·泰族訓》:“繭之性為絲,然非得工女煮以熱湯而抽其統紀,則不能成絲。” 宋 梅堯臣 《新繭》詩:“春蠶吐絲足,工女忌寒休。”
    佳人 佳人 (唐代杜甫詩作)《佳人》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寫一個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 時,在安史戰亂中,原來官居高位的兄弟慘遭殺戮,丈夫見她娘家敗落,就遺棄了她,于是她在社會上流落無依。然而,她沒有被不幸壓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與草木為鄰,立志守節,宛若山泉。此詩謳歌的就是這種貧賤不移,貞節自守的精神。全詩文筆委婉,纏綿悱惻,繪聲如泣如訴,繪影楚楚動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二句深寓生活哲理。 佳人 (漢語詞語)佳人,漢語詞匯。 拼音:jiā rén 釋義:1、指有才的女子,或者是美貌的女子,2、也指君子賢人。3、妻子稱自己的丈夫。4、古時常指懷念中的女子、理想中的女子及有才情的女子。
    佳人才子 佳人才子【解釋】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橫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當,有婚姻或愛情關系的青年男女。【出處】唐·李隱《瀟湘錄·呼延冀》:“妾既與君匹偶,諸鄰皆謂之才子佳人。”宋·柳永《玉女搖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依。”
    烈女 烈女 (楊千嬅演唱歌曲)《烈女》是由林夕填詞,雷頌德作曲、編曲,楊千嬅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收錄于楊千嬅于2005年4月1日發行的專輯《Single》中。 2006年1月15日,該曲獲得2005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1月23日,該曲獲得第28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頒獎。 烈女 (詞語釋義)烈女:剛正有節操的女子;
    男尊女卑 男尊女卑【解釋】尊:地位高;卑:低下。在封建社會里男子地位高,女子地位卑下。這是重男輕女的不平等封建禮教。【出處】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雖不曾夫貴妻榮,我只知是男尊女卑。”【近義詞】重男輕女【反義詞】陰盛陽衰【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補語;含貶義
    破瓜 破瓜 破瓜(pò guā)為多義詞,義同“破瓜之年(pò guā zhī nián)”,是指女子十六歲的時候。瓜字分開為“八八”兩字,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于女子。舊又因用作六十四歲的代稱。亦作“分瓜”。自明清起常被用來指女子“破身”,即初次性交。此本錯誤用法,但在口語及古今小說類文學作品中也常用。
    女工 女工 電視劇《女工》,導演張輝力執導,演員楊圣文 、劉奕君、 范雨林主演,由畢淑敏現實主義小說《女工》改編, 講述從文革時期走過來的一代人的故事,折射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普通人身上顯現出來的巨大變化。 女工 (漢語詞語)舊指女子所從事的刺繡、編織等手工勞動及其制成品。
    女禍 女禍 女禍指受君王寵信或親自執政而給國家帶來災禍的女子。
    女郎 女郎 (漢語詞匯)女郎 是古漢語中對年青女孩“女中之郎”的贊美之意的叫法,在現代漢語中更為廣泛被應用(星女郎,摩登女郎,賽車女郎,比基尼女郎等)。 現代漢語中有不少關于年青女性的名詞概念: 女孩兒,女子,女人,少女,少婦,玉女。..等,都是主觀性很強的概念。“女郎”這個名詞所描述的女性基本特征是;年青,時尚,有活力,已經渡過青春初期的不成熟,有一定的思想和內涵的現代女青年。
    女宗 女宗 女宗,春秋時期宋國人,是宋國人鮑蘇的妻子。其事跡被收錄于《古烈女傳》《列女傳》等史書之中,世代稱頌。女宗的名字也成為了“女子的楷模”的代名詞。
    女貌郎才 女貌郎才【解釋】女子美麗,男子有才華。比喻姻緣十分美滿。【出處】元·楊暹《西游記》第三本第九出:“俺什么女貌郎才廝撞著,將父母遠鄉相拋,雁杳魚沉沒下落。”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一回:“卻說李衙內和玉樓,兩個女貌郎才,如魚似水。”【示例】有的講究個~,不辭非鴉非鳳的,就有講究個穿衣吃飯,只圖一馬一鞍的。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投梭折齒 投梭折齒【解釋】投梭:用梭子擲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誘。【出處】《晉書·謝鯤傳》:“鄰家高氏女有美色,鯤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示例】若稱譽賢女,豈容作此等語,必至~矣。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詩》【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出閣 出閣 出閣,民間對女子出嫁、成婚的一個稱謂。把在古代閣即閨房,未出嫁的女子都是住在閣樓上的,古代三從四德,女子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并要求不準與外界的男子見面,所以把出嫁的女子稱為“出閣”,相反未出閣就是未出嫁。
    閨女 閨女 (詞語)閨,閨房或閨閣,指古代女子坐臥起居、修煉女紅、研習詩書禮儀的所在。閨女就是閨房里面的女子。
    憐香惜玉 憐香惜玉【解釋】惜、憐:愛憐;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對所愛女子的照顧體貼。【出處】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相逢沒話說,不見卻思量,全不肯惜玉憐香,則他那古敝性尚然強。”【示例】想著他酒席兒上~。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近義詞】男歡女愛、海誓山盟、沾花惹草【反義詞】喜新厭舊【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男子對女子的照顧體貼
    綠葉成陰 綠葉成陰【解釋】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綠葉繁茂覆蓋成蔭。【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杜牧》:“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示例】紅英掃地風尺曉,~雨洗春。 ◎宋·蘇軾《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詩【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綠葉繁茂覆蓋成蔭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女子的詞語:1. 嬌媚;2. 溫柔;3. 妖嬈;4. 美麗;5. 嫵媚;6. 柔美;7. 嬌艷;8. 風情萬種;9. 俏麗;10. 甜美;11. 纖細;12. 女神;13. 妍華;14. 優雅;15. 婉約;16. 女王;17. 綽約;18. 嬌俏;19. 靈動;20. 輕盈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