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描寫昆蟲的詞語

    描寫昆蟲的詞語:1. 螞蟻;2. 蝴蝶;3. 蜜蜂;4. 蜻蜓;5. 螳螂;6. 蝗蟲;7. 蚊子;8. 跳蚤;9. 蛾子;10. 蜘蛛;11. 蟑螂;12. 蜈蚣;13. 蟬;14. 蜥蜴;15. 螞蟥;16. 蝸牛;17. 蛇;18. 蠟蟬;19. 蟋蟀;20. 蚜蟲

    描寫昆蟲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昆蟲 昆蟲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動物)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余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在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 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昆蟲學 昆蟲學 昆蟲學是以昆蟲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從事昆蟲研究的人稱作昆蟲學家(Entomologist)。遍及全球的昆蟲學家對昆蟲進行觀察、收集、飼養和試驗,他們所進行的研究涵蓋了整個生物學規律的范疇,包括進化、生態學、行為學、形態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方面。這些研究的總體特征就是研究的生物體是昆蟲。
    蟲癭 蟲癭 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等生物取食或產卵刺激后,細胞加速分裂和異常分化而長成的畸形瘤狀物或突起,它們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癭瘤的一種,指在植物體上由于昆蟲產卵寄生引起的異常發育部分。多數是由蚜蟲、雙翅目和蜂類等昆蟲在高等植物的地上部形成,有時線蟲在根部也能形成。由于寄生昆蟲的種類不同,在寄主上產生的蟲癭形伏也不同,所以可借此鑒別寄生昆蟲的種類,這種鑒別一般稱為蟲癭學(cecidology)。據認為這是由于寄生昆蟲所產生的物質和侵入引起的傷害促進了細胞的分裂,招致增生和分化異常的結果。蟲癭組織含有單寧,作為五倍子、沒食子而加以利用。但另一方面,癭蜂(Cynips)等的侵入也能妨礙座花而造成嚴重危害。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的分泌物的刺激,細胞加速分裂而長成的一種畸形構造,呈囊狀、球狀或圓筒狀。如蚜蟲、介殼蟲、象鼻蟲、葉蜂、癭蚊、卷葉娥等,都可使植物造成蟲癭。我國盛產的五倍子,即由一類蚜蟲(五倍子蚜)所造成,內含鞣酸,可供染料、制革、化工、中藥等用。
    蟲癭 蟲癭 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等生物取食或產卵刺激后,細胞加速分裂和異常分化而長成的畸形瘤狀物或突起,它們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癭瘤的一種,指在植物體上由于昆蟲產卵寄生引起的異常發育部分。多數是由蚜蟲、雙翅目和蜂類等昆蟲在高等植物的地上部形成,有時線蟲在根部也能形成。由于寄生昆蟲的種類不同,在寄主上產生的蟲癭形伏也不同,所以可借此鑒別寄生昆蟲的種類,這種鑒別一般稱為蟲癭學(cecidology)。據認為這是由于寄生昆蟲所產生的物質和侵入引起的傷害促進了細胞的分裂,招致增生和分化異常的結果。蟲癭組織含有單寧,作為五倍子、沒食子而加以利用。但另一方面,癭蜂(Cynips)等的侵入也能妨礙座花而造成嚴重危害。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的分泌物的刺激,細胞加速分裂而長成的一種畸形構造,呈囊狀、球狀或圓筒狀。如蚜蟲、介殼蟲、象鼻蟲、葉蜂、癭蚊、卷葉娥等,都可使植物造成蟲癭。我國盛產的五倍子,即由一類蚜蟲(五倍子蚜)所造成,內含鞣酸,可供染料、制革、化工、中藥等用。
    昆蟲 昆蟲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動物)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余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在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 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害蟲 害蟲 (危害農林作物的生物)害蟲是人類對一些動物(大多屬于昆蟲)的定義,這些動物往往會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陳述:“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種昆蟲危害,榆樹上有650種害蟲,櫟樹上有1400種害蟲……。” 把啃食農作物等的植食性昆蟲列為害蟲,從生態學、經濟學上來說均是不科學的。農作物、植食者、肉食者三者之間存在著極其復雜的關系。植食者取食農作物,由于其數量多少不一,對農作物的影響也不一樣;同時, 農作物對植食者取食的反應也不同。而一些植食性昆蟲泛濫成災造成危害往往是生態失衡的結果,而這種失衡是人類引起的。人類因經濟發展等利益需求,破壞了原生植被,并大量種植經濟性作物或經濟性樹種,造成原生植物多樣性減少,特定植物(農作物等經濟植物)過多,造成植被單一化,原生植物被替換成了經濟植物,讓大部分依賴原生植物為生的昆蟲減少甚至消失,而那些以經濟作物為食的植食性昆蟲卻因此受益,加上鳥類等捕食性天敵也因為人類活動減少。缺少了競爭和天敵控制,加上大量的食物,導致了那些以經濟植物為食的植食性昆蟲大量繁殖,泛濫成災,成為了所謂的害蟲。因此,人類引進外來物種,改造環境使植被單一化等因素都是引發蟲災的重要因素!
    害蟲 害蟲 (危害農林作物的生物)害蟲是人類對一些動物(大多屬于昆蟲)的定義,這些動物往往會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陳述:“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種昆蟲危害,榆樹上有650種害蟲,櫟樹上有1400種害蟲……。” 把啃食農作物等的植食性昆蟲列為害蟲,從生態學、經濟學上來說均是不科學的。農作物、植食者、肉食者三者之間存在著極其復雜的關系。植食者取食農作物,由于其數量多少不一,對農作物的影響也不一樣;同時, 農作物對植食者取食的反應也不同。而一些植食性昆蟲泛濫成災造成危害往往是生態失衡的結果,而這種失衡是人類引起的。人類因經濟發展等利益需求,破壞了原生植被,并大量種植經濟性作物或經濟性樹種,造成原生植物多樣性減少,特定植物(農作物等經濟植物)過多,造成植被單一化,原生植物被替換成了經濟植物,讓大部分依賴原生植物為生的昆蟲減少甚至消失,而那些以經濟作物為食的植食性昆蟲卻因此受益,加上鳥類等捕食性天敵也因為人類活動減少。缺少了競爭和天敵控制,加上大量的食物,導致了那些以經濟植物為食的植食性昆蟲大量繁殖,泛濫成災,成為了所謂的害蟲。因此,人類引進外來物種,改造環境使植被單一化等因素都是引發蟲災的重要因素!
    昆蟲學 昆蟲學 昆蟲學是以昆蟲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從事昆蟲研究的人稱作昆蟲學家(Entomologist)。遍及全球的昆蟲學家對昆蟲進行觀察、收集、飼養和試驗,他們所進行的研究涵蓋了整個生物學規律的范疇,包括進化、生態學、行為學、形態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方面。這些研究的總體特征就是研究的生物體是昆蟲。
    白蟻 白蟻 (動物界昆蟲)白蟻(termite,white ant),亦稱蟲尉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原本為等翅目,2007年,等翅目撤銷,被歸入蜚蠊目),類似螞蟻營社會性生活,其社會階級為蟻后、兵蟻、工蟻。白蟻與螞蟻雖一般同稱為蟻(見蟻總科),但白蟻社會體系在分類地位上,白蟻屬于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于較高級的全變態昆蟲。根據化石判斷,白蟻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蟲發展而來,最早出現于 2 億年前的二疊紀。人們會誤認為白蟻就是螞蟻的一種,實際上白蟻和螞蟻是兩種不同物種。白蟻體軟而小,通常長而圓,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頭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動。觸角念珠狀,腹基粗壯,前后翅等長;螞蟻觸角膝狀,腹基瘦細,前翅大于后翅。中國古書所稱蟻、螘、飛螘、蚍蜉、蠡、螱等,都與螞蟻混同。宋代開始有白蟻之名,并確定為白蟻的別稱。 白蟻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以木材或纖維素為食。白蟻是一種多形態、群居性而又有嚴格分工的昆蟲,群體組織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繼續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種。中國除澳白蟻科尚未發現外,其余4科均有,共達300余種。分布范圍很廣。 白蟻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昆蟲,如果在家中發現白蟻,一定要請專業人士來清除。
    完全變態 完全變態 完全變態發育是昆蟲變態的兩種類型之一。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昆蟲在個體發育中,只經過卵、幼蟲和成蟲等3個時期的,叫做不完全變態。完全變態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蜻蜓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過程,蝶、蚊則是經過完全變態而長成的昆蟲。完全變態發育還是不完全變態發育都是針對昆蟲而言的。青蛙僅僅只是變態發育。
    白蟻 白蟻 (動物界昆蟲)白蟻(termite,white ant),亦稱蟲尉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原本為等翅目,2007年,等翅目撤銷,被歸入蜚蠊目),類似螞蟻營社會性生活,其社會階級為蟻后、兵蟻、工蟻。白蟻與螞蟻雖一般同稱為蟻(見蟻總科),但白蟻社會體系在分類地位上,白蟻屬于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于較高級的全變態昆蟲。根據化石判斷,白蟻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蟲發展而來,最早出現于 2 億年前的二疊紀。人們會誤認為白蟻就是螞蟻的一種,實際上白蟻和螞蟻是兩種不同物種。白蟻體軟而小,通常長而圓,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頭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動。觸角念珠狀,腹基粗壯,前后翅等長;螞蟻觸角膝狀,腹基瘦細,前翅大于后翅。中國古書所稱蟻、螘、飛螘、蚍蜉、蠡、螱等,都與螞蟻混同。宋代開始有白蟻之名,并確定為白蟻的別稱。 白蟻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以木材或纖維素為食。白蟻是一種多形態、群居性而又有嚴格分工的昆蟲,群體組織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繼續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種。中國除澳白蟻科尚未發現外,其余4科均有,共達300余種。分布范圍很廣。 白蟻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昆蟲,如果在家中發現白蟻,一定要請專業人士來清除。
    完全變態 完全變態 完全變態發育是昆蟲變態的兩種類型之一。昆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昆蟲在個體發育中,只經過卵、幼蟲和成蟲等3個時期的,叫做不完全變態。完全變態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蜻蜓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過程,蝶、蚊則是經過完全變態而長成的昆蟲。完全變態發育還是不完全變態發育都是針對昆蟲而言的。青蛙僅僅只是變態發育。
    蜻蜓 蜻蜓 (差翅亞目昆蟲)蜻蜓,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蜓目,差翅亞目,分蜻科和蜓科。 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后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等對人有害的昆蟲,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實為益蟲。蜻蜓的已知種類超過5,000種。
    蟲媒花 蟲媒花 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entomophily),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entomophilous flower)。多數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蟲傳粉的,常見的傳粉昆蟲有蜂類、蝶類、蛾類、蠅類等,這類昆蟲來往于花叢之中,或是為了在花中產卵,或是以花朵為棲息場所,或是采花粉、花蜜作為食料。在這些活動中,不可避免地要與花接觸,這樣也就將花粉傳送出去,通常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都有蟲媒,但是洋水仙,耬斗菜之類的花容易受到熊蜂類昆蟲破壞。
    蟲媒花 蟲媒花 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entomophily),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entomophilous flower)。多數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蟲傳粉的,常見的傳粉昆蟲有蜂類、蝶類、蛾類、蠅類等,這類昆蟲來往于花叢之中,或是為了在花中產卵,或是以花朵為棲息場所,或是采花粉、花蜜作為食料。在這些活動中,不可避免地要與花接觸,這樣也就將花粉傳送出去,通常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都有蟲媒,但是洋水仙,耬斗菜之類的花容易受到熊蜂類昆蟲破壞。
    羽化 羽化 (生物學詞匯)昆蟲發育變態成蟲的最后過程。昆蟲從卵孵出幼蟲的過程稱作孵化,幼蟲老熟變蛹的過程稱作化蛹,由蛹變成蟲的過程稱作羽化。在完全變態昆蟲中,卵、幼蟲、蛹和成蟲的形態完全不同,羽化成成蟲后,形態就此固定,再也不會成長或變化。不完全變態昆蟲沒有蛹期,往往由若蟲經過蛻皮變為成蟲,這個過程也稱作羽化。
    豆娘 豆娘 (昆蟲)豆娘(Caenagrion)屬于昆蟲綱,蜻蜓目,束翅亞目,統稱蟌(cōng)。體形嬌小,休息時翅束于背上方。身體細長且軟弱的飛行昆蟲,類似小型的蜻蜓,但不是蜻蜓。這一類比較原始的昆蟲,中國約有650余種,約占世界蜻蜓目昆蟲總數的百分之十。
    蟋蟀 蟋蟀 (昆蟲綱動物)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斗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 全世界已知 22 亞科55 族 595 屬(包括 17 個化石屬),約 4649 種(亞種)(包括 50 個化石種)。該科昆蟲體長大于 3mm,缺少鱗片;觸角絲狀,長于身體;跗節 3 節,前足為步行足,脛節常具鼓膜聽器,后足為跳躍足;多數種類雄蟲前翅具發聲結構;雌性產卵瓣發達,呈刀狀、矛狀或長板狀。
    寄生蜂 寄生蜂 寄生蜂是最常見的一類寄生性昆蟲,屬膜翅目,它們有2對薄而透明的翅膀,是膜翅目細腰亞目中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種昆蟲。這種蜂寄生在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等昆蟲的幼蟲、蛹和卵里,能夠消滅被寄生的昆蟲。
    蟑螂 蟑螂 (蜚蠊目昆蟲)蟑螂,泛指屬于“蜚蠊目”(學名)的昆蟲, 屬于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蜚蠊目( Blattaria) , 俗稱蟑螂, 是常見的醫學昆蟲。其中只有大約數十種會入侵人類家居,還有數種被人類飼養為寵物及作為寵物的糧食外,絕大部分品種只能在野外山澗樹林或昆蟲博物館中見到。家居最常見的蟑螂,大的有身長約5.0厘米(1.97英寸)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及短翅的斑蠊(Neostylopyag rhombifolia);小的有體長約1.5厘米(0.59英寸)的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日本姬蠊(Blattella bisignata)及亞洲蟑螂( Blattella asahinai),熱帶地區的蟑螂一般比較巨大。家居蟑螂普遍夜行及畏光,野外蟑螂因品種而異,趨光性有正亦有負。 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后翅為膜質,前后翅基本等大,覆蓋于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于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五蟲 五蟲 《大戴禮記》記載,古人把所有動物分為“蠃鱗毛羽昆”五類,合成“五蟲”: 禽類稱為“羽蟲”,以鳳凰為首領; 走獸類稱為“毛蟲”,以麒麟為首領; 帶有甲殼的蟲類和水族等稱為“昆蟲”(后多稱介蟲、甲蟲),以靈龜為首領; 魚類及蜥蜴、蛇等具鱗的動物,還包括有翅的昆蟲等被稱為“鱗蟲”,以蛟龍為首領; 人類、蚯蚓、青蛙等裸露無毛無鱗的生物被稱為“蠃蟲”,以圣人為首領。
    五蟲 五蟲 《大戴禮記》記載,古人把所有動物分為“蠃鱗毛羽昆”五類,合成“五蟲”: 禽類稱為“羽蟲”,以鳳凰為首領; 走獸類稱為“毛蟲”,以麒麟為首領; 帶有甲殼的蟲類和水族等稱為“昆蟲”(后多稱介蟲、甲蟲),以靈龜為首領; 魚類及蜥蜴、蛇等具鱗的動物,還包括有翅的昆蟲等被稱為“鱗蟲”,以蛟龍為首領; 人類、蚯蚓、青蛙等裸露無毛無鱗的生物被稱為“蠃蟲”,以圣人為首領。
    益蟲 益蟲 益蟲是指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益處的昆蟲,比如農業,醫學。益蟲可保護自然生態平衡,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抑制害蟲的一種方法,因為害蟲本身就是很多昆蟲及其它動物的食料,也是很多微生物的寄主。有些害蟲不能夠在老產區大量生存的原因,有時并不是由于天氣不適宜、食料缺乏或不足、或者繁殖不多等等原因,而是受到天敵的捕食或寄生,造成數量大量減少的結果。害蟲的天敵,即益蟲,可以簡易地把它分為捕食性或寄生性昆蟲這兩類。
    益蟲 益蟲 益蟲是指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益處的昆蟲,比如農業,醫學。益蟲可保護自然生態平衡,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抑制害蟲的一種方法,因為害蟲本身就是很多昆蟲及其它動物的食料,也是很多微生物的寄主。有些害蟲不能夠在老產區大量生存的原因,有時并不是由于天氣不適宜、食料缺乏或不足、或者繁殖不多等等原因,而是受到天敵的捕食或寄生,造成數量大量減少的結果。害蟲的天敵,即益蟲,可以簡易地把它分為捕食性或寄生性昆蟲這兩類。
    螳螂 螳螂 (螳螂目昆蟲)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瓢蟲 瓢蟲 (鞘翅目昆蟲)瓢蟲為鞘翅目瓢蟲科(學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為胖小、紅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蟲,這是一種害蟲)、金龜,甚至因為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為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 英文名ladybirds(又稱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認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瑪利亞。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其中450種以上棲息于北美洲。
    天牛 天牛 (昆蟲綱動物)天牛是多食亞目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咀嚼式口器,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于害蟲,其幼蟲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天牛是植食性昆蟲,會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蘋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麥、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數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業生產、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蟲。 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蟲,其英文俗名得自多數種的極長觸角。分布全球,但熱帶最多。長0.4~18cm,不過,若把觸角計算在內,長度可增加2~3倍。許多成蟲(如歐洲的蜂形虎天牛〔Clytus arietes〕)采花粉,體色黃、黑、橙相間,酷似黃蜂;有些虎天牛屬(Clytus)的熱帶種類貌似蟻類;非洲的大天牛(Pterognatha gigas)則像一塊帶有幾條線(伸出的觸角)的苔蘚或地衣。
    蜘蛛 蜘蛛 (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蛛形綱(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種的通稱。除南極洲以外,全世界分布。從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米處,均陸生。 蜘蛛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豐富的捕食性天敵,在維持農林生態系統穩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體長1~90毫米,身體分頭胸部(前體)和腹部(后體)兩部分,頭胸部覆以背甲和胸板。頭胸部有附肢兩對,第一對為螯肢,有螯牙、螯牙尖端有毒腺開口;直腭亞目的螯肢前后活動,鉗腭亞目者側向運動及相向運動;第二對為須肢,在雌蛛和未成熟的雄蛛呈步足狀,用以夾持食物及作感覺器官;但在雄性成蛛須肢末節膨大,變為傳送精子的交接器。 蜘蛛多以昆蟲、其他蜘蛛、多足類為食,部分蜘蛛也會以小型動物為食。跳蛛視力佳,能在30厘米內潛近捕獲獵物。 人們普遍認為蜘蛛是一種昆蟲,但它們和蝎子、蜈蚣一樣,不屬于昆蟲。因為昆蟲的基本特征是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與6只足。
    婚飛 婚飛 蜉蝣、石蛾、石蠅以及許多較為低等的雙翅目長角亞目昆蟲都具有婚飛的群體繁殖行為。參與婚飛的昆蟲通常只有雄蟲,一般源于一定數量的同種昆蟲個體對一個視覺目標的反應,而不是針對其他個體的聚集反應。引起婚飛的目標迥異,可以是植物陰影中的一小片陽光,或天空映照下樹枝的輪廓,也可以是具有明顯的地理特征地山尖等。婚飛昆蟲地飛行主要靠風來平衡,以使飛行的群體基本保持不散。
    稚蟲 稚蟲 稚蟲,某些昆蟲的未成熟階段。稚蟲是不完全變態類(半變態、原變態)昆蟲的幼體。水棲,以鰓呼吸;成蟲陸生,以氣管呼吸;兩者形態、習性迥然不同。如蜻蜒目、蜉蝣目和襀翅目昆蟲等的幼體。
    瓢蟲 瓢蟲 (鞘翅目昆蟲)瓢蟲為鞘翅目瓢蟲科(學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為胖小、紅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蟲,這是一種害蟲)、金龜,甚至因為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為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 英文名ladybirds(又稱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認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瑪利亞。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其中450種以上棲息于北美洲。
    金龜子 金龜子 (昆蟲)金龜子屬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是國內外公認的難防治的土棲性害蟲。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果樹外,還危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金龜子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已記載有3 萬余種, 北美大約有1 200 種 , 我國目前已記錄約1 800 種。這類害蟲種類多、分布廣、食性雜、生活隱蔽、適應性強、生活史長短不一,很難防治,可以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大陸發現。不同的種類生活于不同的環境,如沙漠、農地、森林和草地等。
    跳蚤 跳蚤 (昆蟲綱蚤目的昆蟲)跳蚤為屬于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變態類。俗稱革子,跳蚤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少數在鳥類。觸角粗短。口器銳利,用于吸吮。腹部寬大,有9節。后腿發達、粗壯。蛹被繭所包住。成蟲體型微小或小型,無翅,體堅硬側扁,外寄生于哺乳類和鳥類體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蟲無足呈圓柱形,營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蟲血便或有機物質為食。
    金龜子 金龜子 (昆蟲)金龜子屬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是國內外公認的難防治的土棲性害蟲。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蘋果、柑橘等果樹外,還危害柳、桑、樟、女貞等林木。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金龜子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已記載有3 萬余種, 北美大約有1 200 種 , 我國目前已記錄約1 800 種。這類害蟲種類多、分布廣、食性雜、生活隱蔽、適應性強、生活史長短不一,很難防治,可以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大陸發現。不同的種類生活于不同的環境,如沙漠、農地、森林和草地等。
    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 (昆蟲綱動物)七星瓢蟲是鞘翅目瓢蟲科的捕食性昆蟲,它的身體像半個圓球,頭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觸角很短,不太明顯,它的腳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為它的翅膀有七個黑色的圓點點所以人們叫它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為益蟲,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藥”,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在華北南部,俗稱“花大姐”。 七星瓢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不同發育階段。人工飼養七星瓢蟲的成蟲,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0-25℃之間,相對濕度在70%-80%,成蟲產卵時要求溫度較高,可在25℃飼養。但飼養幼蟲以平均溫度20℃左右為好。
    蚜蟲 蚜蟲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又稱蚜蟲總科,學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員。目前已經發現的蚜蟲總共有10個科約4400種,其中多數屬于蚜科。 蚜蟲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 其中大約有250種是對于農林業和園藝業危害嚴重的害蟲。蚜蟲的大小不一,身長從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蟲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癭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蟲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綠僵菌)。 蚜蟲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十分廣泛,但主要集中于溫帶地區。另外,物種的多樣性在熱帶比在溫帶要低得多。蚜蟲可以進行遠程遷移,主要是通過隨風飄蕩的形式來進行擴散;例如,萵苣蚜蟲被認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新西蘭傳播到塔斯馬尼亞。 而一些人類活動也可以幫助蚜蟲的遷移,例如對附著蚜蟲的植物進行運輸的過程。
    蚜蟲 蚜蟲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又稱蚜蟲總科,學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員。目前已經發現的蚜蟲總共有10個科約4400種,其中多數屬于蚜科。 蚜蟲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 其中大約有250種是對于農林業和園藝業危害嚴重的害蟲。蚜蟲的大小不一,身長從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蟲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癭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蟲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綠僵菌)。 蚜蟲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十分廣泛,但主要集中于溫帶地區。另外,物種的多樣性在熱帶比在溫帶要低得多。蚜蟲可以進行遠程遷移,主要是通過隨風飄蕩的形式來進行擴散;例如,萵苣蚜蟲被認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新西蘭傳播到塔斯馬尼亞。 而一些人類活動也可以幫助蚜蟲的遷移,例如對附著蚜蟲的植物進行運輸的過程。
    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 (昆蟲綱動物)七星瓢蟲是鞘翅目瓢蟲科的捕食性昆蟲,它的身體像半個圓球,頭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觸角很短,不太明顯,它的腳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為它的翅膀有七個黑色的圓點點所以人們叫它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為益蟲,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藥”,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在華北南部,俗稱“花大姐”。 七星瓢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不同發育階段。人工飼養七星瓢蟲的成蟲,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0-25℃之間,相對濕度在70%-80%,成蟲產卵時要求溫度較高,可在25℃飼養。但飼養幼蟲以平均溫度20℃左右為好。
    觸角 觸角 (昆蟲器官)觸角是昆蟲重要的感覺器官,主要起嗅覺和觸覺作用,有的還有聽覺作用,可以幫助昆蟲進行通訊聯絡、尋覓異性、尋找食物和選擇產卵場所等活動。
    甲蟲 甲蟲 (鞘翅目昆蟲的統稱)鞘翅目昆蟲的統稱,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后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多數種類屬于世界性分布,本目中許多種類是農林作物重要害蟲,與人類的經濟利益關系十分密切。
    臭蟲 臭蟲 (異翅亞目昆蟲)臭蟲,半翅目(Hemiptera)臭蟲科(Cimicidae)昆蟲,在中國古時又稱床虱、壁虱,約75種,世界性分布,吸食人和溫血動物的血液。 其中,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和熱帶臭蟲(Cimexhemipterus)吸食人血;疏毛臭蟲(Cimexpilosellus)吸食蝙蝠血;燕臭蟲屬(Oeciacus)吸食雨燕血;Cimexopsis nyctalis吸食雨燕的血;雞臭蟲(Haematosiphon inodora)吸家禽的血,也吸人、豬的血。臭蟲有一對臭腺,能分泌一種異常臭液,此種臭液有防御天敵和促進交配之用,臭蟲爬過的地方,都留下難聞的臭氣,故名臭蟲。
    臭蟲 臭蟲 (異翅亞目昆蟲)臭蟲,半翅目(Hemiptera)臭蟲科(Cimicidae)昆蟲,在中國古時又稱床虱、壁虱,約75種,世界性分布,吸食人和溫血動物的血液。 其中,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和熱帶臭蟲(Cimexhemipterus)吸食人血;疏毛臭蟲(Cimexpilosellus)吸食蝙蝠血;燕臭蟲屬(Oeciacus)吸食雨燕血;Cimexopsis nyctalis吸食雨燕的血;雞臭蟲(Haematosiphon inodora)吸家禽的血,也吸人、豬的血。臭蟲有一對臭腺,能分泌一種異常臭液,此種臭液有防御天敵和促進交配之用,臭蟲爬過的地方,都留下難聞的臭氣,故名臭蟲。
    觸角 觸角 (昆蟲器官)觸角是昆蟲重要的感覺器官,主要起嗅覺和觸覺作用,有的還有聽覺作用,可以幫助昆蟲進行通訊聯絡、尋覓異性、尋找食物和選擇產卵場所等活動。
    馬蜂 馬蜂 (昆蟲)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毛毛蟲 毛毛蟲 (鱗翅目昆蟲的幼蟲)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有的幼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人碰到的話皮膚會紅腫。 色彩美麗,成蟲體肢和翅滿被鱗片和毛,故2對翅為鱗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類上顎發達,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雙櫛狀、櫛狀、棍棒狀等多型;復眼發達,單眼2個或無單眼。幼蟲蠕蟲狀,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幼蟲體上生有剛毛,對剛毛的排列和命名稱毛序,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約有112000種,包括蛾類和蝶類。有些可作魚餌、喂魚,經常活躍于樹葉,樹干等地方,春天和夏天多.
    馬蜂 馬蜂 (昆蟲)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毛毛蟲 毛毛蟲 (鱗翅目昆蟲的幼蟲)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有的幼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人碰到的話皮膚會紅腫。 色彩美麗,成蟲體肢和翅滿被鱗片和毛,故2對翅為鱗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類上顎發達,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雙櫛狀、櫛狀、棍棒狀等多型;復眼發達,單眼2個或無單眼。幼蟲蠕蟲狀,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幼蟲體上生有剛毛,對剛毛的排列和命名稱毛序,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約有112000種,包括蛾類和蝶類。有些可作魚餌、喂魚,經常活躍于樹葉,樹干等地方,春天和夏天多.
    候蟲 候蟲 隨季節而生或發鳴聲的昆蟲。
    尺蠖 尺蠖 尺蠖(chǐ huò),尺蛾的幼蟲。 屬于節肢動物,昆蟲綱,鱗翅目,尺蛾科昆蟲幼蟲統稱。尺蠖身體細長,行動時一屈一伸像個拱橋,休息時,身體能斜向伸直如枝狀。完全變態。成蟲翅大,體細長有短毛,觸角絲狀或羽狀,稱為“尺蛾”。 全世界約有12000種,我國約有43種。危害果樹,茶樹、桑樹、棉花和林木等。如茶尺蠖食害葉片,嚴重時造成光禿現象使枝條干枯 , 嚴重影 響林木當年的生長,反復受害的植株會死亡。嚴重威脅以紅荷木為主的防 護林帶安全。靜止時,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茶枝,使蟲體向前斜伸,頗像一個枯枝,受驚時即吐絲下垂;又如棗尺蠖,不僅食害棗樹,酸棗的葉片,并食嫩芽、花蕾。雌成蟲無翅,雄成蟲全體灰褐色,前翅有褐色波紋2條。我國南北各地最常見的桑尺蠖,常作為“擬態”的典型代表。
    候蟲 候蟲 隨季節而生或發鳴聲的昆蟲。
    巴蛾 巴蛾 巴蛾是動物名。昆蟲綱夜蛾科,為夜行性昆蟲。
    蟈蟈 蟈蟈 (螽斯科大型鳴蟲通稱)蟈蟈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鳴蟲的通稱,個子較大,外形和蝗蟲相像,身體草綠色,觸角細長。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喜歡吃瓜果、豆類等,人們用小竹籠飼養觀賞。作為欣賞娛樂昆蟲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就有幾百年編籠捕蟈蟈的歷史。 蟈蟈的別名很多,如哥哥、蛞蛞、蚰子等。蟈蟈在中國分布很廣,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蟈蟈的食物主要是豆類、菜葉、螞蚱等。公蟈蟈叫聲洪亮,深受廣大鳴蟲愛好者的喜愛。
    金蟲 金蟲 金龜子的俗稱 金龜子(jin gui zi)無脊椎動物,昆蟲綱,鞘翅目,金龜子科昆蟲的統稱。龜子屬鞘翅目,金龜子科,是一種雜食性害蟲。
    螞蟻 螞蟻 (昆蟲)螞蟻(ant)是一種昆蟲,別名蟻、玄駒、昆蜉、蚍蜉螞,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境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 最近還發現了無性繁殖的螞蟻新物種。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10年,蟻后則可存活幾年甚至十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幾年甚至十幾年。需要注意的是,白蟻不屬于螞蟻。
    跳蟲 跳蟲 (彈尾目非昆蟲六足動物)跳蟲是一種彈尾目的非昆蟲六足動物,密集時形似煙灰,又稱煙灰蟲。跳蟲多發生在培養料上,常密集在菇床表面上或陰暗潮濕處,咬食元蘑子實體,造成小洞,并攜帶、傳播雜菌。此蟲繁殖很快。
    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動物血液的昆蟲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體內又能吸食寄主體液的口器,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雙翅目昆蟲所具有,虱目昆蟲的口器也基本上屬于刺吸式。
    捕蠅草 捕蠅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英文名稱為Venus Flytrap,是原產于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它的莖很短,在葉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且能分泌蜜汁,當有小蟲闖入時,能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夾住,并消化吸收。 因為葉片邊緣會有規則狀的刺毛,那種感覺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般,意思是“維納斯的捕蠅陷阱”。中文及日文對捕蠅草還有“蒼蠅的地獄”(ハエジゴク)這個別名。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夠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這是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屬于維管植物的一種。盆栽可適用于向陽窗臺和陽臺觀賞,也可專做栽植槽培養;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捕蠅草獨特的捕蟲本領與酷酷的外型,使它成為了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 (概述圖來源:)
    捕蠅草 捕蠅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英文名稱為Venus Flytrap,是原產于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它的莖很短,在葉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且能分泌蜜汁,當有小蟲闖入時,能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夾住,并消化吸收。 因為葉片邊緣會有規則狀的刺毛,那種感覺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般,意思是“維納斯的捕蠅陷阱”。中文及日文對捕蠅草還有“蒼蠅的地獄”(ハエジゴク)這個別名。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夠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這是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屬于維管植物的一種。盆栽可適用于向陽窗臺和陽臺觀賞,也可專做栽植槽培養;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捕蠅草獨特的捕蟲本領與酷酷的外型,使它成為了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 (概述圖來源:)
    螞蟻 螞蟻 (昆蟲)螞蟻(ant)是一種昆蟲,別名蟻、玄駒、昆蜉、蚍蜉螞,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境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 最近還發現了無性繁殖的螞蟻新物種。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10年,蟻后則可存活幾年甚至十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幾年甚至十幾年。需要注意的是,白蟻不屬于螞蟻。
    蟈蟈 蟈蟈 (螽斯科大型鳴蟲通稱)蟈蟈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鳴蟲的通稱,個子較大,外形和蝗蟲相像,身體草綠色,觸角細長。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喜歡吃瓜果、豆類等,人們用小竹籠飼養觀賞。作為欣賞娛樂昆蟲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就有幾百年編籠捕蟈蟈的歷史。 蟈蟈的別名很多,如哥哥、蛞蛞、蚰子等。蟈蟈在中國分布很廣,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蟈蟈的食物主要是豆類、菜葉、螞蚱等。公蟈蟈叫聲洪亮,深受廣大鳴蟲愛好者的喜愛。

    其它詞語熱搜

    * 描寫昆蟲的詞語:1. 螞蟻;2. 蝴蝶;3. 蜜蜂;4. 蜻蜓;5. 螳螂;6. 蝗蟲;7. 蚊子;8. 跳蚤;9. 蛾子;10. 蜘蛛;11. 蟑螂;12. 蜈蚣;13. 蟬;14. 蜥蜴;15. 螞蟥;16. 蝸牛;17. 蛇;18. 蠟蟬;19. 蟋蟀;20. 蚜蟲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