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皮膚白的詞語
形容皮膚白的詞語:1. 雪白;2. 珍珠白;3. 乳白;4. 水靈白;5. 象牙白;6. 銀白;7. 純白;8. 眼花繚亂的白;9. 嫩白;10. 皎潔;11. 灰白;12. 亮白;13. 透白;14. 閃閃發光的白;15. 月白;16. 紙張白;17. 凈白;18. 潔白;19. 雪山白;20. 冰雪白
形容皮膚白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白皙 | 白皙 (漢語詞語)白皙,漢語詞匯,拼音為bái xī,指皮膚白而干凈。 |
凝脂點漆 | 【解釋】形容人皮膚白,眼睛明亮。【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皮膚白嫰,眼睛明亮 |
凝脂點漆 | 凝脂點漆【解釋】形容人皮膚白,眼睛明亮。【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皮膚白嫰,眼睛明亮 |
白斑 | 白斑 白斑病,是醫學上對以皮膚白斑為主要癥狀的一些疾病的統稱。 |
修晳 | 修晳 修晳 xiū xī 身材高而皮膚白。 |
白晳 | 白晳 白晳讀作bái xī,形容[皮膚]白而干凈的,[皮膚] 白里透紅的,褒義,出自《澹定集·同口舊事》。 |
臉皮 | 臉皮 1、臉皮,指情面;臉上被覆的皮膚。 2、圖書。 |
臉皮 | 臉皮 1、臉皮,指情面;臉上被覆的皮膚。 2、圖書。 |
白化癥 | 白化癥 白化癥(Albinism) 白化病是一種較常見的皮膚及其附屬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這類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膚、毛發、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現為眼睛視網膜五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現淡粉色,怕光,看東西時總是瞇著眼睛。皮膚、眉毛、頭發及其他體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帶黃。人們將這類病人俗稱為“羊白頭”。 事實上,人體表現出不同的膚色是由于人體皮膚中含有的黑色素多少不一的緣故。黑種人皮膚的黑色素最多,而黃種人皮膚中的黑色素較少,而白種人皮膚中的黑色素最少,因此皮膚的顏色表現出很大的差異。而患白化病的患者則是由于機體中缺少一種酶——酪氨酸酶,患者體內的黑色素細胞不能將酪氨酸酶的最終變成黑色素。機體中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位于第11號常染色體上。因此在遺傳的方式上白化病是屬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只有當個體為隱性純合子(aa)時,才表現為白化病,通常白化病患者的父母為表型正常的雜合子,其因型為(Aa)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患者同胞中也有1/4的發病風險。白化病在群體中的發病率約為1/10 000~1/2 0000。 是由於體內色素缺乏,導致眼、毛發、皮膚顏色較淡。有白化癥的生物個體又稱為白子。由於缺乏黑色素,白子通常容易受到陽光的灼傷和天敵的補食,因此在野外白子是極少見的。在爬蟲類的白子如蛇或龜往往呈偏淡黃的體色。白子可見於魚類、兩棲類、爬蟲類及鳥類。 先天性遺傳導致白化癥的個體,與產生酪胺酸酶的基因有關,是一種上位現象的遺傳特性。以免子為例,假設控制其毛色黑色的基因為B,棕色為b,控制酪胺酸酶產生的基因是位在另一個基因座上的C,當子代的基因型皆為為隱性(cc)時,此生物體無法產生酪胺酸酶來形成黑色素,不論其毛色的基因型為何,此生物體為白子。 1.避免強烈的日光照射。可以戴遮陽帽,即使夏季外出也盡量穿長袖長褲,也可以涂沫防陽劑以防止皮膚過早老化,減少強光下的戶外活動,由此降低發生日光性皮炎甚至皮膚癌的可能性。如基底細胞癌等,涂抹潤膚劑滋潤干燥的皮膚。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及時發現癌癥跡象。 2.注意保護眼睛。可以佩戴太陽鏡,減輕畏光的不適感,避免長時間用眼并定期進行視力檢查。應到正規醫院的眼科咨詢,采用科學正確的方法糾正斜視等問題,盡可能改善視力或防止視力下降過快。 3.提高心理素質。絕大多數白化病病人雖然外表特殊、視力低下,但智力正常,需要社會的理解與幫助,同時也應自我培養開朗樂觀的性格。 4.避免近親結婚。 目前藥物治療無效,僅能通過物理方法,如遮光等以減輕患者不適癥狀。還可以通過使用光敏性藥物、激素等治療后使白斑減弱甚至消失。基因診斷白化病的診斷主要依據眼部的癥狀與體征。 各類亞型的鑒別診斷很關鍵。酪氨酸酶活性測定有助于其分類診斷。基因診斷是目前鑒別診斷和產前診斷中最可靠的方法。某些白化病亞型可能因為其致病機理未闡明,其基因診斷尚難進行。研究進展白化病除對癥治療外,目前尚無根治辦法,因此應以預防為主,即通過遺傳咨詢禁止近親結婚是重要的預防措施之一,同時產前基因診斷也是預防此病患兒出生的重要保障措施。預防上應盡量減少紫外輻射對眼睛和皮膚的損害。 第一:傳統療法治標不治本。傳統治療辦法僅作表面文章,沒有解決黑色素的來源和凋亡這個實質性問題,可以說是無源之水,沒有從源頭解決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有效治療斑駁病。 第二:普通藥物藥性弱。由于受落后的制藥工藝的限制,藥物分子很大,不能有效通過人體的血腦屏障到達大腦的垂體和中樞神經系統松果體,這樣就不能有效調節垂體分泌來促生黑色素。 第三:治療方法不科學。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檢驗和分型。目前對斑駁病的治療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隨便到藥店買些外用的藥,或者在地方門診開些激素類藥物,有的甚至用一些土方法應付一下,直到白斑大面積擴散后,再大量服用西藥以求盡快治好,結果病沒治好還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逐漸也就失去了治療的信心。 第四:粗心大意造后患。很多患者在發病之初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治療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病情加重,用藥無效,再用藥加重,形成這樣周而復始的怪圈,給患者造成心理、經濟雙重損失。 白化病預防的三點注意 (1).首先要:禁止近親結婚。因為,近親結婚生白化病兒比一般人要高33倍。 (2).有的學者認為,如果夫婦只有一方面攜帶一個致病基因,所生第二代的1/2為本病的攜帶者(表現有黑色素),另1/2為正常兒;如夫婦雙方均為攜帶者,則其第二代1/4為病兒,1/4為正常兒,1/2為攜帶者。所以,對有白化病家族史的人在選擇配偶準備結婚時,應做好婚前檢查。 (3).對雙方的親屬中都有白化病人的夫婦想生育時,應做好產前診斷。 白化病與白斑均屬于色素障礙性皮膚病。二者都是以皮膚出現白斑為主要臨床表現,無明顯癢痛感覺。但白化病與白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疾病。臨床多從如下幾方面來區分: (1)發病年齡 白化病自出生時就有明顯的"變白"表現;而白斑為后天發生,可開始于任何年齡,但以20歲以前發病人數最多。 (2)家簇史 白化病有典型的家族遺傳史;白斑的發病與遺傳有一定關系,但無大量的統計資料來證實,我國學者報告白斑與遺傳有關聯者僅占3.9%~10.7%。 (3)好發部位 泛發性白化病是全身的皮膚、毛發及眼睛均變白;白斑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好發于暴露及皺褶部位。 (4)白斑特點 白化病的皮膚全部變白,毛發呈白色或淡黃色,眼睛缺乏色素,畏光,白天視物不清;白斑的白斑僅限于局部,邊緣清楚,周邊色素稍深,白斑中有的散在島嶼狀色素區,白斑大小、形態不一,物理刺激可誘發新的白斑或使原有白斑擴大。白斑上的毛發可以變白或者不白。 (5)病理檢查 取患者皮膚組織制成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白化病患者表皮黑色素完全消失;而白斑患者白斑區黑色素減少或完全消失,而邊緣則黑色素相對增加。 (6)治療 白化病藥物治療無效,僅能通過物理方法遮光以減輕患者不適癥狀;白斑通過使用光敏性藥物、激素及中藥等治療后白斑會減弱甚至消失。 |
白癜風 | 白癜風 科普中國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由于皮膚的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機制還不清楚。全身各部位可發生,常見于指背、腕、前臂、顏面、頸項及生殖器周圍等。女性外陰部亦可發生,青年婦女居多。 |
白癜風 | 白癜風 科普中國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由于皮膚的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機制還不清楚。全身各部位可發生,常見于指背、腕、前臂、顏面、頸項及生殖器周圍等。女性外陰部亦可發生,青年婦女居多。 |
雞皮鶴發 | 雞皮鶴發【解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示例】刻木牽絲作老翁,~與真同。 ◎唐玄宗《傀儡吟》【近義詞】雞膚鶴發【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衰老 |
雞皮鶴髮 | 【解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示例】刻木牽絲作老翁,~與真同。 ◎唐玄宗《傀儡吟》【近義詞】雞膚鶴發【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衰老 |
雞皮 | 雞皮 雞皮知識介紹:雞皮有很好的美容功效。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能使皮膚光滑,祛皺效果是其它東西沒法比的。 |
雪膚 | 雪膚 雪膚即潔白的皮膚。 |
雞皮 | 雞皮 雞皮知識介紹:雞皮有很好的美容功效。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能使皮膚光滑,祛皺效果是其它東西沒法比的。 |
體無完膚 | 體無完膚【解釋】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出處】《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示例】他就靜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種責難都駁斥得~之后,他又低聲念起來。【近義詞】遍體鱗傷、皮開肉綻【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恩澤深厚 |
凝膚 | 凝膚 潔白潤澤的皮膚 出處:晉 王嘉 《拾遺記·燕昭王》:“王即位二年, 廣延國 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 旋娟 ,一名 提嫫 ,并玉質凝膚,體輕氣馥。” 示例: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裾開見玉趾,衫薄映凝膚。” |
冰膚 | 冰膚 冰膚,漢語詞匯。 拼音:bīng fū 釋義:皮膚潔白滑潤 |
寒膚 | 寒膚 [英] skin suffered from freeze hán fū 寒膚(寒膚) 指因受寒凍而攣縮的皮膚。 唐 元稹 《病減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韻》:“寒膚漸舒展,陽脈乍虛盈。” |
白色念珠菌病 | 白色念珠菌病 念珠菌是一種腐物寄生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體正常菌群之一,平時主要生存于人體的口腔、皮膚、粘膜、消化道、陰道及其他臟器中。正常人群白色的帶菌率可高達40%;從陰道粘膜分離出來的念珠菌85%-90%為白色。而白色的致病性最強。 |
杏仁粉 | 杏仁粉 杏仁粉是杏仁的一種加工產品,與杏仁露一樣,其原料都是杏仁。杏仁粉,可保養皮膚,淡化色斑,使皮膚白嫩。史學家普遍認為,杏和棗是種植歷史最長的植物。 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用杏仁肉和水制成“杏奶”,作為提神飲品,或是作為其他食物的調味原料。杏仁粉是杏制品的一種,由杏仁研磨加工而來。 |
完膚 | 完膚 完膚,拼音是wán fū,釋義是完好的皮膚。 |
一白遮九丑 | 謂膚色白凈可以掩蓋相貌的許多不足。指人的皮膚白晳細膩就顯得比較好看。亦作:一白遮百丑 |
一白遮九醜 | 謂膚色白凈可以掩蓋相貌的許多不足。指人的皮膚白晳細膩就顯得比較好看。亦作:一白遮百丑 |
皮癬 | 皮癬 皮癬病是由皮霉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皮膚病,可以治愈,中醫認為血熱是主要根源,可以采用中醫療法治療,即運用針對性的中成藥內部綜合調理來治療。 血熱的形成有多種因素,可因七情內傷,氣機雍滯,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毒熱伏于營血,或因飲食失節,過食腥發動風之物,脾胃失和,氣機不暢,郁久化熱,復受風熱毒邪而病。 |
粉妝玉砌 | 粉妝玉砌【解釋】用白粉裝飾,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膚白嫩。 |
粉妝玉砌 | 【解釋】用白粉裝飾,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膚白嫩。 |
小白臉兒 | 小白臉兒 xiǎobáiliǎnr[good-looking young men] 指皮膚白皙的美貌男子 |
紅腫 | 紅腫 red and swollen; inflamed 紅腫 hóngzhǒng 由于局部血管擴張及血液過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膚的發紅腫脹。 皮膚很腫也很紅。 紅腫的英文翻譯 1.Redness 腳癬是由絲狀真菌侵入足部皮膚而引起的皮膚病,它常在腳趾下面皮膚(特別是第四趾與第五趾)及腳趾間的皮膚處發生。串門換鞋,或別的原因接觸到患者腳部脫落的皮膚,那么你也可能遭到感染。 紅腫、脫皮、發癢,并且發出特殊的臭味。汗或水使得皮膚上層變白及潮濕,以致腳的其他部分也會受到影響。腳癬具有輕度的傳染性。雖然刺癢難受,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洗腳,勤換鞋襪。在淋浴或在游泳以及洗腳之后,要細心地將腳趾縫擦干。要穿具有吸水性的自然棉襪,穿鏤孔涼鞋或有透氣孔鞋面的鞋子,保持皮膚干燥。 2.腳多汗及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洗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痊愈后,每周涂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5.治療腳癬時,不宜接觸肥皂等堿性物質,以免使藥效降低。 6.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癥,甚至引發淋巴管炎。 7.不要與人共用毛巾或腳墊,以免感染他人。 1.杏李根30克,石榴皮30克,大飛揚12克,透骨草20克。煎水后,外熏蒸雙足。 2.艾葉60克,蒜頭20克,劉寄奴根20克,米糠12克。煎后浸泡雙足,每次15分鐘。 3.斷腸菜30克,虎耳草30克,馬齒莧30克,淘米水250克。將藥物煎后加熱,浸泡雙足。 4.酒藥花葉數張。感想末,加白礬少許,擦患處,或取鮮葉揉爛擦患處。 5.馬尾黃連15克,黃柏30克,新鮮豬膽1個,冰片1克。先將馬尾黃連、黃柏水煎成糊狀,去渣,再下豬膽汁,微火煎1~2分鐘,離火,待溫加冰片攪勻,每晚擦患處。 6.樟腦15克,黃蠟30克。將黃蠟加熱,攤在消毒的紗布上。樟腦為末,撒在黃蠟面上,貼患處。每日或隔日換1次。 7.土大黃120克,枯礬30克,共為細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調上。 8.蚌蛤粉干搽之。 9.烏韭全草水煎熏洗。 10.藿香正氣水1瓶。先將患足置于溫熱水中浸泡洗凈,擦干,再將藿香正氣水涂于趾間患處,早、中、晚各1次。5天為1療程。 11.土荊皮根90克,白酒250毫升。酒浸一周后外搽患處。 12.鐵銹、米醋各適量。鐵銹研細,用米醋配成60%溶液(呈棕紅色)。使用前將手腳洗凈,以棉球蘸醋銹液涂患處,每日1次。 13.川黃連(碎)、升麻各30克,五倍子(碎)45克,75%酒精500毫升。上藥放入酒精浸泡4~6日,濾出藥渣;藥渣可再用75%酒精浸泡(以浸沒藥渣為準),1周后即可將藥渣濾除。先用消毒棉抹干患處,敷上浸有藥液的紗布,每隔2~4小時換藥1次。 14.木瓜、甘草各30克。上藥水煎去渣,晾溫后洗腳5~10分鐘,每日1劑。 15.藿香25克,生大黃2克,黃精、明礬各10克。上藥以白醋500克浸泡24小時,煮沸冷卻。用此液浸洗患部3~4小時,用藥期間5天內不接觸堿性物質如肥皂、石灰等。 16.葛根、白礬、千里光等量。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40克。每晚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3000毫升混勻,將患腳置于藥水中浸泡20分鐘即可。7日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 17.生地60克,當歸15克。水煎服,也可用藥液浸患處。 18.鮮飛揚草90克,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3~5天,取浸液外擦。 1.有繼發感染時,首先全身應用抗菌素。 2.有皰型可用3%硼酸溶液或1/1000的醋酸鉛浸泡,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擦爛型可先外用軟膏類藥物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水楊酸軟膏,亦可外用霉克、孚琪或1%物質比萘芬軟膏等。 3.對于頑固難治的皮膚癬菌感染可給予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1.陳醋100毫升,加200毫升水熬開,倒入洗腳盆里,溫度在40~50℃時攪拌后浸泡患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2.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涂睛些金霉素眼膏,兩天1次,連用3次可愈。 3.蔥頭14根,白蜜120克。共搗爛為泥,擦患處。 |
紅腫 | 紅腫 red and swollen; inflamed 紅腫 hóngzhǒng 由于局部血管擴張及血液過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膚的發紅腫脹。 皮膚很腫也很紅。 紅腫的英文翻譯 1.Redness 腳癬是由絲狀真菌侵入足部皮膚而引起的皮膚病,它常在腳趾下面皮膚(特別是第四趾與第五趾)及腳趾間的皮膚處發生。串門換鞋,或別的原因接觸到患者腳部脫落的皮膚,那么你也可能遭到感染。 紅腫、脫皮、發癢,并且發出特殊的臭味。汗或水使得皮膚上層變白及潮濕,以致腳的其他部分也會受到影響。腳癬具有輕度的傳染性。雖然刺癢難受,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洗腳,勤換鞋襪。在淋浴或在游泳以及洗腳之后,要細心地將腳趾縫擦干。要穿具有吸水性的自然棉襪,穿鏤孔涼鞋或有透氣孔鞋面的鞋子,保持皮膚干燥。 2.腳多汗及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洗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痊愈后,每周涂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5.治療腳癬時,不宜接觸肥皂等堿性物質,以免使藥效降低。 6.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癥,甚至引發淋巴管炎。 7.不要與人共用毛巾或腳墊,以免感染他人。 1.杏李根30克,石榴皮30克,大飛揚12克,透骨草20克。煎水后,外熏蒸雙足。 2.艾葉60克,蒜頭20克,劉寄奴根20克,米糠12克。煎后浸泡雙足,每次15分鐘。 3.斷腸菜30克,虎耳草30克,馬齒莧30克,淘米水250克。將藥物煎后加熱,浸泡雙足。 4.酒藥花葉數張。感想末,加白礬少許,擦患處,或取鮮葉揉爛擦患處。 5.馬尾黃連15克,黃柏30克,新鮮豬膽1個,冰片1克。先將馬尾黃連、黃柏水煎成糊狀,去渣,再下豬膽汁,微火煎1~2分鐘,離火,待溫加冰片攪勻,每晚擦患處。 6.樟腦15克,黃蠟30克。將黃蠟加熱,攤在消毒的紗布上。樟腦為末,撒在黃蠟面上,貼患處。每日或隔日換1次。 7.土大黃120克,枯礬30克,共為細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調上。 8.蚌蛤粉干搽之。 9.烏韭全草水煎熏洗。 10.藿香正氣水1瓶。先將患足置于溫熱水中浸泡洗凈,擦干,再將藿香正氣水涂于趾間患處,早、中、晚各1次。5天為1療程。 11.土荊皮根90克,白酒250毫升。酒浸一周后外搽患處。 12.鐵銹、米醋各適量。鐵銹研細,用米醋配成60%溶液(呈棕紅色)。使用前將手腳洗凈,以棉球蘸醋銹液涂患處,每日1次。 13.川黃連(碎)、升麻各30克,五倍子(碎)45克,75%酒精500毫升。上藥放入酒精浸泡4~6日,濾出藥渣;藥渣可再用75%酒精浸泡(以浸沒藥渣為準),1周后即可將藥渣濾除。先用消毒棉抹干患處,敷上浸有藥液的紗布,每隔2~4小時換藥1次。 14.木瓜、甘草各30克。上藥水煎去渣,晾溫后洗腳5~10分鐘,每日1劑。 15.藿香25克,生大黃2克,黃精、明礬各10克。上藥以白醋500克浸泡24小時,煮沸冷卻。用此液浸洗患部3~4小時,用藥期間5天內不接觸堿性物質如肥皂、石灰等。 16.葛根、白礬、千里光等量。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40克。每晚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3000毫升混勻,將患腳置于藥水中浸泡20分鐘即可。7日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 17.生地60克,當歸15克。水煎服,也可用藥液浸患處。 18.鮮飛揚草90克,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3~5天,取浸液外擦。 1.有繼發感染時,首先全身應用抗菌素。 2.有皰型可用3%硼酸溶液或1/1000的醋酸鉛浸泡,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擦爛型可先外用軟膏類藥物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水楊酸軟膏,亦可外用霉克、孚琪或1%物質比萘芬軟膏等。 3.對于頑固難治的皮膚癬菌感染可給予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1.陳醋100毫升,加200毫升水熬開,倒入洗腳盆里,溫度在40~50℃時攪拌后浸泡患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2.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涂睛些金霉素眼膏,兩天1次,連用3次可愈。 3.蔥頭14根,白蜜120克。共搗爛為泥,擦患處。 |
膿瘡 | 膿瘡 膿瘡,屬潰爛性皮膚病,可出現在人或動物身上.。《本草綱目》記載偏方 膿瘡的治療主要是抗炎殺菌,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提高機體免疫力,為您推薦的抗炎,提免的保健產品有: 維生素C:增強機體抵抗力,抗炎,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促進傷口愈合,鞏固結締組織,維持肌肉和皮膚的健康。 B族維生素:參與物質代謝與合成,緩解患者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促進傷口痊愈。 β - 胡蘿卜素:加強細胞防御能力,促進組織修補,增強皮膚和黏膜的免疫力,提高抗感染能力。 蛋白質粉:制造肌肉、血液和皮膚的新組織以代替壞死的組織,為免疫系統制造抗體抵抗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促進血液凝集和傷口愈合。 大蒜精油:增強血管彈性,天然抗菌(抗菌產品)劑,能刺激免疫系統。 1、臉上膿瘡。用柳絮、膩粉等分,調燈油涂搽。 2、小兒膿瘡,遍身不干。用黃蘗末加枯礬少許,敷搽即愈。 3、黃水膿瘡的治療便方。用木槿子燒存性,調豬骨髓涂搽。 4、黃水膿瘡。用粉錫煅黃三錢,加松香三錢、黃丹一錢、細礬二錢,共研為末。倒入香油二兩,熬成膏子涂搽。 5、小兒頭瘡出膿。用肥皂燒存性,加入膩粉,調麻油涂搽。 6、鼻瘡膿臭。用百草霜二錢,冷水沖服。 7、湯火傷瘡,紅腫成膿。用麻油四兩、當歸一兩,煎焦去渣,加黃蠟一兩攪化,放冷后攤布上貼好,極效。 |
斑疹 | 斑疹 (西醫)斑疹(macula)指皮膚局限性或彌漫性皮色改變,一般不隆起亦不凹陷即為斑疹。是皮膚病癥狀中最常見的原發損害之一。一般比較小,小于1-2cm,大于2cm者稱為斑片。斑疹可以分為炎癥性和非炎癥性兩種。有的斑疹上還會有鱗屑,稱為鱗屑性斑疹,如花斑糠疹的皮疹。 炎癥性的斑疹,是由感染,物理,或化學因素引起的,使真皮血管暫時性擴張充血引起皮膚呈紅色,用手指壓迫后,皮疹顏色完全或部分消退,手指松開以后,皮疹又恢復原來的顏色。炎癥性斑疹的顏色和大小因病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 非炎癥性的斑疹,不是因為皮膚發炎,而是因為以下的因素引起的皮膚色澤的改變。①色素的改變,如黃褐斑,炎癥后色素沉著,雀斑,白癜風等;②皮膚血管的發育異常引起的斑疹,常見的有鮮紅斑痣,毛細血管擴張癥等;③皮膚內的異物或染料,常見的有文身等;④皮膚內出血,血管中的紅細胞進入真皮組織內,如過敏性紫癜、變應性血管炎等。 |
黑色素 | 黑色素 黑色素是一種生物色素,是酪氨酸或3,4-二羥苯丙氨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所形成,動物、植物與原生生物都有這種色素。黑色素通常以聚合的方式存在。 黑色素是動物皮膚或者毛發中存在的一種黑褐色的色素,由一種特殊的細胞即黑色素細胞生成并且儲存在其中。正是由于黑色素的存在,皮膚才有了顏色。一旦黑色素在某種原因下不能形成,也就造成了色素脫失,從而形成了白斑。 黑色素其實是一種氨基酸衍生物,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有。20-25歲是黑色素沉淀形成的活躍期。它們存在于皮膚基底層的細胞中間,而是一種叫“黑色素原生物質”的物質,也叫做“色素母細胞”。色素母細胞分泌麥拉寧色素,當紫外線(B波、A波)照射到皮膚上(B波即UVB作用于皮膚基底層),肌膚就會處于“自我防護”的狀態,即由紫外線刺激麥拉寧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來保護我們的皮膚細胞。多巴其實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經酪氨酸氧化而成,釋放出黑色素。黑色素又經由細胞代謝的層層移動,到了肌膚表皮層形成雀斑、曬斑、黑斑等形狀了。 |
膿包 | 膿包 基本概念 定義:皮膚軟組織感染化膿后,在表皮形成的一個腫包,內含膿液。可出現在人或畜身上。 皮膚軟組織感染:包括毛囊炎、癤、癰、淋巴管炎、急性蜂窩組織炎、燒傷創面感染、手術后切口感染及褥瘡感染等。 皮膚軟組織化膿性感染是由于細菌侵入人體皮膚而發生的炎癥反應,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嚴重時細菌及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可引起毒血癥或敗血癥,傷口感染是細菌在體內大量繁殖的結果,膿是機體組織炎癥過程中形成的濃稠或稀薄的滲出物,其中包含變性、壞死的白細胞、細菌、壞死組織碎片和滲出的組織液。 現也引申為社會丑惡現象:“假球黑哨就像是中國足球的大膿包,你不擠它,它就會越爛越大!”; “一些沿街商家為擴大經營面積擅自接建、架設的門市房、經營檔口和廣告牌猶如街面上凸出的‘膿包’,嚴重影響了這條街的整體環境。” 釋義: 1、身體某部組織化膿時因膿液積聚而形成的隆起。 2、比喻無用的人。 |
膿包 | 膿包 基本概念 定義:皮膚軟組織感染化膿后,在表皮形成的一個腫包,內含膿液。可出現在人或畜身上。 皮膚軟組織感染:包括毛囊炎、癤、癰、淋巴管炎、急性蜂窩組織炎、燒傷創面感染、手術后切口感染及褥瘡感染等。 皮膚軟組織化膿性感染是由于細菌侵入人體皮膚而發生的炎癥反應,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嚴重時細菌及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可引起毒血癥或敗血癥,傷口感染是細菌在體內大量繁殖的結果,膿是機體組織炎癥過程中形成的濃稠或稀薄的滲出物,其中包含變性、壞死的白細胞、細菌、壞死組織碎片和滲出的組織液。 現也引申為社會丑惡現象:“假球黑哨就像是中國足球的大膿包,你不擠它,它就會越爛越大!”; “一些沿街商家為擴大經營面積擅自接建、架設的門市房、經營檔口和廣告牌猶如街面上凸出的‘膿包’,嚴重影響了這條街的整體環境。” 釋義: 1、身體某部組織化膿時因膿液積聚而形成的隆起。 2、比喻無用的人。 |
鶴發雞皮 | 鶴發雞皮【解釋】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
鶴髮雞皮 | 【解釋】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
手癬 | 手癬 科普中國中醫病名,出自《外科正宗》。《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描述:“……初起紫白斑點,疊起白皮,堅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外科秘錄》說:“鵝掌風生于手掌之上……不獨犯于手掌,而兼能犯于足面,白屑堆起,皮破血出,或疼或癢者有之。” 鵝掌風是因風濕蘊結于皮膚,或血虛風燥所致。以手掌水皰、脫屑、粗糙變厚、干燥破裂、自覺癢痛為主要表現的癬類皮膚病,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手癬。 手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手癬感染的重要誘因有雙手長期浸水、摩擦受傷、接觸洗滌劑和溶劑等,故手癬在某些行業中發病率可相當高。 |
手癬 | 手癬 科普中國中醫病名,出自《外科正宗》。《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描述:“……初起紫白斑點,疊起白皮,堅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外科秘錄》說:“鵝掌風生于手掌之上……不獨犯于手掌,而兼能犯于足面,白屑堆起,皮破血出,或疼或癢者有之。” 鵝掌風是因風濕蘊結于皮膚,或血虛風燥所致。以手掌水皰、脫屑、粗糙變厚、干燥破裂、自覺癢痛為主要表現的癬類皮膚病,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手癬。 手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手癬感染的重要誘因有雙手長期浸水、摩擦受傷、接觸洗滌劑和溶劑等,故手癬在某些行業中發病率可相當高。 |
雞膚鶴發 | 雞膚鶴發【解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同“雞皮鶴發”。 |
疥癬 | 疥癬 “疥”、“癬”都是皮膚表面的疾病,人們常用來比喻有關痛癢,但無礙生命的小問題。 “疥” 是象形字,描述鉆入人體的寄生蟲尖頭甩尾的樣子,現代醫學稱之為疥蟲。疥蟲的腭體很小,位于軀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軀干中,螯肢呈鉗形,適宜于食用皮膚的角質蛋白。疥蟲的軀干的后半部有幾對桿狀的剛毛和長鬃。疥蟲往往是夜行晝伏,導致晚上病人皮膚往往瘙癢劇烈。疥蟲一般侵襲毛發濃密處,比如陰毛、腋毛、頭發等處,出現紅疹,導致瘙癢。由于人抓撓極易引起皮膚破潰感染,愈合后造成脫發、局部形成瘡疤,俗稱疥癩或疥癩頭。 |
肉皮 | 肉皮 肉皮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 ròu pí。指人的皮膚,或指豬肉皮。豬肉皮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能使細胞變得豐滿,減少皺紋、增強皮膚彈性。 |
疥癬 | 疥癬 “疥”、“癬”都是皮膚表面的疾病,人們常用來比喻有關痛癢,但無礙生命的小問題。 “疥” 是象形字,描述鉆入人體的寄生蟲尖頭甩尾的樣子,現代醫學稱之為疥蟲。疥蟲的腭體很小,位于軀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軀干中,螯肢呈鉗形,適宜于食用皮膚的角質蛋白。疥蟲的軀干的后半部有幾對桿狀的剛毛和長鬃。疥蟲往往是夜行晝伏,導致晚上病人皮膚往往瘙癢劇烈。疥蟲一般侵襲毛發濃密處,比如陰毛、腋毛、頭發等處,出現紅疹,導致瘙癢。由于人抓撓極易引起皮膚破潰感染,愈合后造成脫發、局部形成瘡疤,俗稱疥癩或疥癩頭。 |
雪花膏 | 雪花膏 雪花膏是一種以硬脂酸為主要成分的膏霜,由于涂在皮膚上即似雪花狀溶入皮膚中而消失,故稱為雪花膏。雪花膏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使皮膚與外界干燥空氣隔離,能節制表皮水分的蒸發,保護皮膚不致干燥,開裂或粗糙。 |
皺紋 | 皺紋 (漢語詞匯)皺紋是指皮膚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形成游離自由基,自由基破壞正常細胞膜組織內的膠原蛋白、活性物質,氧化細胞而形成的小細紋、皺紋。皺紋漸漸出現。出現的順序一般是前額、上下眼瞼、眼外眥、耳前區、頰、頸部、下頦、口周。面部皺紋分為萎縮皺紋和肥大皺紋兩種類型。萎縮皺紋是指出現在稀薄、易折裂和干燥皮膚上的皺紋,如眼部周圍那些無數細小的皺紋;肥大皺紋是指出現在油性皮膚上的皺紋,數量不多,紋理密而深,如前額、唇周圍、下頜處的皺紋皺紋形成的最新發現。。 |
皺紋 | 皺紋 (漢語詞匯)皺紋是指皮膚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形成游離自由基,自由基破壞正常細胞膜組織內的膠原蛋白、活性物質,氧化細胞而形成的小細紋、皺紋。皺紋漸漸出現。出現的順序一般是前額、上下眼瞼、眼外眥、耳前區、頰、頸部、下頦、口周。面部皺紋分為萎縮皺紋和肥大皺紋兩種類型。萎縮皺紋是指出現在稀薄、易折裂和干燥皮膚上的皺紋,如眼部周圍那些無數細小的皺紋;肥大皺紋是指出現在油性皮膚上的皺紋,數量不多,紋理密而深,如前額、唇周圍、下頜處的皺紋皺紋形成的最新發現。。 |
面藥 | 面藥 藥物組成:朱砂(研)半兩,雄黃(研)半兩,水銀霜半兩,胡粉2團,黃鷹屎1升。此藥調膏薄貼,為光緒帝皮膚瘡瘍而設。白芷有排膿消腫止痛之功,為外科要藥,其味芳香,富含油脂,《本經》謂其“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古方嫩面潤膚方中輒用之。海藻除消堅散結外,其水浸劑對皮膚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汞溴紅 | 汞溴紅 汞溴紅,有機化合物,即2,7-二溴-4-羥汞基熒光紅雙鈉鹽;又名紅汞,帶有綠色或藍綠赤褐色的小片或顆粒。無氣味。有吸濕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丙酮,不溶于氯仿和乙醚。其水溶液呈櫻紅色或暗紅色,稀釋時顯綠色熒光,遇稀無機酸則析出沉淀。醫藥上是外用消毒劑。其2%的水溶液,俗稱紅藥水,適用于表淺創面皮膚外傷的消毒。它的汞離子解離后與蛋白質結合,從而起到殺菌作用,對細菌芽孢無效,防腐作用較弱,不易穿透完整皮膚。但對皮膚的刺激較小。而且不能與碘酒同時使用。 |
汞溴紅 | 汞溴紅 汞溴紅,有機化合物,即2,7-二溴-4-羥汞基熒光紅雙鈉鹽;又名紅汞,帶有綠色或藍綠赤褐色的小片或顆粒。無氣味。有吸濕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丙酮,不溶于氯仿和乙醚。其水溶液呈櫻紅色或暗紅色,稀釋時顯綠色熒光,遇稀無機酸則析出沉淀。醫藥上是外用消毒劑。其2%的水溶液,俗稱紅藥水,適用于表淺創面皮膚外傷的消毒。它的汞離子解離后與蛋白質結合,從而起到殺菌作用,對細菌芽孢無效,防腐作用較弱,不易穿透完整皮膚。但對皮膚的刺激較小。而且不能與碘酒同時使用。 |
雪膚 | 雪膚 雪膚即潔白的皮膚。 |
體無完膚 | 【解釋】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出處】《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示例】他就靜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種責難都駁斥得~之后,他又低聲念起來。【近義詞】遍體鱗傷、皮開肉綻【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恩澤深厚 |
黃疸 | 黃疸 科普中國黃疸是常見癥狀與體征,其發生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于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也稱為顯性黃疸。 |
天老兒 | 天老兒 天老兒,指體內色素缺乏,全身毛發呈白色或淡黃色,皮膚呈白色或淡紅色,眼睛怕見較強的光的人,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的人。 |
癜風 | 癜風 癜風 病名。指肌膚因感邪而癥見皮膚生紫點或出現白色斑疹者。見《壽世保元》卷九。 |
黃疸 | 黃疸 科普中國黃疸是常見癥狀與體征,其發生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于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也稱為顯性黃疸。 |
天老兒 | 天老兒 天老兒,指體內色素缺乏,全身毛發呈白色或淡黃色,皮膚呈白色或淡紅色,眼睛怕見較強的光的人,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的人。 |
癜風 | 癜風 癜風 病名。指肌膚因感邪而癥見皮膚生紫點或出現白色斑疹者。見《壽世保元》卷九。 |
凝膚 | 凝膚 潔白潤澤的皮膚 出處:晉 王嘉 《拾遺記·燕昭王》:“王即位二年, 廣延國 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 旋娟 ,一名 提嫫 ,并玉質凝膚,體輕氣馥。” 示例: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裾開見玉趾,衫薄映凝膚。” |
禿瘡 | 禿瘡 詞目:禿瘡 拼音:tù chuāng 概述:又名「白禿瘡」,俗稱「白鬎疬「(音辣利)。生在頭上,初起白痂,搔 癢難忍,蔓延成片,久則發枯脫落,形成禿斑,但愈后毛發常可再生。多由不潔的理發工具或梳、帽等傳染而致。本病類于白癬。 詳細解釋 頭部皮膚病之一。俗稱鬎鬁、頭癬、癩頭瘡。病久易使發脫落形成禿頂。 《新五代史·雜傳十三·楊光遠》:“ 光遠 既病禿,其妻又跛其足也。人謂之語曰:‘自古豈有禿瘡天子,跛腳皇后邪?’” 清 吳熾昌《客窗閑話初集·假和尚》:“ 金生 者, 浙 右人也。幼患禿瘡,頭無毫發。” 禿瘡治療 一、灰黃霉素:兒童 灰黃霉素15~20mg/kg/日 口服,高脂餐以便于該藥吸收。 成人 灰黃霉素0.6~0.8g/日,分三次服。連續服藥3~4周。 二、酮康唑: 成人 酮康唑 200mg/日 餐后口服, 兒童體重在40kg以下者,每日2.5mg/kg,療程同灰黃霉素或稍長些。 注意檢查肝功能。也可試用療霉舒。 三、膿癬治療 除內服抗真菌劑,抗生素外,急生期可短期口服小劑量皮質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